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太极内核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6.01
6.2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狄锡杰 著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ISBN9787500953333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5347412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太极拳是武术,同时它又是文化、艺术。《走进太极内核》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分析了太极拳与国学、“三教”及其他拳术运动的关系,就是为了使读者从多个角度审视太极拳,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太极拳,以便更好地掌握它、运用它,这样才能使习练者从诸多方面吸收太极营养,得到更多的好处。
太极拳的产生和沿革、太极拳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与太极拳相关的理论是太极拳习练者应该掌握的常识。《走进太极内核》虽未详尽论述,但也做了一些必要的说明,目的是使读者知晓太极拳的发展历史,了解太极拳先人的历史贡献,以便把握学习太极拳的方向,明确习练的重点。
《走近太极内核》一书还对太极拳的门派、太极拳的数学意义、太极拳的力学原理、太极拳与现代科学等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要规范太极拳,用数学和力学研究太极拳,以现代科学武装太极拳。这些新观点和新提法既是对太极拳的研究,也是一种探索。与时俱进的属性决定了太极拳要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理论产生。实现这一目的没有探索是不行的,太极拳就是要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与提高。《走进太极内核》的这种探索只是在小范围内的、初步的、浅层次的,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的书籍出现。
作者简介
狄锡杰,1948年生,1969年开始学练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毕业于辽宁大学,辽宁省抚顺市文化局退休职员。现为辽宁省抚顺市武术协会顾问,抚顺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目录
章 认识太极拳
节 概念
第二节 产生和传播
第三节 门派
第四节 广义和狭义太极拳
第五节 太极操与太极舞
第二章 研究对象
节 太极理论与太极拳
第二节 自然属性
第三节 气是沟通人与自然的纽带
第三章 太极拳练“精、气、神”
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神
第四章 习练内要
节 基本功
第二节 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三节 练拳四要素
第四节 太极三乘
第五节 想、看、听习练法
第五章 太极风范
节 评价太极拳习练的标准
第二节 太极人应具备的风格和品德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与太极拳
第六章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节 太极拳与国学
第二节 太极拳与国粹
第三节 太极拳与琴棋书画
第四节 太极拳与诗词歌赋
第七章 太极拳的艺术品味
节 修心艺术
第二节 修身艺术
第三节 修为艺术
第四节 养生艺术
第五节 技击艺术
第八章 三教思想共铸太极拳
节 道家思想
第二节 儒家思想
第三节 释家思想
第九章 明了三大课题
节 阴、阳
第二节 五行
第三节 八卦
第四节 指导意义
第十章 太极拳与其他
节 太极拳的数学意义
第二节 太极拳的力学原理
第三节 太极拳的教与学
第十一章 内核要论
节 走近太极内核
第二节 走出误区
第三节 克服五病
第十二章 发展趋向
节 练意为本
第二节 与时俱进
第三节 用现代科学认识发展太极拳
附录一 武式太极拳传承
附录二 精选九篇
后记
内容摘要
太极拳是武术,同时它又是文化、艺术。《走进太极内核》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分析了太极拳与国学、“三教”及其他拳术运动的关系,就是为了使读者从多个角度审视太极拳,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太极拳,以便更好地掌握它、运用它,这样才能使习练者从诸多方面吸收太极营养,得到更多的好处。
太极拳的产生和沿革、太极拳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与太极拳相关的理论是太极拳习练者应该掌握的常识。《走进太极内核》虽未详尽论述,但也做了一些必要的说明,目的是使读者知晓太极拳的发展历史,了解太极拳先人的历史贡献,以便把握学习太极拳的方向,明确习练的重点。
《走近太极内核》一书还对太极拳的门派、太极拳的数学意义、太极拳的力学原理、太极拳与现代科学等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要规范太极拳,用数学和力学研究太极拳,以现代科学武装太极拳。这些新观点和新提法既是对太极拳的研究,也是一种探索。与时俱进的属性决定了太极拳要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理论产生。实现这一目的没有探索是不行的,太极拳就是要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与提高。《走进太极内核》的这种探索只是在小范围内的、初步的、浅层次的,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的书籍出现。
主编推荐
狄锡杰,1948年生,1969年开始学练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毕业于辽宁大学,辽宁省抚顺市文化局退休职员。现为辽宁省抚顺市武术协会顾问,抚顺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精彩内容
《走进太极内核》:
太极拳原本就无门派之分。杨露禅、武禹襄、全佑、孙禄堂等先贤们各自开创了太极拳特色的一代新风。他们的初衷并不是想别出新裁、另立门派,而是在所学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和长时间的努力探索,练出了自己的特点,有了新的风格,从不同方面发展了太极拳。是后人为了区别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风格,才在他们所练的太极拳前面加上了他们的姓氏。后来,人们觉得以姓氏命名有很大的局限性。太极拳已走出了家族的大门,不是哪家哪户的。它已打破了家族传承的体系,广泛向社会传播,各氏太极拳都出现了许多外姓子弟习练和传承。因此,用姓氏来划分太极拳的种类已不准确。于是便把氏改为派,原来的陈氏、杨氏等太极拳便改成了陈派、杨派太极拳。但后来又有人认为把太极拳称呼为某某派,容易让人联系到武术的“宗派”“门派”,所以这种称呼一度被许多人采用过,却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于是又把“派”改成了“式”。迄今,以“式”来命名较为通用,并被社会认可。
应该说,人们现今习惯地把太极拳分别称为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也是不完全准确的。太极拳是一家、一派,陈、杨、武、吴、孙各式,只是太极拳的不同练法,各自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不能认为是不同门派的太极拳,国粹京剧是分派的,但是它没有把梅兰芳大师的梅派艺术叫作梅式京剧,也没有把马连良先生的马派艺术叫作马式京剧。而称之为京剧梅派和京剧马派。因此,太极拳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等。这就如同中国北京、中国上海,不能称为北京中国、上海中国一样,不能偏正颠倒、本末倒置。但是,现今把太极拳称作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说法已成为人们的习惯,这么叫下去也算是顺其自然、合于众意吧。
可令人不解的是,目前太极拳的名目越来越多。什么循环太极拳、四维太极拳、轩辕太极拳、如是太极拳,甚至还有原地太极拳、轮椅太极拳等。这些为太极拳乱加定冠词的拳,都是那些对太极理论不求甚解、对太极拳的创意不负责任的人随心所欲,强加给太极拳的种种面纱。如果这样,盲人可以编造一套闭目太极拳,瘸子也可以编造一路虚实太极拳,躺着练可以编一套仰式太极拳,趴着练就可以编一套卧式太极拳了。太极理论包罗万象,太极拳特色繁多,但不是什么都是太极理论,什么都是太极拳。太极拳必须正名,太极理论必须还原其本来面貌。当今,在公园、在河边、在广场,太极拳被练得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其根源就是太极拳理论被庸俗化、被“普及”化的结果。
把太极拳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的人,并非想败坏太极拳的名声,而是对太极理论缺乏真正的理解,把本来是太极拳的某种练法,当成是某种太极拳了。但也不排除个别想出人头地的人,他们异想天开,妄图自立门派,在太极拳前面随意加个名词或动词,拳就成了他的,他就可以成为开创太极拳先河的名师了。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