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4.24 4.3折 ¥ 56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刘萌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49364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29137252
上书时间2024-11-02
对判断表进行专门性研究的思想前提,是明确判断表在康德思想中的独立性,即判断表并不是作为范畴思想的“牵强”的附属物而存在,是有着自身独立的形成过程的。在明确其独立性之后,才能使判断表的研究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展现,比如对判断表内部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判断表完备性论证等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及从判断表是“逻辑的”还是“形而上学的”这类问题,所引申出的康德对于逻辑与形而上学关系的理解。
如前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判断表有着各种讨论,然而问题在于,多数学者在讨论时都预设了这样的思想前提,即讨论判断表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范畴表。而这个思想前提往往是出自这些学者们所默认的如下想法:判断表是依附于范畴表而存在的。的确,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并没有过多谈论他的判断表,看上去更像是为范畴表的提出所进行的“暖场”。就表格自身的内容而言,康德对具体标题以及各环节的设置更激起了有着逻辑学背景的学者们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个表格错漏百出,不符合传统逻辑学的形式规范等。总而言之,判断表被理解成康德为了印证范畴表而随意捏造出来的产物。然而,事实确实如此么?
也许会有人认为我所提出的质疑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会说,既然与康德哲学中为核心的先验逻辑部分直接相关的是范畴表而不是判断表,那么脱离了范畴表所进行的对判断表自身的研究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有关康德哲学的正确认识。在给出我的质疑所依凭的根据之前,我们可以首先假设一下,康德的判断表确实是独立于范畴表提出的,或者说,判断表的构造是具有独立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康德对判断表中那些不符合传统逻辑学规范的标题、环节的设置同样也不应该会是随意的,而确实是出自他对判断形式的独特理解。那么,以上述假设为基础,我们就能确立康德思想中判断表与范畴表的各自独立关系,以及进一步会涉及的判断表中的判断形式与范畴表中的知性概念间的关系。如此,考虑到对于判断形式的讨论在康德及其之前的时代所具有的逻辑学含义,以及知性概念在康德所要重构的“形而上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得不让人由此联想到一个传统而极具价值的哲学议题: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如果我能够证明上述假设的真实性,那么我们由此所发掘出的将是康德思想中关于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的讨论。如此丰厚的收获,显然足够驱使我坚持在前面提出的质疑,并尝试论证上述假设的真实性。
本书是汉语学界*部关于康德判断表的研究专著。以往关于判断表的各种争论,多根源于表格的构成要素不符合传统逻辑的形式要求,这就使判断表丧失了自身的有效性根基,并逐渐被视作范畴表的牵强的附属物。本书主要通过发掘康德沉默时期手稿(尤其是1775年《杜伊斯堡遗稿》的散页)中的内容,尝试还原出康德基于“a-b-x”这种新判断结构而对判断表的构建过程,并基于此,对判断表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完备性证明等争议问题进行再思考。
康德对判断表的构思与设立,实际上正反映了他通过对传统逻辑的改造,以重建形而上学的潜在思路。重新理清判断表的逻辑根基,不仅能恢复该表格在先验哲学中的有效性,揭示先验哲学体系的真正逻辑基础,还可以延伸出对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
刘萌:男,1989年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读博期间赴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交流访学。现为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逻辑学。
导论 独立于范畴表的判断表
节 学界研究状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二、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第二节 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一、被视为范畴表附属物的判断表
二、论证判断表独立性的前提条件
三、判断表:逻辑的还是形而上学的
章 判断表的形成过程
节 判断表的早期形态
一、1781年之前的判断表
二、“沉默时期”的《杜伊斯堡遗稿》
第二节 判断的形式与质料
一、依照判断的形式的初步划分
二、康德在早期判断分类中的思想变化
第三节 综合判断的形式结构
一、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
二、综合命题的“abx”结构
三、“abx”结构与判断表的构建
第二章 判断表的构成要素
节 判断表与18世纪逻辑学
一、量
二、质
三、关系
四、模态
第二节 康德对判断表构成要素的阐明
一、来自传统逻辑立场的质疑
二、单称判断与无限判断
三、判断的关系
四、判断的模态
第三节 新判断结构与判断表的认识特征
一、由判断的“S是P”结构产生的问题
二、综合判断与认识特征
三、判断的“形式”与“功能”
第三章 判断表的完备性问题
节 对三个基本问题的回应
一、判断表是否具有完备性
二、康德是否给出了完备性证明
三、构造的还是解释的
第二节 解释性证明的几种情况
一、间接论证
二、布兰特的论证
三、沃尔夫的论证
第三节 对判断表的完备性的阐明
一、“判断表”:“应然的”与“实然的”
二、“完备性”的先验特征
三、以“功能”为基础的论证
第四章 判断表的地位与作用
节 判断表与范畴表的关系
一、以往对两表关系的几种理解
二、从“应然的”与“实然的”视角对两表关系的说明
第二节 判断表的结构性作用
一、结构性作用在文本中的体现
二、对判断表结构性作用的阐明
第五章 判断表:从逻辑到形而上学
节 判断表与先天综合判断
一、对不同版本与出处的文本考察
二、从先天综合判断到判断表
第二节 逻辑与形而上学之间
一、普遍逻辑与先验逻辑
二、“形而上学重建”的逻辑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是汉语学界*部关于康德判断表的研究专著。以往关于判断表的各种争论,多根源于表格的构成要素不符合传统逻辑的形式要求,这就使判断表丧失了自身的有效性根基,并逐渐被视作范畴表的牵强的附属物。本书主要通过发掘康德沉默时期手稿(尤其是1775年《杜伊斯堡遗稿》的散页)中的内容,尝试还原出康德基于“a-b-x”这种新判断结构而对判断表的构建过程,并基于此,对判断表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完备性证明等争议问题进行再思考。
康德对判断表的构思与设立,实际上正反映了他通过对传统逻辑的改造,以重建形而上学的潜在思路。重新理清判断表的逻辑根基,不仅能恢复该表格在先验哲学中的有效性,揭示先验哲学体系的真正逻辑基础,还可以延伸出对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
刘萌:男,1989年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读博期间赴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交流访学。现为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逻辑学。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围绕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分析论中判断表与范畴表的关系,深入考察了康德的判断表。鉴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十分薄弱,该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 张志伟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对康德如何讨论对判断的分类,*后如何给出判断表,进行了详尽的历史考察;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作者提出并凸显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康德是以“a-b-x”的结构形式,而不是以传统的结构形式即“S是P”来分析和划分判断类型的,借此能更好地解释康德给出的判断表不同于以往的原因所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 黄裕生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对于康德思想中判断表的形成过程,以及结构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说明。特别是,它对康德早期思想的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它揭示了这些思想如何过渡成为后来判断表中的思想,由此阐明它们对判断表的形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十分富有启示的研究。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 王路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 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广州
¥ 17.28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 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广州
¥ 17.28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天津
¥ 30.24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九五品北京
¥ 24.74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北京
¥ 25.20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保定
¥ 26.88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 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广州
¥ 19.28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成都
¥ 25.74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广州
¥ 30.35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全新保定
¥ 24.1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