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意义-文本》模式理论,全称叫作《意义文本》语言学模式理论,它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者主要是梅里丘克(И. А. Мельчук),其他代表还有А. К. Жолковский、Ю. Д. Апресян等。《意义文本》模式理论是在俄罗斯国内外语言学理论成果基础上的创新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它是以自动化翻译为目的而构建的层级转换的功能性模式系统。根据这个理论,先后建立了法-俄、英-俄的对译模型。同时,《意义文本》模式理论是莫斯科语义学派初研究的重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理论是莫斯科语义学派的基础理论。总之,《意义文本》为语言体系的整合性描写和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模式理论无论从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文本》模式初分为四个基本层级——语义、句法、词法、语音。各层又分为表层和深层。语句在不同层级上通过该层级特有的语言学手段体现出来。层级间内容的对应形成了转换机制。转换分为合成文本和分析文本两个方向。相邻层级间的转换形成模式的一个部件,共四个部件:语义部件、句法部件、词法部件、音位部件。语义部件是《意义文本》模式中深层的部件,其层级构建和转换理论更具有普遍性。本书在全面清晰地阐述《意义文本》模式的整体特点、构建及动态转换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解读了语义部件的组成和转换机制。通过详细阐述语义部件的构成,明确层级信息结构,并梳理从语义层到深层句法层的转换过程,了解迂喻法转换在语义深层句法转换过程中的位置。从新的角度重点解读了组成迂喻法转换的词汇规则和句法规则和在转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词汇函数理论。希望通过对《意义文本》模式整体尤其是语义部件内容的具体展现和更深层的分析和解读,能够为进一步解码该理论提供帮助,也力争能为自动化翻译的研究工程添砖加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