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96.01 6.6折 145 全新

库存5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卞显红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ISBN978750476940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5元

货号29155464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一、主要研究内容
篇:绪论。该篇首先对传统村落的概念、特征、保护历程及其与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现有可供参考的法规、文件以及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经验进行了整理概括;再次分析了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后提出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总体目标与思路。
第二篇: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对象。该篇主要对2018年以前的金华市传统村落文物古迹,金华市传统村落宗祠,金华市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市传统村落的传统街巷,金华市传统村落水系、水塘保护及金华市传统村落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和整理。
第三篇:金华市传统村落评价指标设置及分类、等级评价。该篇首先设置了金华市传统村落的各项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对金华市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选址和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措施及开发条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后对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
第四篇: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方法与措施。该篇首先提出了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措施、传统村落保护应注意的问题、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原则、传统村落的保护框架、传统村落的利用思路、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方法、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当前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趋势、传统村落的保护总体要求及相关误区;其次从自然生态地理保护、山水格局与传统村落格局的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三个方面提出金华市传统村落自然环境和景观保护措施;再次从传统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原则、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保护措施、传统村落街巷风貌保护措施、金华市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保护措施、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保护措施、传统村落建筑要素控制、金华市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的有机更新等方面分析金华市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与风貌保护措施;接着从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措施、传统村落文物古迹分区保护,即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措施等方面分析金华市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与文物古迹保护措施;然后从传统村落形态分类、传统村落形态保护提出金华市传统村落形态保护措施;之后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构成要素、传统村落居民生活形态保护、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的环境保护、传统村落日常生活质量的保护、传统村落日常生活产业的保护中分析金华市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生活活动要素保护措施;后分析了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与特征、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第五篇:金华市传统村落利用规划。该篇首先分析了金华市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状况、产业基础与旅游交通现状;其次分析了八种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成功实践的模式:“博物馆式”的保护与利用、旅游利用式保护、重点街区及院落保护与利用、拼贴式保护、乡村旅游开发、农耕休闲体验类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有机性与宜居性融合类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街巷脉络传承——具有保存完好街巷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再次从公司治理、政府主导、集体自理三个不同角度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利用模式进行研究;之后分析了传统村落利用的特殊性、传统村落利用原则、按保护与利用主体划分保护与利用类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利益相关者职责、传统村落保护旅游利用模式选择、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选择——自然、人文资源及景区开发选择、传统村落多用途利用模式;然后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化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对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传承基地与传承人进行了整理罗列;后对金华市传统村落生活体系、传统农业的开发利用及婺文化与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六篇: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保障体系。该篇首先分析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作为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主体的工作与职责,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主体类型分为完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介入并阐述其优缺点和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其次在我国已有的制度与法律保障体系的前提下提出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制度,构建传统村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协调、监督、验收机制,构建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效果评估体系;再次在对传统村落调查及资料建档保障提出具体意见的基础上构建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技术与人才保障,构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社会环境和服务体系;后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措施与实施保障及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导则。
二、相关说明
本书是浙江省金华市旅游局委托项目“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研究成果,是在借鉴大量政府部门的工作报告及传统村落、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成果等基础上完成的。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本书中。由于参考文献只列出主要文献,相当一部分借鉴的成果未能列出。在此,向所有相关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分工如下:
(1)篇由卞显红、王苏洁(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硕士、讲师)完成。
(2)第二篇由卞显红、齐文权(杭州碧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旅游规划设计师)完成。 
(3)第三篇至第六篇由卞显红完成。
(4)参考文献由卞显红、戴心倩(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完成。
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卞显红
2018年10月



导语摘要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研究过程中,有教授、研究生、专职设计师等20多位相关人士参与调研、讨论,并在意见征询、评审过程中,金华市各级领导及相关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专著分为六篇,共三十六个章节,研究内容丰富,专著层次清晰,逻辑关系缜密,研究创新价值和实践运用价值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先后公布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本书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对指导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期望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简介

卞显红,1974年生,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市场监督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杭州商大旅游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杭州碧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云帆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区域旅游发展、传统镇村保护与管理等。已出版《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江南忆 忆水乡古镇游——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等专著,发表旅游管理与旅游规划类学术论文120多篇,主持各类旅游规划设计项目100多项。
王苏洁,1979年生,硕士浙江工商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旅游规划,已出版专著(合著)1部,主持和参与各类项目30多项。
齐文权,1993年生,杭州商大旅游规划设计院、杭州碧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杭州云帆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旅游规划设计师,主持和主要参与各类旅游规划设计与研究项目30多项。



目录

目录


篇绪论2
章中国传统村落概念、特征及保护历程3
一、传统村落国内外相关概念演化历程3
二、中国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8


第二章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关系分析11
一、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村之间的关系11
二、传统村落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别13
三、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5


第三章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现有可供参考的法规、文件16
一、国际历史镇(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16
二、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18


第四章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经验26
一、颁布法令,将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26
二、建立众多的乡村文化保护机构,制定系列保护措施26
三、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增强传统乡村的活力26
四、保护优先的观念27
五、以利用推动村落的更好保护27
六、合理利用,坚持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性28
七、整体保护的观念28
八、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框架的构建29
第五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30
一、金华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现状30
二、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35
三、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问题原因分析47


第六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目标与思路49
一、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观念49
二、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51
三、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主要任务54
四、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基本要求54
五、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要素55
六、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核心问题59
七、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因素61
第二篇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对象66
第七章金华市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67


第八章金华市传统村落宗祠76


第九章金华市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96


第十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传统街巷111


第十一章金华市传统村落水系、水塘保护126


第十二章金华市传统村落古树名木保护136
第三篇金华市传统村落评价指标设置及分类、等级评价142
第十三章金华市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设置143
一、指标设置143
二、评价指标具体说明及分值设置145


第十四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评价155
一、金华市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分值赋值155
二、金华市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分类、等级划分161


第十五章金华市传统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166
一、金华市传统村落选址和格局分值赋值166
二、金华市传统村落选址和格局分类、等级划分166


第十六章金华市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177
一、金华市传统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评价177
二、金华市传统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分类、
等级划分182


第十七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措施及开发条件评价187
一、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措施及开发条件分值赋值187
二、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措施及开发条件分类、等级划分187


第十八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综合评价205
第四篇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方法与措施213
第十九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方法与措施总纲215
一、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措施215
二、传统村落保护应注意的问题216
三、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原则217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框架218
五、传统村落的利用思路222
六、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方法225
七、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协调228
八、当前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趋势231
九、传统村落的保护总体要求及相关误区235
第二十章金华市传统村落自然环境和景观(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
保护措施237
一、自然生态地理保护237
二、山水格局与传统村落格局的保护243
三、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254


第二十一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与风貌保护措施265
一、传统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原则265
二、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保护措施268
三、传统村落街巷风貌保护273
四、金华市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措施286
五、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保护措施288
六、传统村落建筑要素控制290
七、金华市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有机更新294


第二十二章金华市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与文物古迹保护措施297
一、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措施297
二、传统村落文物古迹分区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298
三、文物古迹保护措施298


第二十三章金华市传统村落形态保护措施300
一、传统村落形态分类300
二、传统村落形态保护300


第二十四章金华市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生活活动要素保护措施303
一、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构成要素303
二、传统村落居民生活形态保护304
三、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的环境保护305
四、传统村落日常生活质量的保护310
五、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313
六、处理好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关系313


第二十五章金华市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314
一、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与特征314
二、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316
三、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317
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318
五、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320
第五篇金华市传统村落利用规划324
第二十六章金华市传统村落利用现状与产业基础325
一、旅游开发状况325
二、产业基础330
三、旅游交通现状335


第二十七章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成功实践340
一、“博物馆式”保护与利用模式340
二、旅游利用式保护340
三、重点街区及院落保护与利用模式341
四、拼贴式保护341
五、乡村旅游开发模式341
六、农耕休闲体验类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343
七、有机性与宜居性融合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344
八、街巷脉络传承——具有保存完好街巷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344


第二十八章公司治理型、政府主导型、集体自理型传统村落旅游
开发利用模式345
一、公司治理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利用模式345
二、政府主导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利用模式348
三、集体自理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利用模式351


第二十九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动力、模式与路径362
一、传统村落利用的特殊性362
二、传统村落利用原则363
三、按保护与利用主体划分保护与利用类型364
四、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利益相关者的职责371
五、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选择372
六、传统村落多用途利用模式384


第三十章金华市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建筑的开发利用392
一、历史文化建筑的开发利用392
二、历史文化建筑资源的差异开发396


第三十一章金华市传统村落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398
一、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398
二、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化路径400
三、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传承基地与传承人402


第三十二章金华市传统村落生活体系的开发利用432
一、价值挖掘432
二、价值转化与产品开发432


第三十三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传统农业的开发利用434
一、价值挖掘434
二、价值转化与产品开发435
三、农业资源的差异开发437


第三十四章婺文化与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438
一、金华婺文化的地位与价值438
二、金华婺文化之民俗与生活439
三、金华婺文化之婺商文化442
四、金华婺文化之古建筑文化444
五、金华婺文化之手工技艺文化445
六、金华婺文化之学术文化446
第六篇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保障体系450
第三十五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主体451
一、政府部门451
二、社会组织457
三、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主体类型:完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介入462


第三十六章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保障体系471
一、制度与法律保障体系471
二、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制度472
三、构建传统村落社会保障体系476
四、构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协调、监督、验收机制477
五、构建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效果评估体系479
六、传统村落调查及资料建档保障485
七、构建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技术与人才保障490
八、构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社会环境和服务体系493
九、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措施及实施保障495
十、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导则497


参考文献501



内容摘要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研究过程中,有教授、研究生、专职设计师等20多位相关人士参与调研、讨论,并在意见征询、评审过程中,金华市各级领导及相关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专著分为六篇,共三十六个章节,研究内容丰富,专著层次清晰,逻辑关系缜密,研究创新价值和实践运用价值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先后公布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本书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对指导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期望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主编推荐

卞显红,1974年生,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市场监督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杭州商大旅游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杭州碧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云帆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区域旅游发展、传统镇村保护与管理等。已出版《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江南忆 忆水乡古镇游——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等专著,发表旅游管理与旅游规划类学术论文120多篇,主持各类旅游规划设计项目100多项。
王苏洁,1979年生,硕士浙江工商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旅游规划,已出版专著(合著)1部,主持和参与各类项目30多项。
齐文权,1993年生,杭州商大旅游规划设计院、杭州碧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杭州云帆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旅游规划设计师,主持和主要参与各类旅游规划设计与研究项目30多项。



精彩内容

章中国传统村落概念、特征
及保护历程一、传统村落国内外相关概念演化历程
(一)国际相关概念演化历程
1《威尼斯宪章》中“历史古迹”的概念
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宪章中,早出现村镇保护相关概念的是1964年的《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即《威尼斯宪章》,当中提到历史古迹(Historic Monument)的概念。在该概念中,历史古迹为“不仅包括单体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其中的“乡村环境”引发人们关注对古老村镇的保护。
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世界遗产”的概念
1972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大会,与会各国代表鉴于各国在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考虑到某些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存”,因而提出了“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的概念,并由此产生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又称“世界遗产公约”)。自此,有了“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这个涵盖城市、乡村各个保护层面的概念,而“世界遗产”则成为人类遗产的别。
3《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宪章》中“建筑遗产”的概念
1975年由欧洲理事会发起“欧洲建筑遗产年”活动,其活动成果主要体现在当年的《阿姆斯特丹宣言》和《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宪章》里提出的“建筑遗产”(Architectural Heritage)概念,即“不仅包含重要的纪念性建筑,还包括那些位于古镇和特色村落中的次要建筑群及其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宪章中特意指出“尽管一些建筑群体中没有价值十分突出的范例,但其整体氛围具有艺术特质,能够将不同的时代和风格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类建筑群也应该得到保护”,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农村地区和整体环境保护的关注。
4《内罗毕建议》中“历史地区”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即《内罗毕建议》)是历史村镇保护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份国际文件,明确提出了“历史地区”(Historic Area)的概念,即“包含考古和古生物遗址的任何建筑群、结构和空旷地”,并将其分类,其中包含了历史城镇和老村庄,这是首次提出历史地区的概念不应仅仅围绕文物建筑地区,还包括人类活动的周边环境。
5《巴拉宪章》中“地方”的概念
对国内村镇层面保护影响较大的国际宪章还有1979年由澳大利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巴拉宪章》,其全称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澳大利亚委员会关于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点的宪章》,目前通行版本为1999年的修订版。其中包含了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概念:地方(Place),它意指“遗址、区域、陆地、自然景观、建筑、建筑群或其他,可能也包括其中的构件、所容之物、场所以及景观”。Place可以说是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遗产形式,同时也将有形和无形的元素涵盖在内。这个概念的产生是为了体现澳大利亚的本国特点,故而摒弃国际上一贯通行的概念,对文化遗产的内涵做出了另一种诠释。这部宪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传统原住居民生活场所保护的重视。
(二)国内相关概念演化历程
1村落保护概念的源起阶段<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