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的性格:科学投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钱的性格:科学投资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7.36 4.5折 39 全新

库存4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义平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0945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25202739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者是一位走在投资*前线的领跑者,他将多年来的思考与感悟写出来,使读者能够从普遍的投资的迷茫与盲从情况下,得到些理性的提醒与思考。

     作者从科学逻辑的角度,对解决金融投资市场的各种“正反馈”现象提出真知灼见。由于多学科专业背景的复合性,使得作者在投资领域的思考往往跳出金融本身,洞悉真相;在文字表达上亦是一针见血,用*简洁通俗的语言,为人们呈现出了关于投资的本质。  ??也足以为读者在金融海洋中平稳“行驶”提供一点帮助。

作者简介

     汪义平,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MB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纽约神经学学院博士后研究科学家。80年代末参与投资上海和深圳的初期股票市场。90年代进入华尔街,曾任职于美国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史密斯巴尼(Smith Barney)和花旗集团(Citigroup)。1999年,创立美国 Jasper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Jasper Asset Management, LLC),之后的十余年中,为投资者实现了成倍的资本增长和大幅超越标普500指数的累积净回报。2011年至2012年,担任中国银河证券资产管理总部董事总经理。近二十年职业投资生涯中,他投资过美国、日本、加拿大和中国的股票、*、期货、期权、大宗商品和外汇等各种市场,经历过四次市场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四次市场危机期间全部获得正收益,且年化净回报达30%。2013年带领团队创建深圳嘉石大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三年时间从零开始,经历了2015年的暴涨暴跌,为投资者获取了远超于市场的收益。



目录
自序  


上编 思考


?
减法


?
常识坐在想当然的边上


?
资本市场是个什么东西


?
投资的真谛


?
风险的效用曲线


?
钱的性格


?
投资的思考体系


?
有感于感性


风险预算


对不确定性的确定


 ? 投资艺术小化


用统治我们的概率去统治投资


?
? 必然的必然


?
重复与不重仓


?
硬币的两面


为了不危险


?
投资原理


 


下编 观察


?
正确定价事关人类文明


?
对错误定价的爱与恨


 “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个伪命题


阿尔法狗与投资


中国经济好得很


?
警惕“庞氏骗局”


?
当一个甩手掌柜


?
股票的真相


?
对冲是不对的


中国 A 股十年上万点


?
股市大幅涨跌当前更要理解市场


?
2015 年对量化投资的思考


?
觉未方可御风而行


?
A 股市场非理性或将结束


?
优者劣也——选择基金之秘诀(一)


?
靠谱比率与基金投资——选择基金之秘诀(二)


?
现在永远比未来好做


科学投资

内容摘要

     作者是一位走在投资*前线的领跑者,他将多年来的思考与感悟写出来,使读者能够从普遍的投资的迷茫与盲从情况下,得到些理性的提醒与思考。


     作者从科学逻辑的角度,对解决金融投资市场的各种“正反馈”现象提出真知灼见。由于多学科专业背景的复合性,使得作者在投资领域的思考往往跳出金融本身,洞悉真相;在文字表达上亦是一针见血,用*简洁通俗的语言,为人们呈现出了关于投资的本质。  
??也足以为读者在金融海洋中平稳“行驶”提供一点帮助。

主编推荐

     汪义平,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MB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纽约神经学学院博士后研究科学家。80年代末参与投资上海和深圳的初期股票市场。90年代进入华尔街,曾任职于美国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史密斯巴尼(Smith Barney)和花旗集团(Citigroup)。1999年,创立美国 Jasper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Jasper Asset Management, LLC),之后的十余年中,为投资者实现了成倍的资本增长和大幅超越标普500指数的累积净回报。2011年至2012年,担任中国银河证券资产管理总部董事总经理。近二十年职业投资生涯中,他投资过美国、日本、加拿大和中国的股票、*、期货、期权、大宗商品和外汇等各种市场,经历过四次市场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四次市场危机期间全部获得正收益,且年化净回报达30%。2013年带领团队创建深圳嘉石大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三年时间从零开始,经历了2015年的暴涨暴跌,为投资者获取了远超于市场的收益。



精彩内容
 因此,资本市场这颗“心脏”的有效供血,是保证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一些专业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这样一
些投资机构,好比“冠状动脉”,又在为资本市场这颗“心脏”起着输血的作用。因此,为了让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供血,“冠状动脉”也必须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资本市场这颗“心脏”更健康、更有活力。
资本市场这颗“心脏”的健康和活力,有三个重要指标可以衡量:稳定性、有效性、流动性。金融市
场的毒药显然大家知道稳定性的重要程度。实际上稳定性是资本市场发挥其效用最根本的前提。
人类的整个金融史、华尔街的历史都告诉我们,系统论的原理也同样告诉我们,维持金融系统稳定的根本性因素一个是参与者的理性,即对投资定价的科学思考和实践;另一个是市场结构与机制的科学性。
而导致系统不稳定的因素虽也有许多,但其中最主要
的就是“非理性”或者叫“情绪化”,还有就是杠杆。
杠杆会让市场系统里面的风险重新分布。比如一
位投资者从银行借了钱做杠杆,那么他的风险就集中了,而银行的风险很小。在这个过程里,部分投资者把风险集中到自己头上,从而使系统风险不均匀分布。这个不均匀分布的风险,集中到非理性的投资人身上,尤其是集中到散户和一些并不专业的“专业投资者”身上的时候,危险就来了。
使用杠杆的整个过程,会导致强烈的正反馈机制,而强烈的正反馈机制则会导致市场系统不稳定(关于正负反馈机制,详见本篇文章后面专业“小贴士”的解释)。因此,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要把不理性、不专业的人跟杠杆分开,因为情绪化与杠杆的结合正是导致市场不稳定的最根本的原因。
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其实有些非常专业的投资者,在使用很高的杠杆时,也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而大量非专业性投资者更不应该用很高的杠杆,因为那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随便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长期资本合伙人约翰·麦瑞威瑟(JohnMeriwether)和他的合伙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罗伯特.c.默顿(RobertC.Merton),在投资领域
都是非常专业的,但是他们所用的杠杆太高了,直接导致了长期资本后来的关门,对整个金融市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另外一个例子是2008年金融海啸。2008年金融海啸是美国政府纵容金融机构让老百姓零首付购买房子引起的,而零首付买房子意味着其中的杠杆是无穷大的。就算有5%的首付,杠杆也高达20倍。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巨量的高杠杆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