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8.63 4.1折 ¥ 45 全新
库存121件
作者梁启超 等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2466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5179769
上书时间2024-11-01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本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考中进士,终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他不仅精通儒学、佛学和道学,还能带兵打仗,在“文治”和“武功”两个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在“文治”上,他于明朝中期创立“王阳明学派”,风靡一时,死后被追赠“文成”的谥号;在“武功”上,他先后平定漳南山贼之乱、赣南山贼之乱、宁王朱宸濠叛乱和广西少数民族叛乱,战功显赫,死后被追赠“新建侯”的爵位。史书评价他“有明三百余年江山,以文臣治军者,无出守仁之右。上马为将,下马为师,文能安邦定纬,武能保家卫国”。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阳明因得罪权宦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在贵州期间,他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思想发生质的转变,由“学者”成为“大师”。之后,他突破朱熹“格物穷理”的“格物致知”之说,逐步创立自己的学术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与陆九渊接近,在观点上强调“心与理一”,在方法上强调简单直接。他虽然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却并非单纯地继承,而是有所创新,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终创立自己的学派。
王阳明生活的年代距今已近五百年,他的赫赫战功已经尘封于历史,但他的思想历久弥新,依然焕发光芒。在世时,他“立德”、“立言”、“立功”,叱咤风云;去世后,他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与儒学的创立者孔子、儒学的集大成者孟子、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齐名,冠绝古今。在当代社会,王阳明的思想不仅闻名于中国,还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深得推崇。
本书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太虚法师四位民国大师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太虚法师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相信此四位民国大师对王阳明本人及其思想、学说的阐述,能使我们汲取精神养分,了解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
本书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太虚法师四位民国大师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太虚法师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此四位民国大师对王阳明本人及其思想、学说的阐述,能使读者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了解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近代知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饮冰室合集》。
胡越,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民国时期知名阳明学者、作家。
王勉三,民国时期知名阳明学者,其《王阳明生活》一书,被后来出版的许多重要的王学著作广泛证引,影响深远。
释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俗姓吕,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中国近代知名高僧,在佛学上有很高造诣。
部分 生平
读胡君越所著《王阳明》,因题二绝句
编述大意
一、阳明出世
二、金山赋诗
三、塞外出游
四、江西招亲
五、回姚读书
六、会试下第
七、学习兵法
八、进士及第
九、九华求道
十、筑室阳明洞
十一、始授徒讲学
十二、忤旨下狱
十四、谪居龙场
十五、初讲“知行合一”
十六、升治庐陵
十七、论朱陆异同
十八、与徐爱论学
十九、遨游山水
二十、警诚学者
二十一、留居京师
二十二、巡抚南赣
二十三、江西平寇
二十五、布告教育宗旨
二十六、平定宸濠
二十七、昭雪冀元亨
二十八、诏封新建伯
二十九、作业教育的证明
三十、家居讲学
三十一、恩田平苗
三十二、阳明逝世
第二部分 生活
例 言
一、导 言
二、幼年生活与其家庭
三、不凡的童子
四、少年时代之阳明
五、应试生活
六、初入仕途的政治生活
七、改过自新的生活
八、贬谪中的虎口余生
九、龙场生活
十、谪限满期后的升迁
十一、剿平诸寇
十二、讨逆戡乱
十三、晚年的生活
第三部分 知行合一之教
一、引 论
二、知行合一说之内容
三、知行合一说在哲学上的根据
四、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第四部分 王阳明论
一、缘 起
二、阳明道学之来历
三、阳明道学之宗纲
四、阳明道学之流传
五、余 论
附之一:王阳明格竹衍论
附之二:王阳明与新中国哲学
本书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太虚法师四位民国大师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太虚法师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此四位民国大师对王阳明本人及其思想、学说的阐述,能使读者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了解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近代知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饮冰室合集》。
胡越,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民国时期知名阳明学者、作家。
王勉三,民国时期知名阳明学者,其《王阳明生活》一书,被后来出版的许多重要的王学著作广泛证引,影响深远。
释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俗姓吕,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中国近代知名高僧,在佛学上有很高造诣。
行合一之教
(梁启超 著)
一、引论
现代(尤其是中国的现在)学校式的教育,种种缺点,不能为讳其显著者。学校变成“智识贩卖所”,办得坏的不用说,就算顶好的吧,只是一间发行智识的“先施公司”。教师是掌柜的,学生是主顾客人。顶好的学生,天天以“吃书”为职业。吃上几年,肚子里的书装得像蛊胀一般,便算毕业。毕业以后,对于社会上实际情形,不知相去几万里,想要把所学见诸实用,恰与宋儒高谈“井田封建”无异,永远只管说不管做。再讲到修养身心磨炼人格那方面的学问,越发是等于零了。学校固然不注意,即使注意到,也没有人去教。教的人也没有自己确信的方法来应用,只好把他搁在一边拉倒。青年们稍为有点志气,对于自己前途切实打主意的,当然不满意于这种畸形教育,但无法自拔出来,只好自己安慰自己说道:“等我把智识的罐头装满了之后,再慢慢的修养身心与及讲求种种社会实务吧。”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就修养方面论,把“可塑性”强的青年时代白过了,到毕业出校时,品格已经成型,极难改进,投身到万恶社会中,像烘炉燎毛一股,拢着边便化为灰烬。就实习方面论,在学校里养成“空腹高心”的习惯,与社会实情格格不入,到底成为一个书呆子,一个高等无业游民完事。青年们啊,你感觉这种苦痛吗?你发现这种危险吗?我告诉你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做去。
知行合一是一个“讲学宗旨”。黄梨洲说:“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即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十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存我。”(《<明儒学案>发凡》)。所谓“宗旨”者,标举一两个字或一两句话头,包举其学术精神之全部。旗帜鲜明,令人一望而知为某派学术的特色。正如现代政治运动社会运动之“喊口号”,令群众得个把柄,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则成功自易。凡讲学大师标出一个宗旨,他自己必几经实验,痛下苦功,见得真切,终能拈出来,所以说是“其人得力处”。这位大师既已循着这条路,成就他的学问,把自己阅历甘苦指示我们,我们跟着他的路走去,当然可以事半功倍,而得和他相等的结果。所以说是“即学者入门处”。这种“口号式”的讲学法,宋代始萌芽,至明代而极成。“知行合一”便是明代位大师王阳明先生给我学术史上,留下有价值的一个口号。
口号之成立及传播,要具备下列各种要素:(一)语句要简单。令人便于记忆、便于持守、便于宣传。(二)意义要明确。“明”谓显浅,令人一望而了解;“确”谓严正,不含糊模棱以生误会。(三)内容要丰富。在简单的语句里头能容得多方面的解释,而且愈追求可以愈深入。(四)刺激力要强大。令人得着这个口号便能大感动,而且积极的向前奋进。(五)法门要直截依着他实行,便立刻有个下手处,而且不管聪明才力之大小,各各都有个下手处。无论政治运动、学术运动、文艺运动……凡有力的口号,都要如此。
在现代学术运动所用口号,还有下列两个消极的要素:(一)不要含宗教性。因为凡近
于迷信的东西,都足以阻碍我们理性之自发。而且在现代早已失其感动力。(二)不要带玄学性。因为很玄妙的道理,其真价值如何姑勿论,纵使好极,也不过供极少数人高尚娱乐之,其很难得多数人普遍享用。
根据这七个标准,来评定中外古今学术之“宗旨”——即学术运动之口号,我以为阳明“知行合一”这句话,总算有永久价值而且适用于现代潮流的了。
阳明所用的口号也不止一个,如“心即理”、如“致良知”,都是他爱用的。尤其是“致良知”这个口号,他越到晚年叫得越响。此外如“诚意”、如“格物”,都是常用的。骤看起来,好像五花八门,应接不暇,其实他的学问是整个的,是一贯的,翻来覆去,说的只是这一件事。所以我们用“知行合一”这个口号代表他的学术全部,是不会错的,不会挂漏的。
口号须以内容丰富为要素,既如前述。“知行合一”这句话,望过去像很简单,其实里头所含意义甚复杂深邃,所以先要解剖他的内容。
二、知行合一说之内容
把“知”、“行”分为两件事,而且认为“知”在先、“行”在后,这是一般人易陷的错误。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即专为矫正这种错误而发。但他立论的出发点,乃因解释《大学》和朱子有异同。所以欲知他学说的脉络,不能不先把《大学》原文做个引子。
《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几句话教人以修养身心的方法,在我们学术史上含有重大意味。自朱子特别表彰这篇书,把他编作“四书”之首,故其价值越发增重了。据朱子说,这是“古人为学次第”(《大学章句》),要一层一层地做上去,走了步才到第二步。内中诚意、正心、修身,是“力行”的功夫;格物、致知,是“求知”的功夫。朱子对于求知功夫看得尤重,他因为《大学》本文对于诚意以下都解释,对于致知格物没有解释,认为是有脱文,于是作了一篇《格致补传》,说道: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元不明矣……
依朱子这种功法,少犯了下列两种毛病:一是泛滥无归宿,二是空伪无实着。天下事物如此其多,无论何事何物,若想用科学方法“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单一件已够销磨你生精力了。朱子却是用“即凡天下之物”这种全称名词,试问何年何月才能“即凡”都“穷”过呢?要先做完这段功夫才讲到诚意正心……那么“诚、正、修、齐、治平”的工作,只好待诸转轮再世了,所以结果是泛滥无归宿。况且,朱子所谓“穷理”,并非如近代科学家所谓客观的物理,乃是抽象的“徜恍无朕”的一种东西,所以他说有“一旦豁然贯通,则表里精粗无不到”那样的神秘境界。其实,那种境界纯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或者还是自己骗自己。倘若真有这种境界,那么“豁然贯通”之后,学问已做到尽头,还用着什么“诚意”、“正心”等努力,所谓“为学次第”者何在?若是自己骗自己,那么用了一世“格物穷理”功夫,只落得一个空,而且不用功的人,哪个不可以伪托?所以结果是
虚伪无实着。
阳明那时代,“假的朱学”正在成行,一股“小人儒”都挟着一部《性理大全》作举业的秘本,言行相违,风气太坏。其间一二有志之士,想依着朱子所示法门切实做去,却是前举两种毛病,或犯其一,或兼犯其二,到底不能有个得力受用处。阳明早年固尝为此说所误,阅历许多甘苦,不能有得。 后来存龙场驿三年,劳苦患难,九死一生,切实体验,才发明这“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阳明终身说之不厌。一部《王文成全书》,其实不过这四个字的注脚。今为便于学者记忆持习起见,把他许多话头分成三组,每组拈出几个简要的话做代表。
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徐爱记》)
第二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同上)
第三组:“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文集•答友人问》)
组的话是将“知”“行”的本质做合理的解剖说明。阳明以为,凡人有某种感觉,同时便起某种反应作用。反应便是一种行为,感觉与反应,同时而生,不能分出个先后。他说:
《大学》指出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传习录•徐爱记》)
这段譬喻,说明“知”、“行”不能分开,可谓深切著明极了。然犹不止此,阳明以为感觉(知)的本身,已是一种事实,而这种事实早已含有行为的意义在里头。他说: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 (同上)
常人把“知”看得太轻松了,所以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一类话(案:这是伪《古
文尚书》语)。徐爱问阳明:“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两件事。”阳明答道:“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知弟。”(同上)譬如现在青年们个个都自以为知道爱国,却是所行所为,往往与爱国相反。常人以为他是知而不行,阳明以为他简直未知罢了。若是真知到爱国滋味和爱他恋人一样(如好好色),不会有表里不如一的,所以得着“知而不行,只是不知”的结论。阳明说:“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也。”(《答顾东桥书》)
第二组的话是从心理历程上看出,“知”、“行”是相倚相待的,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了一边,那一边也便不能发生作用了。凡人做一件事,必须先打算去做,然后会着手做。去打算便是“知”,便是“行”的步骤。换一面看,“行”是行个什么?不过把所打算的实现出来,非到做完了这件事时候,初的打算不会完成。然则“行”也只是贯彻所知的一种步骤。阳明观察这种心理历程,把他分析出来,说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当时有人问他道:“如知食乃食,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阳明答道: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耶?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途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途之险夷者耶? (《答顾东桥书》)
现在先解释“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之始”那两句。阳明为什么和人辩论“知”字时却提出“意”字来呢?阳明以为,作为我们所有一切知觉,必须我们的意念涉着于对境的事物终能发生。 离却意念而知觉独立存在,可谓不可能的事。然则说我们知道某件事,一定要以我们的意念涉着到这件事为前提。意念涉着是知的必要条件,然则意即是知的必需成分。意涉着事物方会知,而意生涉着那事物便是行为的发轫。这样说来,“知是行之始”无疑了。由北京去南京的人,必须知有南京,原是不错。为什么知有南京必是意念已经涉着到南京?涉着与知,为一刹那间不可分离的心理现象,说他是知,可以;说他是行的步,也可以。因为意念之涉着不能不认为行为之一种。
再解释“行是知的功夫”、“行是知之成”那两句。这两句较上两句尤为重要,阳明所以苦口说个知行合一,其着眼实在此点。我们的知识从哪里得来呢?有人说,从书本上可以得来;有人说,从听讲演或谈论可以得来;有人说,用心冥想可以得来。其实都不对。真知识非实地经验之后是无从得着的。你想知道西湖风景如何,读尽几十种《西湖游览志》便知道吗?不。听人讲游西湖的故事便知道吗?不。闭目冥想西湖便知道吗?不,不。你要真知道,除非亲自游历一回。常人以为我做先知后行的功夫,虽未实行,到底不失为一个知者。阳明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他说:
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传习录•徐爱记》)
这段话,现在学校里贩卖智识的先生们和购买智识的学生们听了不知如何。你们岂不以为“我的学问虽不曾应用,然而已经得着智识,总算不白费光阴”吗?依阳明看法,你们卖
的、买的都是假货,同为不曾应用的智识算不了智识。方才在组所引的话:“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今我不妨阳明之意,套前调补充几句:“未有不行而知者,不行而求知,终究不会知。”这样说来,我们纵使以求知为目的,也不能不以力行为手段,很明白了。所以说“行是知的功夫”,又说“行是知之成”。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后人以为学问思辨属知的方面讲,末句才属行的方面讲,阳明以为错了。他说:
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学孝则必服劳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