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14.49 4.3折 ¥ 49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李新宇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7861793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154686
上书时间2024-11-02
《李新宇学术文集》共分为六卷:*卷《文学现象观察》、第二卷《作家作品评论》、第三卷《回望百年文学》、第四卷《重申“五四”精神》、第五卷《还原鲁迅》、第六卷《触摸历史》。主要收录李新宇先生的文学批评、论文等作品。
李新宇,生于1955年,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 录:
辑
改革者形象塑造的危机
对“反思文学”的反思
寻根运动的迷途
论近几年小说创作中的原始崇慕情绪
作家,莫把女人当礼品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系列的一个缺憾
选择的时代与时代的选择
——关于当前文学的断想之一
贫血与缺钙
——关于当前文学的断想之二
浮躁的超越
——关于当前文学的断想之三
从“现代派”的命运说到“走向世界”的呼声
——谈中国作家的一种心态
大众化与化大众的冲突
——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
当代文坛的“文化热”
红帆的远去与爱神的陷落
——论近几年文学中的爱情描写
在理想女性形象背后
文学:精神的萎缩与失落
——1991曲阜师大“金秋学术报告会”演讲提纲
“新写实”的迷失与人的精神萎缩
苟活者及其人生哲学
——论新写实小说的迷失
激情的丧失与心态的老化
——再论新写实小说的迷失
第二辑
在鲁迅的道路上艰难迈进
——论新时期文学中的民族文化自我批判
个人的觉醒与自我的张扬
——论新时期文学的个性意识
论新时期文学对极“左”政治的批判
论新时期文学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论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回归意识
论知识与人才价值的增长
伟大的觉悟与艰难的自省
——论近几年文学对知识分子人格的艺术思考
论新时期文学的民族意识
生命的彻悟与困惑
——论新时期文学的生死观念
是魔鬼还是天使?
——论新时期文学的金钱观念
奖章、面子及其他
——论新时期文学的荣誉观念
论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观念
论新时期文学的人天观念
论新时期文学的国家观念
传统家庭秩序的崩溃与重构
——论新时期文学的家庭观念
变革意识:新时期文学之魂
第三辑
通俗与媚俗
——在《山东青年报》座谈会上的发言
文学的现状与误区
——1994曲阜师大“金秋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
关于“私人叙事”和“个人话语”
我看“现实主义冲击波”
——1997曲阜师大“金秋学术报告会”演讲
文坛忧思录
“知识厌倦症”
直面“后现代”
走出“民间”的沼泽
警惕“自我批判”的陷阱
戏剧的困境与“精品工程”的难题
电视文化的自我定位与受众预设
招魂的尴尬
现代文化基地的守护与重建
如何反思80年代?
第四辑
也说“评论自由”
——在1985年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年会上的发言
批评的独立与尊严
当前文学批评的使命
文化批评与批评家的世界
《李新宇学术文集》共分为六卷:*卷《文学现象观察》、第二卷《作家作品评论》、第三卷《回望百年文学》、第四卷《重申“五四”精神》、第五卷《还原鲁迅》、第六卷《触摸历史》。主要收录李新宇先生的文学批评、论文等作品。
李新宇,生于1955年,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系列的一个缺憾
经过动乱的洗礼,又身处变革与开放之中,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以其独特的精神特征和无法忽视的历史地位,出现在文学殿堂的人物长廊之中。
毫无疑问,历时十年的新时期文学在这一点上成就辉煌。但是,当我对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这一形象系列进行系统考察时,却发现还存在一个重要缺憾。
跨入80年代之际,文学已陆续出现了几乎面貌全新的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显示了新的时代精神风貌。但是,那些初被称为“觉醒的一代”或“思考的一代”的形象,自身的觉醒却常常很有限,思考也远未深入。不知为什么,这一本来有待于丰富和深化的形象系列,后来却没有得到发展。
近几年,文学中出现了不少荒诞者、迷惘者、超脱者甚至整天哀叹、打闹、恋爱、神经质地活着,感到人生无意义,很无聊,简直无法打发时光。这样一群游荡的孤魂,精神上无家可归者,在作品中日益增多。“这一代”就这个样子吗?作为一路走过来的同行者,我总觉得文学的反映有些盲点,忽略了真正能够支撑起“这一代”的脊梁,缺少显示他们思想高度和精神状态的真正的觉醒者、思考者和奋斗者。
我不否认这些形象的进步意义,特别是它对旧文化的冲击。但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形成如此面貌是令人遗憾的,也绝非偶然。形象本身及其背后的作家兴趣取向反映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中客观存在的软骨病、精神贫血和心态弱化症。玩世不恭,荒诞不经,缺少民族忧患意识与历史使命感,缺少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和基于浩然之气之上的悲壮感,蝇营于小利,超脱于“莫谈国事”,沉湎于“性”的话题与游戏,正是生活中流风的反映。然而,我们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整体并非如此。那种精神状态只属于那些从旧建筑游离出来再也找不到新的耶路撒冷的飞尘,而不应该是这一代的基本形象。
换句话说,由于缺少精英形象,造成了这一代整体上的歪曲。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缺憾。
一个时代的精神特征虽然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体现,但在时代这个舞台上,却像戏剧舞台一样,有主角配角之分。当然,把历史看作英雄创造物的英雄史观不能完整描述历史,只有英雄的文学也不能完整地表现时代,但是,如果写一部中国现代史,只写鸦片鬼与洋场恶少,而不写从梁启超到鲁迅这些人物,就不能算一部完整的历史。同样,如果文学描写现代中国人,只有孔乙己、阿Q和假洋鬼子,而没有狂人和夏瑜,那就不是现代中国人的完整形象。作为时代的敏感神经的青年知识分子,体现着时代的脉搏,反映着时代发展的流向。如果文学不去塑造时代的精神主角,只是一味地描写颓废、荒诞、超脱、玩世、混世的精神侧面,写那些不清不醒的“觉悟者”,不知目标的“奋斗者”,逃避现实的“探索者”一类的冒牌货,根据文学画廊提供的人物,人们就无法正确了解这一代青年。那些不了解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生活的人,就可以做出“垮掉的一代”的结论。未来的历史学家就有理由指责我们时代的作家对历史的歪曲。
这并非强作家之所难,更不是不顾生活中是否存在而要求作家按照理念编造英雄。真正能够代表思考的一代和奋斗的一代的人物在生活中大有人在。在不少作品中我们已经看见他们那飘忽而过的朦胧身影。《夜与昼》中景山讨论会上那些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青年不会都如林虹和顾小丽那样没有头脑,但作者却没有把他们写出来。柯云路写了一个李向南,并且试图赋予他一些思考和奋斗的特征,但他显然做得还很不够。这就提出了一个作家生活和思想局限的问题。柯云路对景山会议上那些思考者显然并非十分了解,或者是有了解而没有重视。他只看到范丹林出版了大部头的学术专著,却不知道他的内心在想什么。他可以写好顾小丽、顾晓鹰,可以写好政治层面上的李向南,却无力将思想家层面上的李向南写成这个时代的杰出者。因为自己没有站在思想的高峰上,也就无力勾勒我们时代的思考者的思想视野和发掘其精神世界。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谢柯云路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对这一代中的杰出人物的气质把握是准确的。这说明作家在生活中有所发现或者有所感受。但是,他没有能够写出主人公应有的理想和具体的思考,因而使之在思想上空洞而苍白。评论家们曾经赞美“他”的觉醒与反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新时期的大学生,这个经过“八一八”狂热的青年,却明显地没有与一代人一道在跨入80年代门槛之前完成彻底的觉醒。直到若干年以后,他才靠一个小姑娘的故事而使自己得到修正。这种姗姗来迟的觉醒使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落伍者。
张抗抗的笔下曾经多次出现这一代的身影,岑朗、郭立楠等表现了他们初觉醒时的精神状态。今天,他们已经成熟,已经迅速地成长。然而,在张抗抗的笔下,我们却很难再找到他们的影子。他们消失了吗?没有。问题在于作家没有跟她的主人公们一道行进,而是把他们给跟丢了。陈建功、郑万隆等也曾经涉及他们的生活,但与张抗抗一样,思考的脚步停在了1979年。
总之,我们的作家接触过他们,但或浅尝辄止,或停留在主人公幼稚的初级阶段,对于今天的成长现状未能做出深刻的反映。
那些变得更为成熟、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岑朗们,那些比《北方的河》中的大学生更早觉醒,更富宏伟目标的奋斗者们,那些不仅致力于行动,而且进行着社会、历史、哲学、伦理、文化探索,思考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李向南们,那些既富于现代意识又有极强的历史使命感的探索者和奋斗者们,我们无法否认他们的存在。但是,文学中却缺少他们的形象。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不能不在作家的主观方面寻找原因。我认为,这暴露了我们作家素质方面存在的缺陷。由于缺少思考深度,就无法与时代的思考者共同思考,也就无法站在时代思想的制高点上。在思想上不能俯瞰笔下的人物,当然就无法写好他。一些青年作家在成名之后为写作而写作,终日役役于作品数量,而无暇深思。真正思考者的形象只能依靠他们的同代作家塑造,正像青年作家很难写出王蒙笔下的青年布尔什维克一样,我们无法要求中年或者老年作家对这一代青年的思考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近几年来,大批青年作家进入寻根的行列,目光注视于远古蛮荒,而忽视了当代生活激流的深处。一些作家由于对现代意识的褊狭理解,满足于对现代派的皮毛模仿,而不对中国青年知识界的现代意识做深入的体查,把穿上嬉皮士的牛仔裤的浑浑噩噩的阿Q推上当代中国青年的席位,这不能不影响到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的深刻性。
我的批评似乎有从一个先验的理想模式出发之嫌。但这模式却是源于生活,并以创作的既有条件为基础的。这绝不是对高大全英雄式的人物的呼唤,因为若无深刻的思考,一切人为的拔高都会造成对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的歪曲和贬低。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要的是那些有条件的作家们深入生活激流,与前进的时代一起思考,与前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一道前进,在思想上不断充实自己。
诗性的学者和学者的诗性。
——叶炜
李新宇教授的文笔与情怀,知识与智慧,都极富中国特色。他学识全面,文笔畅达,但从来看不出炫溢。情怀温存内敛,但又显出明白的诚挚;他的知识铺陈向来与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尺寸力度把握总是适可而止,点到为止,从无剑拔弩张之势。
——祝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