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茧居族 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家庭治疗实务指南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3.03
5.1折
¥
65
全新
库存31件
作者[日]田村毅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93484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25577190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近年来,在发达的科技背景下,却出现了一群生理毫无异常、足不出户、逃避社会的人。他们之中有青少年,也有成年人,这群人被心理学界称为“茧居族”。他们的家人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父母既担忧又自责;当事人也懊恼自己无法克服对人际互动的恐惧,深受茧居状态之苦。由于茧居不是疾病,药物对其没有效果,这时心理咨询以及家人的信任与鼓励,就成为帮助当事人走出茧居的关键。作者田村毅为专攻家庭治疗的日本精神科医生,他依据多年的个案经验发现,家庭治疗是协助茧居者和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关键方法。本书以丰富的案例与平易近人的问答形式为主,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会成为茧居族?为什么父母的力量会僵化停滞?又该如何应用家庭的力量?社会能提供哪些支持?以及在亲子关系中,代表威严的父亲这一角色该如何善用才能让茧居者恢复自信、让整个家庭更为和谐?本书适合有社交恐惧问题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及其家人阅读,也适合致力于学习家庭治疗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师生以及其他心理从业者学习,在学习阅读后会发现,一个家庭所包含的力量将有益于每个人的人生。
作者简介
[日]田村毅
日本知名精神科医生,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族关系、家族治疗等领域。
2011年离开关东京学艺大学,告别19年的教授生涯,专注从事能与人深入接触的心理治疗工作。
目前在东京开设非国民保险诊所“田村研究室”,主要处理青春期 青年期心理问题、厌学症、茧居族等个案。
其提出的社会退缩症(Social Withdrawal)被全球业内人士认可。
目录
引言10
第 1章 为什么孩子会成为茧居族18
所谓茧居族18
茧居是因为任性、撒娇、懒惰吗18
为什么茧居行为多发于青春期20
茧居是青春期的混乱情绪所导致的退行现象22
转换力量,让孩子充满斗志23
和他人和谐相处26
茧居到底是身边人的责任,还是自己的责任30
确保自己的容身之处32
和的自己说再见36
第 2章 孩子成为茧居族,并非是父母的错37
家庭的“心结”37
孩子茧居是家庭的原因吗40
改变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41
就这样一直照顾孩子的“心结”43
夫妻之间不能融洽相处的“症结”46
家人间缺乏沟通的“症结”49
父母的忧郁“症结”50
父母失去信心的“症结”51
第3章 恢复父母的自信54
父母要给予孩子质的爱和认可54
启动孩子的引擎55
因为有挫折,才能培养出迈入社会的自信60
安全地进行“伤害”体验60
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63
父母要拥有自信和安全感66
找回父母的活力67
亲人能做的事68
孩子不肯和父母交流怎么办69
来自手足的支持70
手足的视角能够让家庭焕然一新71
手足要协助父母72
丈夫是茧居族73
第4章 善用全社会的帮助系统77
茧居问题的咨询窗口77
茧居是一种病吗85
茧居和发育障碍有关吗85
茧居是抑郁症吗88
药物有效吗89
心理咨询到底是做什么的89
专家真的懂茧居族吗91
茧居者拒绝进行心理咨询时怎么办92
家人进行心理咨询真的有效果吗93
一直这样看着真的就行了吗98
伴随着“被抛弃”的不安慢慢地成长103
当孩子说想自杀时103
面对高龄茧居族时105
支援茧居族的终点106
第5章 激发父爱的力量108
建立和父亲的关系108
想要吐露真心110
当孩子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话时111
让父亲参与心理咨询113
和父亲相处获得成功的案例114
传递父母的价值观117
调整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118
磨合双亲的想法120
对孩子的暴力倾向感到苦恼的父亲121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122
对孩子的认可是唤醒孩子的重要力量123
父亲能够给予孩子希望124
相信全家人的力量126
后 记128
内容摘要
近年来,在发达的科技背景下,却出现了一群生理毫无异常、足不出户、逃避社会的人。他们之中有青少年,也有成年人,这群人被心理学界称为“茧居族”。
他们的家人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父母既担忧又自责;当事人也懊恼自己无法克服对人际互动的恐惧,深受茧居状态之苦。由于茧居不是疾病,药物对其没有效果,这时心理咨询以及家人的信任与鼓励,就成为帮助当事人走出茧居的关键。
作者田村毅为专攻家庭治疗的日本精神科医生,他依据多年的个案经验发现,家庭治疗是协助茧居者和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关键方法。本书以丰富的案例与平易近人的问答形式为主,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会成为茧居族?为什么父母的力量会僵化停滞?又该如何应用家庭的力量?社会能提供哪些支持?以及在亲子关系中,代表威严的父亲这一角色该如何善用才能让茧居者恢复自信、让整个家庭更为和谐?
本书适合有社交恐惧问题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及其家人阅读,也适合致力于学习家庭治疗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师生以及其他心理从业者学习,在学习阅读后会发现,一个家庭所包含的力量将有益于每个人的人生。
主编推荐
[日]田村毅日本知名精神科医生,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族关系、家族治疗等领域。2011年离开关东京学艺大学,告别19年的教授生涯,专注从事能与人深入接触的心理治疗工作。目前在东京开设非国民保险诊所“田村研究室”,主要处理青春期 青年期心理问题、厌学症、茧居族等个案。其提出的社会退缩症(Social Withdrawal)被全球业内人士认可。
精彩内容
这个案例是一对夫妻一起过来跟我咨询孩子茧居的事。
“我儿子得的是心病,医院的医生是这么告诉我的。”然而这对父母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我儿子有很能干的地方,但是也有特别不成熟的孩子气的地方。我觉得这可能并不是什么心病,只是性格问题,我也搞不明白。其实我们夫妻相处一直都有问题,虽说这好像和孩子没什么关系。
其实,我们一起来做咨询还是第一次。”乍一看,来访者是一对很和睦的夫妻,但是聊了一会儿后我就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尴尬气氛了。
我猜想他们夫妻俩在家里是不会谈论孩子的事情的,恐怕也不会谈论家里重要的事情。
“我们俩在家只会做一些简单的交流,比如,‘吃点什么’‘今天晚点回家’等日常对话,从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交谈。我们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对这类事情都闭口不谈。日复一日,我们之间就像有一面跨不过的墙一样。孩子还没出生之前,我们就会因为彼此的原生家庭发生争执,而在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又在教育问题上产生了很大分歧。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是一说起这些事,我们仍会吵架。所以谁都不敢提这些事。孩子的事情也是如此,这事本来应该由我们夫妻两个人一起商量的,但是很遗憾我们做不到。
“孩子长大了,却还有很不成熟的地方。作为父亲,我想告诉孩子这些,但就是讲不出口。我不禁反省自己是不是从来就没有对任何人吐露过心声?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我自己逐渐有了这样的感
受。
“以前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情。现在我一旦考虑孩子的事情,就会很害怕。怎么面对孩子才好呢?作为父亲,我却经常自欺欺人,经常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孩子。”深入谈话之后,这对夫妻就将自己的问题和孩子的问题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之前我就对此有所察觉,但是感觉承认这些问题会很痛苦,所以就一直在逃避。现在我认为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必须先把我们夫妻之间的墙打破。做过一次的心理咨询之后,我就觉得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突然有了这种念头让我很惊讶,那之后我一直在想到底怎么办好,考虑了很多。
“和心理咨询师谈话的时候,我们夫妻都认为一直逃避是不行的;但回家之后又会重新回到以往
的相处模式中,又会开始逃避,果然还是不行,还是改变不了。我们很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但是始终都没什么改变,对这种困境已经觉得疲惫不堪了。事到如今,我想找个局外人来调节可能也是无济于事的。但是为了孩子,我自己先过来了。
“作为父亲,我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我
媒体评论
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时空的。人长大是一个与父母、与家庭渐行渐远的离家过程。离不开家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与离家困难有关。孟馥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家庭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父亲的缺失是很多家庭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一角色的定位在当今社会也应有所变化。如果只是一味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亲以及整个家庭,都是不利的。只有当父亲亲自参与孩子的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