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6.64 6.3折 ¥ 5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董成龙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85034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6513264
上书时间2024-11-01
1123
汉朝一改黄老之学与汉初祖制,转向以法立国、以儒文明的政制安排;唐朝一改以往的进身之制,开创科举,以制度化的方式将士子身心收入斛中。汉、唐在经学和制度两方面的事业拓展,为此后直至今日的中国文教事业提供了核心要素,虽然经学及其制度已经被打散,但一些义理已经化作日用而不知的生活要素。文教事业这三重面向,不可不察。
1936
“保国”、“保种”、“保教”的问题;晚清先进士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看来在思考国是上,犹太人问题和中国人问题在这三个层面相遇:国、种和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构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从这三个层面来讲的(“人民”作为一种“教”来自于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所呈现的解放全人类的教义)。中国近代以来遭遇的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延绵至今。这本小书就是在这一思想脉冲下完成的。
2018
2001
2018
“成一家之言”的当代观察贯通“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的理解,当然也因此始终存在将司马迁看小的危险和疑虑。全书除引言外,共六章,其中四章都分别有三节篇幅,唯有论黄帝一章仅两节,论武帝一章则占四节,显然是武帝一章偷走了黄帝的一节。关于《史记》五部分的篇章安排,本书也提供了某种思考,穿插在书中,留待细心的读者挖掘。
1821
——哈钦斯(
本成果受北京外国语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科研项目资助。这本以专著面貌问世的小书,着实是一篇关于《史记》的读书报告。
写作本书,原不在研究计划之列,可谓迷失了正路。
2017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说得恐怕不只是应当注意逝者的丧葬之礼,还在于如何对待故事和传统及作为它们承载者的古人和古书。走进两千年前《史记》幽暗昏惑的文字森林,有了这本小书作为纪念。但在研讨立国与立教这一问题线索上,许多思考并未因此结束,反倒刚刚开始。
董成龙
2018
戊戌年立秋定稿于魏公村
《武帝文教与史家笔》基于对司马迁《史记》的阅读和思考,作者董成龙在多年潜心阅读经典的基础上,整理出一条贯穿三皇五帝至汉朝的立朝与立教线索,根据这条线索,又反观司马迁的史家笔法及其背后的心法。
203-
“世界史与古典传统”译丛,编译著作《大学与博雅教育》、《德性与权力》。代表作品
《武帝文教与史家笔》基于对司马迁《史记》的阅读和思考,作者董成龙在多年潜心阅读经典的基础上,整理出一条贯穿三皇五帝至汉朝的立朝与立教线索,根据这条线索,又反观司马迁的史家笔法及其背后的心法。
203-
“世界史与古典传统”译丛,编译著作《大学与博雅教育》、《德性与权力》。代表作品
904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非要写作五帝、三王之事?对于司马迁而言,占比不多未必就不重要,五帝、三王的铺垫提供了一种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政治规范,如果不记,就意味着忘记了这个规范,没有规范的政治那还了得?“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孟子·告子上》),既要写五帝、三王,又要写秦、汉两朝,所以要有一个贯通其中的主线,那就是两大古今之变:周秦之变和秦汉之变。
“治气以教化”,即立教事业之首。
“礼废乐坏”,“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朝政与教化分离。纵然如子夏这般孔门高弟还会“出见纷华盛丽而说(悦)”,何况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史记·礼书》)。秦朝终结战国时代,代周而起,以法术治国,但二世而亡,穷其智与力,竟不能捍卫国朝。周朝末年和秦朝末年频频有德性讨论,其实是在问立朝之后的立教问题,如果不能提供新的教化,国朝如何真正立得起来?“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成为了历史作品的典范,此后的《左氏春秋》、《铎氏微》、《虞氏春秋》和《吕氏春秋》都从《春秋》出发。荀子、孟子、韩非子都是如此,汉朝的张苍、董仲舒也是从《春秋》中推演大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既然如此,司马迁还要效法孔子《春秋》,一方面是接续这种致敬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在指斥推演《春秋》传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别开生面,另立新说——否则何必再添一部作品?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既然司马迁以《尚书·尧典》为原型,依据改制学说,开创了“八书”的体例,“关键在于汉家改制”,
“杨朱泣于逵路”)!秦朝提供了立朝的原型,汉朝提供了立教的原型。若要讨论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以及由此出发而来的当代中国,可能要回到这两个原型。汉宣帝刘询(前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