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8.68 4.7折 ¥ 39.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文 武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0432895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25286321
上书时间2024-11-01
复兴文化,不是重新供起僵尸,而是复兴先贤活思想
文化复兴,到底该复兴哪些东西?现在把传统文化说的那么好,到底有什么好呢?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几个疑问:
1、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国会出现那么多祸国殃民的文官?
2、是什么造就了那么多的腐儒和孔乙己似的书呆子?
3、为什么一百年前儒家文化不能力挽狂澜救中国,反而成为不断被否定、被打倒的靶子?
我们现在重谈复兴文化,若这几个问题背后的症结如果不探究明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免会重蹈百年前覆辙。
其实很多人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而且更多的人是根本不去想这个问题,而是随大流。我很担心,未来数年,传统文化领域可能会乱象频出!
由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梳理经典,并反思千百年来被误读、被扭曲的“儒家”文化解读。
所幸的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检验,我们找到了答案,并研发出了激发经典“活思想”的教材用书。这本论语书,经过熙华国学院公益班的教学检验,证明了它的实用性、非凡效果和超高的受欢迎程度。
我们在近十年的探索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论语》等经典本身,而在于后世儒生,尤其是自诩为儒家代言人的“大儒”,对经典的解读和推行出现了偏差。
孔子原典的思想是很活泼很醇朴很经得起历史淬炼的。
但是在几千年的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各种利益集团夹杂进私货,妄图借孔子之大同思想行私权之挟制……犹如在真金珠宝之上蒙上灰尘。
数千年来,灰尘污垢一层又一层,导致后人已看不见真金面目。
上一世纪诸多先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就是要烧掉那层层污垢。他们要打倒的不是孔子思想,而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孔家店”,因为这个店里已经找不到真正属于孔子的东西了。他们当然知道真金是不怕火炼的,而灰尘污垢烧光后,真正的孔子思想才能重放光芒。
历史长河,转折不易,一代人只能做一代的事。上世纪的先人负责烧掉污垢,我们这一代人负责重现光芒。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规律的。孔子的思想原是很鲜活,很讲辩证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坚决防止“僵尸”死而复生,防止“僵尸”高高在上,成为供人膜拜,框制活思想的“紧箍咒”。
复兴文化,不是重新供起僵尸,而是复兴先贤活思想。
为此,这本书从这几个方面原则着手,对经典进行了正本清源的重新解读:
1、体现人性关怀,提倡道德,但不搞道德绑架;
2、宽视野,大格局,重视经典中的辩证法思维;
3、提倡高情商,懂人情世故,但不教人成为世故的人;
4、讲仁爱,但要防止爱心泛滥,防止变成伪公知。
《论语熙解》一书,系统、完整诠释了《论语》。将传统文化中*积极、乐观、进取的精髓呈现出来,复兴先贤活思想,紧密联系生活进行解读,架起《论语》浸染生活的桥梁,还原了《论语》鲜活可亲的影响力,更方便每一个人的学习和理解。
为此,这本书从这几个方面原则着手,对经典进行了正本清源的重新解读:1、体现人性关怀,提倡道德,但不搞道德绑架;2、宽视野,大格局,重视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维;3、提倡高情商,懂人情世故,但不教人成为世故的人;4、讲仁爱,但要防止爱心泛滥,防止过犹不及。
文武,本名王志斌,字文武,号狮仙。熙华国学堂创办人,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等多个领域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受益于国学。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国学的研究与践行,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著作有《论语熙解》、《大学•中庸熙解》、简帛对照本《道德经熙解》。
自序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附录一:《论语》中人物简介
附录二:《论语》中成语、词语
附录三:《论语》相关典故、史料
《论语熙解》一书,系统、完整诠释了《论语》。将传统文化中*积极、乐观、进取的精髓呈现出来,复兴先贤活思想,紧密联系生活进行解读,架起《论语》浸染生活的桥梁,还原了《论语》鲜活可亲的影响力,更方便每一个人的学习和理解。
为此,这本书从这几个方面原则着手,对经典进行了正本清源的重新解读:1、体现人性关怀,提倡道德,但不搞道德绑架;2、宽视野,大格局,重视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维;3、提倡高情商,懂人情世故,但不教人成为世故的人;4、讲仁爱,但要防止爱心泛滥,防止过犹不及。
文武,本名王志斌,字文武,号狮仙。熙华国学堂创办人,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等多个领域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受益于国学。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国学的研究与践行,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著作有《论语熙解》、《大学•中庸熙解》、简帛对照本《道德经熙解》。
文摘1:
复兴文化,不是重新供起僵尸,而是复兴先贤活思想
文化复兴,到底该复兴哪些东西?现在把传统文化说的那么好,到底有什么好呢?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几个疑问:
1、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国会出现那么多祸国殃民的文官?
2、是什么造就了那么多的腐儒和孔乙己似的书呆子?
3、为什么一百年前儒家文化不能力挽狂澜救中国,反而成为不断被否定、被打倒的靶子?
我们现在重谈复兴文化,若这几个问题背后的症结如果不探究明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免会重蹈百年前覆辙。
其实很多人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而且更多的人是根本不去想这个问题,而是随大流。我很担心,未来数年,传统文化领域可能会乱象频出!
由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梳理经典,并反思千百年来被误读、被扭曲的“儒家”文化解读。
所幸的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检验,我们找到了答案,并研发出了激发经典“活思想”的教材用书。这本《论语熙解》,经过熙华国学院公益班的教学检验,证明了它的实用性、非凡效果和超高的受欢迎程度。
我们在近十年的探索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论语》等经典本身,而在于后世儒生,尤其是自诩为儒家代言人的“大儒”,对经典的解读和推行出现了偏差。
孔子原典的思想是很活泼很醇朴很经得起历史淬炼的。
但是在几千年的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各种利益集团夹杂进私货,妄图借孔子之大同思想行私权之挟制……犹如在真金珠宝之上蒙上灰尘。
数千年来,灰尘污垢一层又一层,导致后人已看不见真金面目。
上一世纪诸多先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就是要烧掉那层层污垢。他们要打倒的不是孔子思想,而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孔家店”,因为这个店里已经找不到真正属于孔子的东西了。他们当然知道真金是不怕火炼的,而灰尘污垢烧光后,真正的孔子思想才能重放光芒。
历史长河,转折不易,一代人只能做一代的事。上世纪的先人负责烧掉污垢,我们这一代人负责重现光芒。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规律的。孔子的思想原是很鲜活,很讲辩证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坚决防止“僵尸”死而复生,防止“僵尸”高高在上,成为供人膜拜,框制活思想的“紧箍咒”。
复兴文化,不是重新供起僵尸,而是复兴先贤活思想。
为此,《论语熙解》从这几个方面原则着手,对经典进行了正本清源的重新解读:
2、宽视野,大格局,重视经典中的辩证法思维;
3、提倡高情商,懂人情世故,但不教人成为世故的人;
4、讲仁爱,但要防止爱心泛滥,防止过犹不及。
文摘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释】
①由字的字形演变,突出一个共同特点:三面封闭,但总有一面出头或敞开,人就从敞开的这个“门”出来。无论是治水还是治人,再怎么严防死守也终究守不住,但也不能自由,否则不成器。《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曰:“小决使道”,好的办法是有禁有疏,因势利导,网开一面。是谓上善若水之道也!《诗经·小雅》曰:“匪言勿言,匪由勿语”,指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不合法理的话不要乱讲。这里的“由”,也是遵循导于一面的情理和法则。
②知:告知、指使,生硬指令。
【译读】
孔子说:“对于百姓,有禁有疏,以德教化之,以刑法规范之,使他们能自觉自察,合于法理而自行作为;不能仅依靠言语或行政命令去告知、指使他们怎么做。”
【熙解】
这一句话很有名,很多人拿它当作孔子“愚民思想”的证据,其实他们曲解了孔子。
那么多百姓,依靠直接指使、行政命令怎么安排得过来?譬如过细的计划经济, 社会纷繁复杂,领导者指令过于具体,会使人民反而无所适从,终导致不是消极应付就是投机钻营的局面;另一方面,过度甚至“”的自由也容易引发人性“恶”的一面,无法无天了。唯有以德教化之,以刑法规范之,法理并用,有禁有疏,使人民既懂得荣辱和礼义廉耻,即“民德归厚”的社会,遵循无形的道德准则;也有刑法惩处、禁止胡作非为,百姓自然就会行之有序,和谐共存。若法无禁止,德理亦无所违,则皆可任由行之,这就是“使由之”的涵义。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之境界也,熙华版《论语熙解》对此章的解读,超级点赞的!
超级点赞,其实是有根据的,因为孔子对子产就是超级点赞,史料记载,子产的所作所为,就是“使民由之”的典范。我们在论语5.15章也提到过子产的“使民以义”方针,这里估计是孔子受子产的启发后,作的施政总结。
公元前536年3月,子产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具有王权象征意义的大鼎上,并公布于众,让国民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会受到什么惩罚。他开办乡村学校,用道德教化人民;在治理方法上,“小决使道”,对百姓有禁有疏,因势利导。子产个提出“宽、猛”相济的策略,“宽”即强调道德教化和怀柔,“猛”即严刑峻法。这些都是典型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施政纲领。孔子对此评价说:“善哉(就是点赞吧:)!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文摘3: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熙解】
宋代周敦颐《通书·文辞》曰:“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终目的不是为了记住文字和知识,而是透悟字形后面的“道”和智慧。比如有的人学国学是附庸风雅,登堂做做样子,不可能真正读懂内涵。而我们如果沉下心来,启发式教学,真正读懂文字后面的内涵,则相当于既登堂又入室了。
入室即明道,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文字和表面的东西,无法永恒,总有一天会失掉;而道的内涵则永远融入了你的思想,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终身受用,日用而不觉。即使忘掉了文字,道的内涵也早已影响到你,影响到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你和谐的人生哲学和正确的处事方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