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的人格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的人格教育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3.86 6.1折 39 全新

库存330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57574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25206263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教育的问题归结为自我知觉和理性地自我引导。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但它与成年人教育的区别在于儿童还不够成熟,因此,对儿童的引导则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任由孩子们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按照其自身的节奏发展;如果他们有两万年的时间,且有一个有利的环境,我们可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那么,经过两万年之后他们终究会发展到成年人的文明水平。但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成年人必须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给予指导。
 缺乏对儿童的了解是的困难所在。让成年人了解自我、了解自我情绪变化的原因和个人好恶,即了解自我心理已经够难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基于对自己的认知去理解并引导孩子。
 个体心理学不仅专门研究儿童心理,这不仅因为其本身的重要性,还因为我们能够借其了解成年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不同于其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个体心理学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紧扣人格的统一性,研究人格发展和表现的动态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知识是实践的知识,因为知识就是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自身,谁要是拥有这些科学知识,谁就会立即懂得运用这些知识指导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使其研究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受统一人格的激发和引导,且人类行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映射。这一章将从整体上介绍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后面的章节将详细论述这一章所提出的各种相关的问题。
 关于人类发展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起,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这种努力和追求与其潜意识中的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努力和追求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不仅主宰了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甚至还决定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不是客观的,而是和我们已经形成的目标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统一人格存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中。每一个体既代表统一人格,又代表塑造统一人格的个体。他既是一幅画,又是一个艺术家。他是自我人格的艺术家,但作为艺术家,他既不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工匠,也不是一个全面且彻底了解自我的人,他只是一个脆弱、易犯错误的、不尽完美的个体存在。
 建构人格的主要问题在于:建构统一人格极其独特的方式和目标不是基于客观现实,而是基于个体对生活的主观认识。一个构想,一个对事实的看法,从来就不是事实本身。正因为如此,尽管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事实世界中,但却塑造了一个个不同的自我。每一个人基于个体对事物的看法规划自己的生活,有些看法是合理的,而有些看法则不太合理。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错误的理解,尤其要儿童早期对生活形成的误解,因为这些误解将决定我们今后的生活。
  以下临床案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位52岁的妇人总是贬低比她年长的妇女。她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她从小就觉得自己备受羞辱和轻视,原因是她的姐姐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如果我们用个体心理学的观点“纵向”地来看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她生命的开端和现在(生命存在已接近尾声),始终有同一个心理机制在发挥作用,即害怕被轻视和对别人获得更多关注的愤怒。即使我们对这位妇人的生活和她的人格统一性一无所知,但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提到的两个事实来填补我们知识的空缺,从而找到答案。心理学家和小说家一样,致力于在不影响其统一人格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动作、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来建构一个任务。优秀的心理学家还可以预测这位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并能清晰地描述她人格中这条独特“生命主线”所引发的某些个性特征。
 一切在建构个体人格中采取的目标驱动活动,都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作为前提,即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改善处境的结果是减轻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心理补偿。



导语摘要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关于儿童人格教育的经典著作,汲取多年儿童心理研究的精髓,从各个方面向读者阐述了如何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并让孩子顺利地长大成人。阿德勒指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本书不仅是父母的育儿经典,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教育手册。

作者简介

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diyi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此外,他还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译者 张庆宗,女,汉族,出生于1964年。现任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教育心理学》 《行为教育》 《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译著等10余部。译著《教养的迷思》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论

章   人格的统一性

第二章   追求卓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第四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第五章   如何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第六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第七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八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第九章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第十章   外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第十一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二章 教育的失误

第十三章 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1

附录2

关键词汇表



内容摘要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关于儿童人格教育的经典著作,汲取多年儿童心理研究的精髓,从各个方面向读者阐述了如何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并让孩子顺利地长大成人。阿德勒指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本书不仅是父母的育儿经典,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教育手册。

主编推荐

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diyi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此外,他还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译者 张庆宗,女,汉族,出生于1964年。现任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教育心理学》 《行为教育》 《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译著等10余部。译著《教养的迷思》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精彩内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归结为自我知觉和理性的自我引导。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但它与成年人教育的区别在于儿童还不够成熟,因此,对儿童的引导则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任由孩子们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按照其自身的节奏发展;如果他们有两万年的时间,且有一个有利的环境,我们可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那么,经过两万年之后他们终究会发展到成年人的文明水平。但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成年人必须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给予指导。
缺乏对儿童的了解是最大的困难所在。让成年人了解自我、了解自我情绪变化的原因和个人好恶,即了解自我心理已经够难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基于对自己的认知去理解并引导孩子。
个体心理学不仅仅专门研究儿童心理,但儿童心理是研究的重要部分,这不仅因为其本身的重要性,还因为我们能够借其了解成年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不同于其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个体心理学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紧扣人格的统一性,研究人格发展和表现的动态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知识是实践的知识,因为知识就是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自身,谁要是拥有这些科学知识,谁就会立即懂得运用这些知识指导
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使其研究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受统一
人格的激发和引导,且人类行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映射。这一章将从整体上介绍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后面的章节将详细论述这一童所提出的各种相关的问题。
统一人格
关于人类发展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
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这种努力和追求与其潜意识中的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努力和追求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不仅主宰了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甚至还决定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不是客观的,而是和我们已经形成的目标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统一人格存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中。每一个个体既代表统一人格,又代表塑造统一人格的个体。他既是一幅画,又是一个艺术家。他是自我人格的艺术家,但作为艺术家,他既不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工匠,也不是一个全面且彻底了解自我的人,他只是一个脆弱、
易犯错误的、不尽完美的个体存在。
建构人格的主要问题在于:建构统一人格极其独特的方式和目标不是基于客观现实,而是基于个体对生活的主观认识。一个构想,一个对事实的看法,从来就不是事实本身。正因为如此,尽管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事实世界中,但却塑造了一个个不同的自我。每一个人都基于他对事物的看法规划自己的生活,有些

媒体评论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diyi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墨菲(“墨菲定律”的创始人)

阿德勒的思想影响,比一般人承认的要大一些,因为其他的心理学家都曾受到他著作的影响。 
——舒茨尔(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在我看来,阿德勒一年比一年显得正确。随着事实的积累,这些事实对他关于人的形象的看法给以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持。
——马斯洛(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蔡元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