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9.26 5.4折 ¥ 36 全新
库存138件
作者伊林娜,郭丽萍,于振华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79736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5323273
上书时间2024-11-01
曾经,有很多人认为小学教师好当,原因是,小学阶段的知识浅显易懂,稍微准备一下就可以讲课了,其他的嘛,就是带着孩子们玩儿。所以小学教师还有个别名——孩子王。那个时候,公社会计、工厂工人等随家属调动工作,没有对口单位,就被安排进小学去当老师。
不过随着应试教育的推进,小升初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小学教师也越来越不好当,因为把学生的分数搞上去,是个“技术活”。然而后来人们又发现,小学阶段成绩好的学生,到了中学成绩不一定好,看来成绩好和会学习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这又给小学教学带来了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情况出现了,学生除了学习成绩的问题,还有青春期的问题,意志情感的问题,社会交往的问题,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等等,这些都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环环相扣。
在农村访问的时候,一位老农民告诉我,麦子错过了播种期,尽管也会长大结种,但种子的壳里却是空的。冬季种下的油菜籽,看似没有长高,泥土以下却深深地扎根,待来年春天就会开出绚烂的油菜花。我觉得这恰巧说的就是小学阶段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它处于人生的开端,远离成功和收获,貌似平常,却暗藏玄机。
小学的六年时间里,学生从一个刚出幼儿园的娃娃,一点点长大,骨骼、肌肉、大脑、神经系统都在暗暗地发展变化着。这六年,一个人从具体、直观、形象、感性的思维方式,渐渐转向抽象的、有逻辑的思维方式。从只能够感受和体会自己的需要,到可以站在对方,以及不同他人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从简单直接的情感体会和表达,到拥有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从只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到生殖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和变化,从而拉开青春期的序幕。学生们似乎始终只知道玩乐,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玩乐的内容在发生变化,他们在观察和试探这个世界,在与周围碰撞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而我们教师,就是为他们创建这个世界的人,我们在他们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陪伴他们,因此我们要细心地了解他们,严密地关注他们的发展变化;我们还要不停地审视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引领者和启发者。
其实,不好当的,就是小学教师!
因此,本书从教师怎样做好学生的幼小衔接,怎样做好教学工作,怎样建立习惯,怎样引导阅读,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怎样做好家校合作,怎样安排自己更具意义的人生等方面,为小学教师提供启发和建议,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幼小衔接、习惯养成、心理健康、读书、家校合作、性教育、美育等话题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阐述。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敬爱的小学教师读懂小学生,使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更具意义。
伊林娜
《读懂小学生:给小学教师的建议》从教师怎样做好学生的幼小衔接,怎样做好教学,怎样建立习惯,怎样引导阅读,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怎样做好家校合作,教师怎样安排自己更具意义的人生等方面为小学教师提供启发和建议,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幼小衔接、习惯养成、心理健康、读书、家校合作、性教育、美育等话题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到我们敬爱的小学教师读懂小学生,使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生涯更具意义。
伊林娜,曾在大学任教,后投身于家庭教育以及学前期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研究工作,是“家庭中自我教育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与多家幼儿园及小学进行合作,与课题组合作出版《爱孩子没那么简单》《让孩子自己往前走》,并在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郭丽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出版《和孩子一起成长》《一间小教室,十个大行动》等。
于振华,中学高级教师,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市级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市级数学骨干教师、区级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全国、市、区级评优课一等奖;多篇文章发表在国家刊物上。
序 / 1
章 变化的小学六年
·如何应对幼小衔接的问题? / 1
·怎样迎接一年级的学生? / 19
·低年级的纪律怎么抓? / 28
·“恼人”的三年级和“成长”的四年级 / 29
·“暗流涌动”的五、六年级 / 32
第二章 怎样帮助小学生建设自己的班集体?
·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自己与班集体的关系 / 35
·班级建设要突出集体的资源和优势 / 41
·怎样安排班干部? / 46
·班集体建设不要忽视美育的作用 / 47
第三章 守好课堂这块阵地
·课堂教学案例1:《看瓜》给孩子的启示 / 65
·课堂教学案例2:画嘴 / 66
·课堂教学案例3:角色体验见真情 ——
《儿子们》的教学片段赏析 / 69
·课堂教学案例4:品味“共读”之歌 / 70
·课堂教学案例5:聆听“点评”之歌 / 71
·课堂教学案例6:营造“智慧”之歌 / 72
第四章 这样的学生是问题学生吗?
·在老师眼中,学生的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 77
·将看到的问题重新分类 / 78
第五章 怎样帮助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给小学生一个可以理解的理由和目标 / 85
·明确养成一个好习惯的目标到底是谁的 / 86
·帮助小学生形成好习惯,方法要具体可操作 / 88
第六章 怎样才是用对了“表扬”和“批评”?
·任何评价的前提都是尊重 / 91
·评价的终极目标是激发学生进步的内在动机 / 93
·学习成绩不是的评价标准 / 94
·评价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 98
·评价要具体化 / 100
第七章 引导学生爱上并坚持阅读与写作
·低年级“写话”能力的培养——用“读写绘”替代“抄写背” / 101
·建设我们的书香教室——环境营造很重要 / 107
·阶梯阅读,逐步建起写作之塔 / 108
·如何激发、引导学生投入写作? / 118
·引导学生讲评作文——让孩子学习鉴赏 / 122
第八章 摆正家庭教育的位置,让家校真正合作
·明确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 125
·怎样引导家长与学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发展? / 126
·教师也应该具备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 / 141
·家校合作中要避免“越界” / 142
第九章 小学阶段应为初中做好哪些准备?
·少年期并不必然成为危险期 / 147
·人们误解了儿童期的教育 / 148
·儿童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 149
·如何看待小学生的性教育? / 155
第十章 小学教师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做教师是你自己的选择吗? / 163
·总是和小孩儿在一起就应该像小孩儿吗? / 164
·是从职业中汲取营养还是被掏空? / 167
·教师职业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 171
·教师的人生价值与其他职业有什么不同? / 180
·教师怎样获得自己的幸福? / 184
《读懂小学生:给小学教师的建议》从教师怎样做好学生的幼小衔接,怎样做好教学,怎样建立习惯,怎样引导阅读,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怎样做好家校合作,教师怎样安排自己更具意义的人生等方面为小学教师提供启发和建议,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幼小衔接、习惯养成、心理健康、读书、家校合作、性教育、美育等话题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到我们敬爱的小学教师读懂小学生,使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生涯更具意义。
伊林娜,曾在大学任教,后投身于家庭教育以及学前期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研究工作,是“家庭中自我教育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与多家幼儿园及小学进行合作,与课题组合作出版《爱孩子没那么简单》《让孩子自己往前走》,并在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郭丽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出版《和孩子一起成长》《一间小教室,十个大行动》等。
于振华,中学高级教师,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市级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市级数学骨干教师、区级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全国、市、区级评优课一等奖;多篇文章发表在国家刊物上。
教师怎样获得自己的幸福?
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教师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教师应该更加懂得怎样获得自己的幸福,因为这将影响他所带的一批批年轻的学生。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怎样获得自己的幸福,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从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生活和他的教师幸福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
魏书生的人生可以证明他是多么酷爱教育。他自己回忆“2000多天中,我向各级领导恳切地提出做教师的申请至少有150次之多。几乎每一个同志,特别是朋友和亲人,都耳闻目睹到我对教育火一样的热情,对学生源自内心的关心……”
魏书生对教师幸福的理解颇有深度:“我们觉得教师的工作尽管又苦又累,但又确实是一项很吸引人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劳动有三重收获。
“农民、工人看到自己生产的粮食、机器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的需要,于是产生幸福感、自豪感。教师呢?教师的直接劳动对象是人。一个开始知识面很窄、各方面能力很低的娃娃,经过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精心培育,就成了知识较丰富,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了。
“当然,人才的培养周期不像粮食、机器的生产周期那样短,那样很快就能看到效益,那样容易引起领导者的重视。唯其如此,才更使教师产生一种为祖国未来而鞠躬尽瘁的历史责任感,产生一种更加神圣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教师除了收获各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真挚的感情。人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我们可以确信魏书生的确有幸福感,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教师工作特点的深刻理解上,更表现在他的全部工作与生活中。但是,每位教师的幸福感一样吗?为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并不相同呢?教师的幸福究竟从哪里来?
马克思对于“幸福”已经做了明确的回答:“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幸福的人。”教师这个职业,肯定是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尊师重道的国度里,连供奉的牌位“天地国亲师”中都有教师的位置。可是有些教师的感受为什么并不是很幸福呢?
有人会质疑:为什么“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就是“幸福的人”?难道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就一定也能获得幸福吗?这个道理,我以为还可以进一步用成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来解释。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和当代许多人说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一个意思。付出之后,并没有物质的回报,甚至做好事不留名,连精神上的回报都得不到,只有自己内心的快乐。这种“余香”“快乐”都是精神层面的享受,而这种带有神圣感的享受,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享受。
(2)大家对“赠人玫瑰”容易忽视的一点是教师要获得幸福,重要的前提是赠人的是美丽的玫瑰,而不是茅草,更不是蒺藜。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拥有“赠人玫瑰”的资本。如果不努力教书育人,而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贡献,怎么可能有余香?当然,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但只要是尽心尽力,都会被人承认,获得认可。
(3)从事幸福的教师职业,并不是自然而然就会获得幸福感。教师的幸福如何实现,还涉及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教师自身的幸福感及其培养的问题。
马克思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所以教师还需要在“赠人玫瑰”之后,拥有获得“手有余香”体验、感受的能力。
能不能体验到,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学生从一个幼稚、无知的孩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从而产生的幸福感?能不能体验到,由于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通过我们日复一日的努力,使问题学生翻然悔悟,成为优秀学生,从而产生的幸福感?这个幸福感,必须建立在你有正确的看法上。正如魏书生幽默地说过:“当你把学生看成天使,那你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当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你天天生活在地狱里。”
在师生关系中,你会收获天下宝贵的真挚感情。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是一个人师,而不是经师。如果你只负责给学生传授知识,那么,知识传授完毕,你们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有的高三教师有着一种痛苦的回忆:个别学习优秀的学生,高考第二天就不搭理老师了。如果你只是一个“经师”,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毫不关心学生,就难免会出现这种令人悲伤的情况了。因为学生会认为你这位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现在高考结束了,教师的价值自然就没有了;甚至还会埋怨教师某些地方教得不好,耽误了自己……
因此,只有成为“人师”,才能拥有健康的师生关系,才能收获天下宝贵的真挚感情。
郭丽萍老师已有23年的教龄了,她先后在四所学校任教,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讲台上已经整整站了10个年头。郭老师对于做班主任、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发自内心的割舍不下的情感,为此她一次次放弃了“当官”的机会。
次迈进学校中层干部的行列,是22岁那年,郭老师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她做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主管德育工作。她就这样一边做中层干部,一边抓住课堂不放手,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她先后到四所学校任教。每到一所新学校,她都不愿辜负领导的信任,走进中层,但又不离开课堂教学。可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实在是忙不过来,感觉肩上的担子过重时,她终选择了真正热爱的课堂。
郭老师“磨”课,会揣摩学生的兴趣点、发展点和接受能力,同时也在“磨”自己。语文教学关键在读,只有“熟读”才能“精思”,只有多读才能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也只有多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才能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她在教《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时,为了体会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当时的心情,夜深人静时,独自一只手捧着一个空花盆,在灯下翻来覆去地读;教学《啄木鸟》一课时,她多次去西单大厦查找资料;教学《小鸭子回家》一课时,她四处搜集作者张秋生的其他文章来扩大孩子的阅读量;教学《妈妈的爱》一课时,她精心设计创新性作业——《儿子的爱》《女儿的爱》……
只有精心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服务,不能只是一个心愿、一种口号,而要有一定的方法。在上课之前进行小调查、小访谈,了解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个字的字形难记,哪个字的读音易错,哪个字书写爱倒插笔。针对学生存在的困难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确定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郭老师有时候会为一个字的读音、一个字的书写去较真;有时候会因一个问题与同事争论得面红耳赤。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郭老师对教师工作的热爱,对课堂教学的一往情深。
郭老师一直努力为学生创设使他们得到限度发展和提高的生动、活泼的课堂。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她却从不会在自己已有的经验上得过且过,而是不断研究,不断探索。2011年,她到北京骨干教师研修班上研究课——《我必须去》,二年级六个教学班,班班都留下了她试讲的身影,并且各班教学教法都有所不同,同样一个教学目标,有无数条能达成目标的路径。
家长的认可、学生的喜爱、个人的收获,成了郭老师幸福的源泉。而只要时间允许,她就很愿意和全国各地的教师一起交流学习,先后到过内蒙古赤峰、陕西洛川和自己的家乡延庆送课、送讲座,乐此不疲。郭老师做这些事很爽快,可对有些事却态度坚决。近几年,有校外的课外班邀请她去讲作文,给出不菲的价格,她推辞说没时间;有的外校家长请她给孩子单独辅导,一节课挣的钱比在学校干一天还多,她依然婉言谢绝。有人说她脑子不开窍,她笑笑说:“工资够吃够花就行了,还受那累干吗?”
这就是从外表上看有点憨,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执着追求的郭老师。
郭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因勤奋和坚持有了大量的积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她每天都有简短的记录,一个学期下来,就有一万多字的阅读记录!厚积薄发,每天徜徉在书海里,孩子们怎能不爱读书,怎能不喜欢表达与创作呢?郭老师教低年级,不留作业,却让孩子们有事可做。让孩子随时随地观察与表达,让感兴趣的家长配合孩子们,记录他们的点滴成长。
郭老师自己就是一位勤奋的阅读者。她常说,只有广泛阅读,不断学习,才有底气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她读《汉字起源》《快乐汉字》之后,教学生识字时更有深度、有趣味。譬如,在教授智慧的“慧”时,先写一个小篆体的“慧”,上边表示草,中间表示扫把,下面是心,心里想着把没用的草编成扫把就是智慧,古人就是这样来创造这个汉字的。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个字,而且会越来越喜欢汉字,还有的孩子居然有了研究汉字的欲望。
她爱读中外教育家的书,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一直摆在书架的显著位置,举手可得。她还爱读特级教师及相关知名人士的书,朱永新、窦桂梅、于永正、李镇西等老师的书出一本她买一本,从不落趟儿;王栋生(笔名吴非)、张文质、李希贵、郑杰、薛瑞萍……他们的新作就是郭老师的床头书。郭老师读书喜欢勾勾画画,有时还写个读后感,刚出版不久的《教育哲学》和刘儒德老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经被她翻翻画画成旧书了。郭老师爱买书,还喜欢杂志,每年买报纸和杂志都要花近千元,《读者》《教师文摘》中的一篇篇小文章也是她的爱,润色着她有滋有味的小生活。如今,她已40多岁,依然像孩子一样兴致勃勃地“啃”那些大部头的书,边读边写,立足教学实践,记录教学生活。每一年,她都能留下十多万字的教育教学随笔。
郭老师认为,快乐是勤奋的回报,“尊重、信任、理解”是架设在师生心灵间的桥梁。教师只有用真情尊重、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个性要求,才能营造一种和谐、友爱、宽松、自由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地投入学习;才能给学生的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神奇无比的精神养料,它不需要美丽动听的辞藻,也不需要慷慨激昂的说教。只要心中装着孩子,悉心呵护着孩子就足够了。
孩子们放假了,他们能完成作业吗?有没有在读课外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郭老师心中惦记着孩子,顶着酷暑天气去逐个家访:文昊家住丰台区的朱家坟,她从学校出发坐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车才到,加上天气格外闷热,回来后就中暑了。潘东雄家住西北旺,郭老师乘坐982路公交车到了西北旺,下车之后一片茫然。附近房子和人家很少,一片荒野,打了一辆黑车说去附近的一个卖木材的地方,还好,历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就这样每天两三家,一个个地走访。有的孩子还要特殊照顾,王天子的家长在日本工作,爷爷奶奶反映他不写作业,一个假期老师去他家三次,一对一地帮助。郭老师知道,对孩子来说,爱是好的教育,以爱育爱,大道至简!
教师爱孩子,孩子也能学会爱他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