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
  • 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9.94 5.9折 68 全新

库存10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新颖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61883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5237431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沈从文两手空空走出湘西,闯荡更宽广的世界的时候,他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携带着一个积蓄了丰富信息和能量的顽强自我。这个自我在此后与周围世界的不断摩擦中逐渐显现,重要的是被他自己发现并且确认,进而以此成就独特的文学事业。这个自我也在与时代的碰撞和冲突中遭遇挫折和危机,在严峻的考验中调整、坚持、扩充,一次又一次重新发现和重新确认。

这部沈从文前半生的传记,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变动的时空中叙述他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叙述他的辗转流荡,他的“传奇”与他的平常,他的“人格放光”与他的精神痛苦,他与时代密切相连却持续强韧地保持紧张的“对话”——这是一个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牵涉各种社会关系,承载文学、思想和感情的重量,交织进现代中国复杂纹路里的故事。



作者简介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斜行线》等;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风吹小集》、《读书这么好的事》等。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4年)、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15年)等多种奖项。  


 

 


 


封面绘图(by 沈从文)


“我的画成为怪东西了,因此只得搁笔,不再涂抹,不过来一个水鸟浮江图看看。(此信或当在十二月初到。)”1930年,沈从文离开中国公学,来到武汉大学任教,还未从恋爱的挫伤中恢复,在武昌又眼见许多烂污与恐怖,“觉得生存没有味道”。诸多苦闷,常常向远在美国的王际真倾诉。这幅速写就是在当年的11月5日晚上,画在写给王际真的信里。也因为自由而任性地无话不谈,他时不时还会描绘一些“幻想”——他曾在给王际真的信里附寄过几次自己的画,并且说,“我倒并不忘记廿年后成画家的希望”。


 



 




目录

[题记] 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


[说明] 


[上部]  1902—1937


章  凤凰:古怪地方,军人家世,顽野而内向的少年


一、古怪地方:“密度”、“空间”和“张力”


二、军人家世、苗族祖母


三、顽童和大千世界


四、杀人的一课:刚好知道“人生”时


五、新式小学、性格的内部、预备兵


 


第二章  湘西:随军流转,递进的寂寞,渐强的光辉


一、再三重复的恐怖/平常经验


二、“我以为我是读书人”


三、《说部丛书》


四、“打流”


五、动人的产业


六、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


 


第三章  北京:求学谋生无路,试探用笔,文学开局


一、酉西会馆、琉璃厂、前门大街、京师图书馆


二、“新青年”朋友们、郁达夫


三、初期作品的发表、鲁迅的误会


四、林宰平、徐志摩


五、香山慈幼院、陈翔鹤、胡也频和丁玲


六、文学批评、各体创作、本书、筸人谣曲


七、由北而南的变化:政治中心、新书业、个人打算


 


第四章  上海:出版失败,文学趋向成熟,初尝教书生活


一、“少年”/ “我老了”


二、三个人,两个刊物、一个小出版社


三、文学趋向成熟的时期


四、中国公学教书


五、张兆和,两个人的“顽固”


 


第五章  武汉、上海、南京、常德、北平:奔波


一、武汉大学


二、作家论


三、胡也频死难前后


四、“向虚空里伸手,攫着的是风”


 


第六章  青岛:“用身前这片大海教育我,淘深我的生命”


一、变化


二、从“百十小说作者其中之一员”,到“比较优秀的一员”


三、《从文自传》


四、“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五、丁玲被捕之后


六、长远感情


 


第七章  北平:“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


一、结婚


二、《大公报•文艺副刊》、京派与海派


三、《湘行书简》:真的历史是一条河


四、《边城》


五、禁书、读经、大众语


六、“天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


 


第八章  北平:“提起‘时代’,真是一言难尽”


一、有很多话说


二、“真真假假综合”


三、“横溢的情感”与“理性”


四、“对中国新文艺前途发了愁的人的一个呼吁”


五、《从文小说习作选》


六、战争就要来了


 


[下部]  1937—1948


第九章  南迁途中:生者尽责求生


一、从北平到武汉、长沙


二、乱离家书


三、沅陵


 


第十章  昆明:变动中的忧患和个人的潜渊


一、青云街


二、《湘西》和《长河》


三、团聚


四、“迂论”


五、潜渊:“谁看到?谁明白?谁相信?”


 


第十一章  昆明:“无一时不在抽象与实际的战争中”


一、救亡形势下不合时宜的反复论说


二、巴金眼中老友的变化


三、写作宏愿与审查干扰


四、九妹的失常


五、虹影星光


 


第十二章  呈贡、昆明:家,课堂内外,年轻朋友


一、龙街的家


二、“我想呼喊,可不知向谁呼喊”


三、院落中的人事


四、课堂、课外


五、年轻朋友


 


第十三章  昆明:政治幻想之外的支撑


一、期望生活有个转机


二、礼物


三、复员前后


 


第十四章  北平:“和这个乱糟糟的现实社会对面”


一、不能不把事想得远一点,深一点


二、围攻


三、交织的层次


 


第十五章  北平:一个有“悲哀的分量”的背影


一、中老胡同三十二号


二、困兽之斗


三、编者的“集团”和现代诗新风


四、几乎没有反应


五、追悼



内容摘要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沈从文两手空空走出湘西,闯荡更宽广的世界的时候,他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携带着一个积蓄了丰富信息和能量的顽强自我。这个自我在此后与周围世界的不断摩擦中逐渐显现,重要的是被他自己发现并且确认,进而以此成就独特的文学事业。这个自我也在与时代的碰撞和冲突中遭遇挫折和危机,在严峻的考验中调整、坚持、扩充,一次又一次重新发现和重新确认。


这部沈从文前半生的传记,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变动的时空中叙述他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叙述他的辗转流荡,他的“传奇”与他的平常,他的“人格放光”与他的精神痛苦,他与时代密切相连却持续强韧地保持紧张的“对话”——这是一个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牵涉各种社会关系,承载文学、思想和感情的重量,交织进现代中国复杂纹路里的故事。



主编推荐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斜行线》等;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风吹小集》、《读书这么好的事》等。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4年)、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15年)等多种奖项。  

 
 

 

封面绘图(by 沈从文)

“我的画成为怪东西了,因此只得搁笔,不再涂抹,不过来一个水鸟浮江图看看。(此信或当在十二月初到。)”1930年,沈从文离开中国公学,来到武汉大学任教,还未从恋爱的挫伤中恢复,在武昌又眼见许多烂污与恐怖,“觉得生存没有味道”。诸多苦闷,常常向远在美国的王际真倾诉。这幅速写就是在当年的11月5日晚上,画在写给王际真的信里。也因为自由而任性地无话不谈,他时不时还会描绘一些“幻想”——他曾在给王际真的信里附寄过几次自己的画,并且说,“我倒并不忘记廿年后成画家的希望”。

 


 



精彩内容
《湘西》和《长河》

来昆明没多久,沈从文就投入到《湘西》和《长河》的写作中。这两部重要作品几乎同时进行,发表时间也重叠:《长河》从八月七日起在香港《星岛日报•星座》副刊连载,至十一月十九日,载六十七次而止;《湘西》从八月二十五日起在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连载,至十一月十七日,载四十三次,刊完。

由于不经的传说、荒唐的记载、“专家”的生疏隔膜,“湘西就在这种情形中成为一个特殊区域,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野蛮与优美,换言之,地方,人与物,由外面人眼光中看来俱不可解。”《湘西》的写作,则要破除“幻觉与错觉”,“作者是本地人,可谈的问题极多”,“现在仅就一个旅行者沿湘黔公路所见,下车时容易触目,住下时容易发生关系,谈天时容易引起辩论,这一类琐细小事,分别写点出来,作为关心湘西各种问题或对湘西还有兴味的过路人一份‘土仪’。”——沈从文自己和许许多多人转往大后方在湘西行经的路线,构成了这部著作叙述的次序:常德的船、沅陵的人、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泸溪•浦市•箱子岩、辰溪的煤、沅水上游几个县分、凤凰、苗民问题——如果能给旅行者减少“忧虑”、补充“好奇心”、更给一点“常识”,以唤起对此地的“同情”,“就可说是已经达到拿笔的目的了。”

这似乎是说,这本书预设的读者是外来者、过路人,在连载完之后写的《题记》里,沈从文再次提起,这是“一个湘西人对于来到湘西或关心湘西的朋友们所作的一种芹献”;不过,这篇《题记》却以更深的忧虑,寄希望于他的同乡读者:他说在沅陵住了几个月,“大约见过两百左右年青同乡,谈起国家大事、文坛掌故、海上繁华时,他们竟像比我还知道的很多。至于谈起桑梓情形,却茫然发呆。人人都知道说地方人不长进,老年多顽固堕落,青年多虚浮繁华,地方政治不良,苛捐杂税太多。可是都人云亦云,不知所谓。大家对于地方坏处缺少真正认识,对于地方好处更不会有何热烈爱好。即从青年知识分子一方面观察,不特知识理性难抬头,情感勇气也日见薄弱。所以当我拿笔写到这个地方种种时,本人的心情实在很激动,很痛苦。觉得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所蕴聚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因此这本书的好读者,也许应当是生于斯,长于斯,将来与这个地方荣枯永远不可分的同乡。”

他难以控制自己的激动和痛苦,接下去说道:“湘西到今日,生产,建设,教育,文化,在比较之下,事事都显得落后,一般议论常认为是‘地瘠民贫’,这实在是一句错误的老话。老一辈可以藉着解嘲,年轻人决不宜用此卸责。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必需认识清楚:这是湘西人负气与自弃的结果!”在列举了方方面面的事实之后,又说:“负气与自弃使湘西地方被称为苗蛮匪区,湘西人被称为苗蛮土匪,这是湘西人的羞辱,每个人都有滁除这羞辱的义务!天时地利待湘西人并不薄,湘西人所宜努力的,是肯虚心认识人事上的弱点,并有勇气改善这些弱点。”

显然,《湘西》不同于《湘行散记》,正如同《长河》大大不同于《边城》。

四年前沈从文次返乡,已经意识到,正在写作的《边城》无法“对应”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湘西现实,所以在《〈边城〉题记》里,他特意预告似地说:“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个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朴质,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他们受**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长河》初的酝酿,应该就在此一时期。四年之后战乱之中短暂的家乡生活,使得这个酝酿成熟,就等到昆明安顿下来动笔了。

七月二十八日,沈从文写信告诉张兆和:“我已寄望舒文章十页,下期航信还可寄十页。”这文章,指的就是《长河》;戴望舒时任香港《星岛日报•星座》副刊主编。“我用的是辰河地方作故事背景,写橘园,以及附属于橘园生活的村民,如何活;如何活不下去,如何变;如何变成另外一种人。预备写六万字。”

二十九日晚又写一信,一开头就说:“已夜十一点,我写了《长河》五个页子,写一个乡村秋天的种种。仿佛有各色的树叶落在桌上纸上,有秋天阳光射在纸上。夜已沉静,然而并不沉静。雨很大,打在瓦上和院中竹子上。电闪极白,接着是一个比一个强的炸雷声,在左边右边,各处响着。房子微微震动着。稍微有点疲倦,有点冷,有点原始的恐怖。我想起数千年前人住在洞穴里,睡在洞中一隅听雷声轰响所引起的情绪。同时也想起现代人在另外一种人为的巨雷响声中所引起的情绪。我觉得很感动。唉,人生。这洪大声音,令人对历史感到悲哀,因为它正在重造历史。”

正是在“现代”中国的雷声轰响中,带着对变动中的历史的深重忧虑和悲哀,沈从文重新书写乡土,书写一个“现实”的湘西世界。

小说写的是辰河中部吕家坪水码头及其附近小村萝卜溪的人与事,时间是在一九三六年秋天。从二十世纪初到这个时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动辐射到这偏僻之地,居住在辰河两岸的人的哀乐和悲欢,就和一个更大世界的变动联系在一起,不可能是封闭的时间和空间里的哀乐和悲欢了。从《边城》这个自足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到《长河》风吹草动都与外界息息相关的时间和空间,其性质已经显示出非常不同的特征。

这个变化,概而言之,是“现代”来了。

“现代”是什么?“现代”到底怎么样?此类问题,对于许多知识分子来说,也许首先是理论问题、理念问题、观念问题,再是从理论、理念、观念到实践的问题;沈从文“乡下人”的思路却不同,对他来说,实际的耳闻、目睹、身受的“亲证”,具体的现象和确实的状况,比抽象空洞的理论、理念、观念重要得多,更准确地说,后者必须在与现实具体情境的摩擦中,产生出经得起检验的有效性。由此而进入观察和辨识,沈从文得到的是非常沉痛的经验。他后来为这本书写《题记》,说:“‘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上等纸烟和各样罐头,在各阶层间作广泛的消费。抽象的东西,竟只有流行政治中的公文八股和交际世故。大家都仿佛用个谦虚而诚恳的态度来接受一切,来学习一切,能学习能接受的终不外如彼或如此。”时髦青年也好,普通学生也好,“共同对现状表示不满,可是国家社会问题何在,进步的实现必需如何努力,照例全不明白。”所能做的,不过是“挥霍家中前一辈的积蓄,享受现实,并用‘时代轮子’‘帝国主义’一类空洞字句,写点现实论文和诗歌,情书或家信。”少数“想要好好的努力奋斗一番的,也只是就学校读书时所得到的简单文化概念,以为世界上除了‘政治’,再无别的事。……个人出路和国家幻想都完全寄托在一种依附性的打算中,结果到社会里一滚,自然就消失了。”

高蹈的对于“现代”理论的依附性,对于“简单文化概念”的依附性,或者是世俗的对于“政治”的依附性,都无从与现实经验和个人内心发生深切的关系,因其依附性,不可靠是必然的。这样的“现代”,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大可疑虑。

再者,并非说到“现代”就说到底了,还可以继续往下说。举一个小例子,小说里写到当地人讨论新式油业公司的事:辰州府地方要成立一个用机器榨油的公司,一旦开张,直接的结果,就是原有四处散落的手工作坊式的油坊要关门。这一种“现代来了”,表面上是新式工业来了,代替老旧的生产方式;两种作业方式之间的冲突,通常会被叙述成“现代与传统”、“新与旧”的冲突——而这不过是根本不了解表面掩盖之下真实情形的浮泛之论。在这样的关键地方,见出沈从文的不一般,也见出他对湘西生活真实状态的深入和对湘西民众疾苦的感同身受,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官与民争利。橘子园主人滕长顺看得明白:“有五百万本钱,省里委员,军长,局长,都有股份。又有钱,又有势,还不容易办?”“他们有关上人通融,向下运还便利,又可定官价买油收桐子,手段很厉害!自己机器不出油,还可用官价来收买别家的油,贴个牌号充数,也不会关门!”(10;89,90)如果一定要把这里将要发生的事情说成是机器工业和手工作坊业、“现代与传统”、“新与旧”的冲突那么这个“现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