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61.38 6.4折 ¥ 96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徐光辉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ISBN9787519504151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6元
货号29209043
上书时间2024-11-02
本书系作者多年从事俄罗斯方向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集成。本书主要对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内政外交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分别为俄罗斯政治重塑与调整改革,俄罗斯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俄罗斯外交政策演变,以及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亚太国家间关系,*后对俄罗斯近20年的国家转型与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本书系作者多年从事俄罗斯方向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集成。本书主要对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内政外交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分别为俄罗斯政治重塑与调整改革,俄罗斯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俄罗斯外交政策演变,以及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亚太国家间关系,*后对俄罗斯近20年的国家转型与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徐光辉,1987年生,中校军衔,现任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国际关系与安全战略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大国关系与安全战略问题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课题2项、军队级课题3项,参与出版专著3部,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20余篇。
章新世纪俄罗斯政治重塑与调整改革()
节国家权威政权的重塑()
第二节民主政治的调整()
第三节政治体制的平稳运转()
第二章新世纪俄罗斯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
节俄罗斯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
第二节俄罗斯社会政策不断完善()
第三节俄罗斯的现代化模式()
第三章新世纪俄罗斯对外政策与欧美外交()
节新世纪俄罗斯对外政策()
第二节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
第三节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
第四章新世纪俄罗斯周边外交与亚太外交()
节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间关系()
第二节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
第三节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
第四节俄罗斯与越南的关系()
第五章新世纪俄罗斯发展成就与未来趋势()
节新世纪俄罗斯主要发展成就()
第二节新世纪俄罗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本书系作者多年从事俄罗斯方向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集成。本书主要对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内政外交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分别为俄罗斯政治重塑与调整改革,俄罗斯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俄罗斯外交政策演变,以及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亚太国家间关系,*后对俄罗斯近20年的国家转型与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徐光辉,1987年生,中校军衔,现任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国际关系与安全战略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大国关系与安全战略问题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课题2项、军队级课题3项,参与出版专著3部,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20余篇。
萨哈林州(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政权垂直系统,除了行政区域改革,普京曾两次修改地方行政长官选举制度。2004年12月,俄杜马通过了关于联邦主体行政长官新的产生办法的法案。地方行政长官不再经选举产生,而是由总统提名并经地方立法会议表决通过。2005年国家杜马又通过新法案,规定在地方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有权向地方立法机关提出该地区行政长官的候选人。2004年12月3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普京的政治体制改革法令,取消地方长官直选制,改由总统提名地方行政长官人选,提交地方立法机关表决通过。这一法令生效后,普京拥有了任命和罢免地方领导人的权力,俄罗斯总统的意志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在这一制度实施8年后,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完全从属于中央,但是这一制度长期受到自由主义一派的指责,而且难以调动各地方积极性。2012年,普京又重新恢复了地方行政长官选举制,使得所有联邦主体行政长官在直接、公平和无记名投票中产生。根据新法规,候选人可由政党推荐或自我推荐,党派可推荐本党及无党派人士;俄联邦30岁以上的公民有权参加竞选,但首先必须获得市议会5%—10%的投票。这一制度同时满足了中央和地方需求,既消除了各联邦主体的地方分离主义与尾大不掉问题,又可以民主选举熟悉地方情况、积极推动地方发展的官员,是经过长期实践与改革后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地方选举制度。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恢复地方行政长官直选,并不意味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再次发生改变。与从前的“全面直选”不同,目前的地方行政长官直选只是“有限直选”,选民只能在总统提名的几位候选人中做选择。而中央考核地方行政长官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能否确保统一俄罗斯党在地方选举中获胜。三、坚决治理寡头干政在经济学定义中,寡头指的是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在苏联时期,所有财富都是公有制,不存在寡头的问题。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改革的启动,俄罗斯出现了早的一批私营商业家。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通过利用手中权力和社会关系,倒卖各类物资获得桶金。俄罗斯独立之初,为了迅速建立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叶利钦同意丘拜斯的私有化方案,力图在短期内将俄罗斯的国家财产分散到公民个人手中。在私有化进程中,一些投机者利用法律和制度的漏洞,通过多种方式将大型国有企业转为私人所有,他们的个人财富极速膨胀。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的几个寡头基本上控制了国家的油气、动力、冶金业和金融业,并且拥有报纸、广播、电视台,可以随意操纵并影响舆论。1996年总统选举时,叶利钦并不占有优势,但是他与当时著名的七大金融寡头结盟,利用他们的财富和影响力获得选票,同时承诺维护寡头们的利益。这七大寡头分别为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大桥银行总裁古辛斯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梅纳捷普银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叶利钦选举获胜之后,就自然成为这些寡头利益的代言人。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各部部长在寡头们的眼里都是小角色,他们可以直接出入克里姆林宫,和叶利钦讨论国家政策的制定,必要时可以随时撤换副总理甚至总理。曾担任俄罗斯代总理的盖达尔指出,“在高峰时,7-10个寡头才是真正的政府,他们可以随意撤换总理,推行有利于他们的经济政策”。普京坚决反对寡头们干预国家政治,在参加总统竞选时,他就明确指出,“那些有钱人不应当控制社会……寡头们不可以、也没有权力影响政府的决策。如果有人不喜欢这样,如果有人已经习惯了无政府主义,那我很抱歉,他们将必须遵守新的规则”。普京就任新一届总统后,寡头们不甘失去权势和对政府的影响力,试图通过舆论等手段与普京对抗。普京当机立断,决定拿古辛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开刀,重新确立国家和寡头之间的关系。古辛斯基,全名为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洛维奇·古辛斯基,由于俄语中古辛斯基一词的词根意思为“鹅”,他又被媒体称为俄罗斯的“鹅掌柜”。古辛斯基1952年生于莫斯科,出身于俄罗斯的犹太民族,曾先后就读于古布金石油天然气工业学院工程技术专业和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导演专业。古辛斯基初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他开始成立私人公司,从事建筑装修、金融法律咨询、政治分析等业务。1989年,俄罗斯银行逐步商业化,古辛斯基的咨询公司与美国阿尔诺尔德·波特尔法律公司联合成立合资企业桥公司,古辛斯基持有该公司50%的资本。1989年10月,桥公司涉足金融领域,开办“大桥”银行,古辛斯基出任总裁。1992年,古辛斯基将桥公司改组成股份集团,开始把经营目标转向了媒体,创建了桥媒体集团。他认为,自己出身普通,要想具有社会号召力,首先是应该建立一个强大的媒体帝国,从根本上控制俄罗斯的舆论导向,实现“不当总统照样可以左右政府”的政治抱负。到1996年,古辛斯基的“大桥”集团拥有50余家企业和14万名员工,总资本约83亿美元。1996年春季,叶利钦谋求连任总统的希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叶利钦起用了古辛斯基的媒体舰队,为自己的连任大造声势。古辛斯基不辱使命,帮助叶利钦在第二轮全民投票中赢得胜利。但古辛斯基没有接受叶利钦在答谢宴上对助选团寡头说的一句话,“钱多不要紧,但不要从政”。1997年,古辛斯基利用国营天然气工业公司对电视公司的资金支持,迅速扩充了“大桥”集团的实力,并进一步组建和兼并了多家媒体企业。1998年的经济危机和此后的一系列政治危机,促使叶利钦急于寻找接班人。为了扶植自己的代表普里马科夫竞选下届俄罗斯总统,古辛斯基全力资助议会中的“祖国运动”党,大有与普京争雄、问鼎总统职位的劲头。叶利钦在事后回忆说,“正是因为寡头间没有规则的残酷斗争,导致了1998年的经济危机和三次严重的政府危机。这些危机不仅使俄罗斯经济进一步衰败,甚至还破坏了整个社会制度的稳定性”。普京出任俄罗斯政府总理之后,为了打击车臣分裂主义者的嚣张气焰,消灭非法武装力量,在1999年年底果断地发动并指挥了第二次车臣战争。随着普京在民众中的声望日高,古辛斯基重操手中的舆论工具,丑化普京在车臣发动围剿非法武装的行动,在俄罗斯掀起一场反战浪潮。独立电视台对第二次车臣战争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不断地直播那血淋淋的作战场面,挑起民众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2000年春季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前,古辛斯基拥有俄罗斯一家全国性的独立电视台,他所掌控的传媒工具覆盖率,已经完全可以与政府手中的传媒相抗衡,其民营传媒机构还一度被西方称为“新闻自由的典范”。普京明白,要想打击和削弱寡头干预政府,首要任务是控制舆论导向。2000年5月底,俄罗斯内务部和税务警察联合行动,对“大桥”集团的4个机构进行搜查,其中包括古辛斯基的办公室。2000年6月12日,在普京出访西班牙期间,俄联邦总检察院对古辛斯基突然采取行动,以涉嫌侵吞巨额国家资财为由,宣布将他拘留10天。2000年6月16日,为了缓和各方面的压力,普京在古辛斯基被关押4天之后暗示总检察院放人。随后,俄罗斯总检察院对古辛斯基侵吞和诈骗巨额国家财产进行了正式指控。2000年11月13日,俄罗斯总检察院采取进一步行动,正式指控古辛斯基非法获取3亿美元贷款和50亿卢布(当时汇率:1美元=27卢布)借款,但作为被告的古辛斯基却不知所踪,未在指定时间出庭。2000年11月14日,俄罗斯总检察院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通缉古辛斯基,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国际通缉令,要求各国刑警组织协助将其缉拿归案。2000年12月12日,古辛斯基在西班牙的家中被捕,2000年12月15日,古辛斯基被西班牙国际刑警组织押解到马德里,接受西班牙法庭审讯。3个月之后,西班牙法庭宣布,一直在马德里狱中等待引渡回国的古辛斯基可以取保候审。古辛斯基在交纳550万美元保释金后获得释放,返回其位于安达卢西亚的别墅中居住。2001年4月18日,西班牙国家法院裁定古辛斯基无罪,并拒绝将古辛斯基引渡给俄罗斯。由于古辛斯基拥有俄罗斯和以色列双重国籍,他获释后随即前往以色列居住。对于俄罗斯的引渡请求,以色列政府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古辛斯基的案子也就不了了之。此后,古辛斯基在俄罗斯国内的媒体集团被迫出让部分股权和领导权,古辛斯基的传媒帝国土崩瓦解,再也无法通过舆论影响国家政治。普京的第二个目标是别列佐夫斯基。他全名鲍里斯·阿布拉莫维奇·别列佐夫斯基,1946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后来进入莫斯科家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此后做了25年的数学工作者。20世纪80年代末,别列佐夫斯基开始经商,他通过倒卖汽车和偷税漏税攫取桶金。1993年初,别列佐夫斯基通过叶利钦的女儿迪亚琴科取得叶利钦的信任,成为家庭的金融顾问。借助于和政府的关系,别列佐夫斯基在私有化进程中先后组建“全俄汽车联盟”,收购“西伯利亚”石油公司51%股票,掌控俄罗斯公共电视台,个人资产极速膨胀。1996年,俄罗斯总统换届选举,各金融、工业集团在别列佐夫斯基的撮合下,联合起来支持叶利钦竞选。叶利钦竞选成功后,别列佐夫斯基被任命为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对此,别列佐夫斯基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必须参加政府以保护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商界认识到,假如商界得不到巩固,假如我们不是强大和果断的,就会丧失机会,要让市场过渡自动地去进行,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运用我们的权力去实现这一过渡。”在叶利钦执政时代,别列佐夫斯基把资本和政治相结合,利用资本获取政治权力,进而在权力的庇护下进行资本扩张,是一个典型的金融政治寡头。在强硬的新总统身上,别列佐夫斯基的金融政治理论失效了。20世纪90年代末,别列佐夫斯基感到叶利钦的政治生命难以长久,便开始了在政治上的新投机。1999年,叶利钦决定任命普京为俄罗斯总理,别列佐夫斯基便逐渐向普京靠拢,并且出资为普京培养议会力量。别列佐夫斯基试图和普京建立一种类似于叶利钦时期的政商关系,但是他忽视了普京作为一名克格勃特工的背景,普京并不喜欢有人在背后指手画脚。普京上台后的表现让别列佐夫斯基大吃一惊。普京公开表示要与寡头们划清界限。他在克里姆林宫召见了当时俄罗斯主要的寡头们,要求他们从今往后不要干预政治。不仅如此,普京还推行了一系列铁腕政策,开始兑现自己在竞选时向选民许下的“消灭寡头阶级”的诺言。不甘心退出政治圈的别列佐夫斯基,开始利用手中的传媒工具,猛烈抨击普京和他的治国政策。不过,普京已经在克里姆林宫扎下了根,别列佐夫斯基的反叛只能招来更严厉的制裁。2000年5月,他被控多项金融诈骗和贪污等罪名,一系列涉及别列佐夫斯基的案件进入司法程序。2000年7月,别列佐夫斯基辞去可获刑事豁免权的国家杜马议员一职,远赴英国“政治避难”。2001年,别列佐夫斯基正式移民英国,继续从事反对俄罗斯政府的活动。此后,他就一直是俄罗斯警方的通缉对象。俄当局2001年以涉嫌欺诈和洗钱等指控要求引渡别列佐夫斯基,遭英国拒绝,两国关系恶化。2007年11月,别列佐夫斯基被缺席判处6年监禁,罪名是别氏侵吞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约879万美元资产。别列佐夫斯基坚持认为这是俄罗斯政府对他的“政治迫害”。2009年7月3日,莫斯科检察官以诈骗300万英镑的罪名判处流亡在英国的俄罗斯金融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15年监禁。2013年3月23日,67岁的别列佐夫斯基死于伦敦近郊伯克郡的住所内。至此,普京在与寡头的场战役中取得胜利,俄罗斯国内寡头干政的现象也大为减少,但是由于俄罗斯特殊的国情,寡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处理国家与寡头们的关系,仍然是普京治国中的一件大事。2003年10月25日,俄罗斯尤科斯石油集团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去往西伯利亚的途中被特种部队逮捕,标志着普京第二次打击寡头势力的开始。霍多尔科夫斯基依靠开发石油资源成为俄罗斯首富,但是与之前的寡头不同,霍多尔科夫斯基试图从政。他多次在媒体上公开宣称,要在2007年弃商从政,参加2008年总统大选。为了实现政治目的,他暗中资助俄罗斯共产党和右翼力量联盟亚博卢集团,试图在国家杜马内形成由他操纵的多数派,进而逼迫普京任命他为总理。2003年2月19日,在全国直播的俄罗斯工业和企业家联合会议(RSPP)上,时任尤科斯总裁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在会上发言,与普京爆发正面冲突。霍多尔科夫斯基提出政府官员腐败严重,并直指普京的亲信伊戈尔·谢钦在北方石油的收购案上贪污舞弊,普京对此反唇相讥,二人之间的矛盾就此激化。2003年5月,尤科斯案爆发,俄罗斯检察机关对霍多尔科夫斯基展开全面调查。2003年10月25日,俄罗斯政府武装人员冲进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在诺瓦斯别克机场加油的私人飞机,将其逮捕。2005年,霍多尔科夫斯基以窃取国家财产、欺诈、恶意违背法院裁决以及偷逃税款等多项罪名被判处9年监禁。这位年轻、富有、英俊、像摇滚明星一样受欢迎的企业家被丢进了“臭名昭著、人满为患”的马托斯卡亚·梯史纳监狱8人一间的牢房中。2010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又被指控侵吞公款和洗钱罪名,将刑期延长至2014年。不过,之后又获减刑,终刑期截止到2014年8月。2013年12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鉴于人道主义原因,正在服刑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前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将获得特赦。12月20日,霍多尔科夫斯基获释,之后飞往德国,其后大部分时间居住于伦敦。2015年12月23日,俄罗斯司法机关指控霍多尔科夫斯基涉嫌谋杀,对其发出国际通缉令。通过对严重干政寡头的打击,目前俄罗斯的金融寡头势力逐步从政界退出,其余的寡头阶层主要从事生产经营,并且与政府主导下的国有企业展开合作,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2011年“与普京连线”节目中回答民众“寡头资产是不义之财”的提问时,普京承认,许多俄罗斯寡头通过不正当的私有化手段取得了数百万资产,他们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但普京同时指出,“如果现在拿走这些私有资产,那可能带来比不公的私有化更糟糕的后果,可能破坏大型企业的运作”。第二节民主政治的调整俄罗斯的多党政治开始于1990年,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十几年中,俄罗斯的政党政治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2000年,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他在汲取前一时期政治改革教训的基础上,从俄罗斯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政党政治思想主张,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加强政党立法,规范政党秩序;构建以政权党为核心的政党格局;在可预见的未来形成二党或三党制的政党体制。普京政治理念的实施对俄罗斯政党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把俄罗斯政党政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一、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政治自由得到极度释放,在俄罗斯出现了成百个、甚至上千个形形色色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它们的政治纲领和主张不一,组织情况差别也很大。当时中间力量尚未完全形成,议会之中分为拥护叶利钦的右翼“激进民主派”政党和反对叶利钦的以俄共为首的左翼政党,两派通过示威游行等方式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国家杜马之中,俄共是大党,普里马科夫和卢日科夫组成的“祖国-全俄罗斯”联盟是第二大党,1999年初,二者达成相互支持的政治协议,给叶利钦一派造成巨大压力。按照法律规定,俄共和“祖国-全俄罗斯”联盟一旦联合,可以获得多数选票,甚至具有修改宪法、废除总统制的权力。1999年8月,叶利钦在与普京商讨总理任命的时候,就提到了杜马选举的问题。为了获得杜马的支持,叶利钦与普京决定组建新政党,参与1999年底的杜马选举,普京在适当的时候表示对新政党的支持,新政党则在普京施政过程中进行支持。新政党名为“团结运动”,领导人为谢尔盖·绍伊古和亚历山大·卡列宁。谢尔盖·绍伊古时任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从1991年起就主要负责紧急事件的处理和救灾,任命他为政党负责人也是考虑其在俄罗斯民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团结运动”建立后,绍伊古等人积极奔走,但是新政党面临一系列现实困难,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组织结构,甚至连代表性的政治领袖和人物都没有。与其他党派相比,“团结运动”的优势就是普京的支持。随着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进行,普京的支持率不断上涨,在一次公开采访中,普京宣布他将在杜马选举中投“团结运动”的票,之后,普京亲自参加了“团结运动”的竞选大会。在普京的支持下,大量支持普京的人把选票投给了“团结运动”。1999年12月,选举委员会公布结果,俄罗斯共产党得到242%的选票,获得67个议席;“团结运动”得到223%的选票,获得64个议席,而大选之前的第二大党“祖国-全俄罗斯”联盟仅获得1333%的选票,叶利钦与普京在议会中的支持率大涨,之前面临的巨大忧患也从此消失。2001年12月1日,统一俄罗斯党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统俄党与普京、梅德韦杰夫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历次杜马选举中均获得多席位,因此统俄党又被称为俄罗斯的政权党。统俄党是由多党合并而成,它在俄罗斯政党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逐步成为杜马大党,是俄罗斯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叶利钦执政时期,为了鼓励人们的政治热情、提高政治参与度,把组建政党的门槛设置的较低,导致后来俄罗斯政党领域出现相当混乱的局面。1991年上半年,俄罗斯国内的各种政党和政治组织有800多个,其中在俄罗斯司法部登记的有700多个,到1993年年末,达到1000多个。1995年12月国家杜马大选前,政党数量再创新高,猛增到2000多个。1996年总统大选后,俄罗斯政局趋于稳定,“政党热”逐渐降温,到1997年初,共有政党和政治组织1500多个。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各类政党和政治组织仍有数百个,其中全联邦性政党和政治组织有140多个。由于政党数量太多且门槛较低,在严肃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滑稽的现象。除了这些登记在册的政党和社会政治运动,俄罗斯还存在着大量三五人组成的类似于兴趣俱乐部,如啤酒爱好者党等。每逢大选就会出现一批“政治募兵”,这些人对选举的一套“流程”十分熟悉,为了赚钱,他们根本不管什么意识形态原则,谁肯给钱,哪个党肯花钱,他们就为它效劳,因此不少人怀揣不少于5个党的党员证。此外,一些所谓的救国阵线、俄罗斯工人党、军官联盟、俄罗斯青年联盟、俄罗斯民族统一组织甚至黑帮等势力,在政党的外衣下采取方式与政府对抗,严重扰乱政治和社会秩序。普京上台后,利用较为平稳的政治局势,与杜马各主要党派进行协商,通过法律手段对俄罗斯政党制度进行规范。2000年初,俄中央选举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政党法》。同年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