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2.6
3.9折
¥
58
全新
库存211件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43461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5103218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如果再加个序,就更长了,我确实难为情。对一个作家来说,感棘手的,莫过于评论自己的作品,关于这一点,法国著名小说家罗杰·马丁·杜·加尔叙述过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普鲁斯特要求法国某家杂志发表一篇对自己的大部头小说加以评论的重要文章。他想,评论作品,除了作者自己,别人很难写得出色。于是,他便决定亲自动笔,请一位年轻的文人朋友署名,然后寄给编辑。青年人照此办理了。几天之后,编辑把青年人找去,对他说:“我必须谢绝您的文章,假如我发表了一篇对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作品如此粗糙而又冷漠的评论,他将永远不会饶恕我。”尽管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是敏感的,对不当之评论也易于被激怒,但毕竟还不至于自我陶醉。他们知道,纵然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写出的作品也往往与原先的意图差之千里。一旦深思熟虑之后,他们那种因不能完整地表达原意所引起的烦恼,就远远地超过对某些自鸣得意的章节所表露的喜悦。作家总企求于艺术表现的娴熟。结果他们发现这一目的并没有达到。 关于这部书本身,我一概不说。但我乐于告诉读者的是:一部不朽的小说,如同其他小说一样,到底是如何写成的。如果读者对此不感兴趣,只好祈求原谅了。我二十三岁那年完成了这部书的初稿。那时,我在圣托马斯医学院已经五年了。取得了医学学位后,我到塞维利亚 ()①,决心靠写作谋生。当时虽然手稿尚存,但自原稿校正以后,我一直未再过目。无疑,那是很不成熟的。我把它寄给费希尔·昂温,他出版过我的处女作(还是个医科学生时,我就出版过一部名为《兰贝斯的莉莎》的小说,颇为成功)。由于我要索取一百镑的稿酬,他拒绝了。我只好提交给别的出版社。结果呢,哪怕我的索价再低,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接受。为此,我曾一度很消沉。岂知现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时若它们中的一家出版社首肯(书名《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那么,我将由于我的年轻幼稚而失去一个未能充分利用的题材。我离上述“充分利用”的事件的距离并不太远,然而,我缺少后来用以充实此书的种种经历。我当时甚至不明白,写自己所熟悉的比自己不熟悉的来得容易。譬如,我写主人公到里昂学法文(主人公的原型是我偶然遇到的不速之客)而不是到海德堡去学德文(我自己曾到过那里)。 由于遭到拒绝,我把手稿搁在一边,改写其他小说——它们出版了。于是我又写剧本。这时,我竟成了很有成就的剧作家。我决心将余生贡献给戏剧事业,相信没有任何力量能使我的决心动摇。我很幸运、顺利,也很繁忙。我想要写的剧本充溢着我的脑海。令我费解的是,到底是因为成功没有给我带来我所期望的一切呢,还是这是对成功的自然反应。总之,正当我成了当时受欢迎的剧作家时,我又开始被过去生活中那些丰富的回忆萦绕了。它们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我的睡梦里,出现在我散步时、排演中和宴会上,以致成了我很大的精神负担。因此,我认为摆脱它们的办法是把它们统统写进一部小说里。在应戏剧之急写了几年剧本之后,我又把热切的期望寄于小说这一广阔、自由的领域。我知道心目中的这部小说篇幅很长。为了不受干扰,我谢绝出版界经理们纷至沓来的约稿,并暂时退出了戏剧艺术界。这时,我已经三十七岁了。 在成了职业作家后的漫长岁月里,我下功夫学习写作,接受无聊的训练,力求改变文章的风格,直到剧本问世了,我才中断这些努力。这时再次动笔,目的自然就不同了。我已不再追求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结构,以免像过去那样,浪费大量劳动,结果事倍功半。我力求简明扼要,因为在有限的篇幅里,有那么多要说的话,我只能尽量避免浪费笔墨,以表达清晰为原则。写剧本的经验,使我懂得了简明的可贵和旁敲侧击、拐弯抹角的危险。这样,我不懈地工作了两年,终于把小说写成。何以命名呢?我四处搜索,偶然发现用以赛亚 ()①的一句引语——“灰烬中之美”为本书命名颇为贴切,可惜这一标题近来已被人采用了,我只好另辟蹊径,后,借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著作中的一本书名,称为《人性的枷锁》,我感到我没有采用首次想到的书名,又是一次幸运。 本书不是一部自传,而是自传体小说。事实与虚构紧密交织。感情是自己的,发生的事件却未必事事与我相关。其中有的并不是我的生活经历,而是综合了周围人们的生活,然后集中在主人公身上。这部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当它问世时(世界正陷入战争的苦难之中,人们太关注自己的遭遇及战争的恐惧了,以致顾不上关心小说人物的历险记),我发现自己已经永远摆脱了一度折磨过我的痛苦和不幸的回忆。这部书受到了好评。西奥多·德莱塞 ()②给《新共和》杂志写了一篇评论,他还不曾写过像这样充满智慧和同情的评论。但它会不会昙花一现,几个月后便被人永远遗忘,像许多小说所经历的那种厄运一样呢?事有凑巧。几个年头过去了,出于偶然的机缘,这部小说竟引起了许多美国著名作家的关注。他们在报上经常提到它,渐渐地又引起公众的注意。多亏这些作家使这部书得以重生。同时我必须为这部小说获得的与日俱增的成功而感谢他们。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
导语摘要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于1915年出版。 菲利普天生跛足,自幼失去双亲,自卑的心理深深植根在他的生活中。他在伯父凯里牧师和伯母路易莎的抚养下长大,伯父对其较为冷淡,但伯母悉心照料,给予他母亲般的温暖。 菲利普自幼酷爱文学,在伯父的书房里找到寄托。他不顾伯父的反对,远赴德国海德堡求学,在那里结识了英国人海沃德和美国人威克斯,开始对神学产生质疑。 之后,菲利普到伦敦成为一名会计学徒,但他对枯燥的生活感到厌倦,很快就转而到巴黎学习艺术,在巴黎学了两年绘画。但他*终意识到自己在艺术上资质平平,不会有所建树,而伯母的死讯传来,菲利普回到英国,并决定去伦敦学医。在伦敦,菲利普爱上了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但米尔德丽德并不喜欢菲利普,而且天性自私,拒绝了菲利普的追求,同他人发生关系并怀孕。在追求失败后,菲利普转向女作家诺拉的怀抱。之后米尔德丽德被人抛弃,又找到了菲利普,菲利普同诺拉分手,努力接济米尔德丽德生活。但米尔德丽德随后恋上了菲利普的朋友哈利并再次离开……
作者简介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25-1965.12.1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十岁之前都住在法国巴黎,因父母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叔叔抚养。 毛姆先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和因身材矮小、严重口吃遭受歧视的学生时代,在毛姆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也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学医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1897),正是根据他从医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从此弃医从文。 接下来的几年,毛姆写了若干部小说,但是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遂转向戏剧创作,获得成功,成了红*一时的剧作家。代表剧作《弗雷德里克夫人》(1907),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 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决定暂时中断戏剧创作,用两年时间潜心写作酝酿已久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1919年发表的《月亮与六便士》更加巩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地位。 为了收集素材,毛姆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因此不少作品有浓郁的异国情调。1920年毛姆到了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 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期,是毛姆创作精力旺盛的时期。代表作有刻画当时文坛上可笑可鄙的现象的《寻欢作乐》(1930)和充满异国情调的短篇集《叶之震颤》(1921)等。 第二次大战期间,毛姆到了美国。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刀锋》。此后,他回到早年定居的法国里维埃拉,直至1965年溘然长逝。
目录
自序 正文 附录:毛姆年表
内容摘要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于1915年出版。 菲利普天生跛足,自幼失去双亲,自卑的心理深深植根在他的生活中。他在伯父凯里牧师和伯母路易莎的抚养下长大,伯父对其较为冷淡,但伯母悉心照料,给予他母亲般的温暖。 菲利普自幼酷爱文学,在伯父的书房里找到寄托。他不顾伯父的反对,远赴德国海德堡求学,在那里结识了英国人海沃德和美国人威克斯,开始对神学产生质疑。 之后,菲利普到伦敦成为一名会计学徒,但他对枯燥的生活感到厌倦,很快就转而到巴黎学习艺术,在巴黎学了两年绘画。但他*终意识到自己在艺术上资质平平,不会有所建树,而伯母的死讯传来,菲利普回到英国,并决定去伦敦学医。在伦敦,菲利普爱上了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但米尔德丽德并不喜欢菲利普,而且天性自私,拒绝了菲利普的追求,同他人发生关系并怀孕。在追求失败后,菲利普转向女作家诺拉的怀抱。之后米尔德丽德被人抛弃,又找到了菲利普,菲利普同诺拉分手,努力接济米尔德丽德生活。但米尔德丽德随后恋上了菲利普的朋友哈利并再次离开……
主编推荐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25-1965.12.1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十岁之前都住在法国巴黎,因父母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叔叔抚养。 毛姆先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和因身材矮小、严重口吃遭受歧视的学生时代,在毛姆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也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学医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1897),正是根据他从医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从此弃医从文。 接下来的几年,毛姆写了若干部小说,但是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遂转向戏剧创作,获得成功,成了红*一时的剧作家。代表剧作《弗雷德里克夫人》(1907),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 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决定暂时中断戏剧创作,用两年时间潜心写作酝酿已久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1919年发表的《月亮与六便士》更加巩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地位。 为了收集素材,毛姆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因此不少作品有浓郁的异国情调。1920年毛姆到了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 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期,是毛姆创作精力旺盛的时期。代表作有刻画当时文坛上可笑可鄙的现象的《寻欢作乐》(1930)和充满异国情调的短篇集《叶之震颤》(1921)等。 第二次大战期间,毛姆到了美国。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刀锋》。此后,他回到早年定居的法国里维埃拉,直至1965年溘然长逝。
精彩内容
1 天破晓了,显得灰沉沉的。阴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潮湿阴冷的气味,看样子要下雪了。女仆走进房间,一个孩子正酣睡着,她把窗帘拉开。她无意瞟了一眼对面那幢有圆柱门廊的房子,然后走到孩子的床边,说: “醒一醒,菲利普。” 她掀开被子,把孩子抱起来,把他带下楼去。孩子睡意未消。 “你妈妈要你去哩。”她说。 她打开楼下的一扇房门,把孩子抱到床前,一个女人正躺着,那是孩子的母亲。她伸胳膊接过孩子放在身边,孩子蜷缩着,他并没有问为什么要把他弄醒。母亲吻吻他的眼睛,把瘦削的小手伸到孩子白法兰绒睡衣的下面,抚弄着热乎乎的身体。她把孩子搂得更紧了。 “很困吗,亲爱的?”她说。 她的声音很微弱,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孩子没有回答,只是甜甜地笑笑。大床很暖和,柔软的胳膊搂着他,他感到很惬意。他使劲蜷成一团,紧紧偎依在母亲身边,迷迷糊糊地吻了她一下。一会儿他闭上眼睛,马上就睡着了。医生走过来,站在床前。 “噢,就让他在这儿吧。”她悲戚地说道。 医生一声不响地严厉地看着她。她知道医生不允许孩子在这里久待,又亲了亲孩子,她轻柔地抚摸着,当碰到孩子的双脚时,把右脚放在自己的手心里,抚弄着那五个小脚趾,一会儿又把手放在孩子的左脚上。她呜咽起来。 “怎么啦?”医生说,“你太累了。” 她摇摇头,说不出话来,泪水从面颊上滚下来。医生弓下身子,说: “我来抱他。” 她虚弱极了,只好随医生想怎么着怎么着,让他把孩子抱走。医生转身把孩子交给女仆。 “好把他放回自己的床上去吧。” “好的,先生。” 小男孩睡着被抱走了。母亲啜泣着,哭得心都碎了。 “他以后会怎么样呢,我可怜的孩子?” 产褥护士努力使她平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她哭得精疲力竭,再也哭不出了。医生踱到一张桌子前,桌子在房间的另一边,上面覆盖着一条浴巾,浴巾下蒙着一个死产的胎儿。他把浴巾掀开,看着那小尸体,他和床之间挂着一块帷帘,女人还是猜到了他在那儿干什么。 “是女孩还是男孩?”她低声问护士。 “也是个男孩。” 那女人不再说话了。一会儿女仆回来了,走到床前说: “菲利普少爷睡得很熟。” 接着是一阵沉默。医生又摸了摸病人的脉。 “我想现在用不着我在这儿了。”他说,“吃过早饭我再来看看。” “您请这边走,先生。”女仆说。 他们默默地走下楼。走到前厅医生停下来问: “你已经派人去通知凯利太太丈夫的哥哥了吗?” “已经通知了,先生。” “他什么时候能到?” “不知道,我正在等他的电报。” “那个小男孩怎么办?我认为还是别让他在这儿的好。” “沃特金小姐说过她照顾他,先生。” “她是谁?” “孩子的教母,先生。你看凯利太太能好吗?” 医生摇了摇头。 2 过了一个星期,菲利普这时正坐在起居室的地板上玩,这是在奥斯劳花园街沃特金小姐的家里。他没有兄弟姐妹,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玩。屋子里到处都是大型家具,每个沙发上都放着三个大垫子,每把扶手椅上也都有一个小坐垫。他把所有的垫子弄到一起,又用了那几把轻巧易搬的镂金椅子搭成了一个精巧的小窝棚,这样他就可以躲在里面了。那个躲在窗帘后面探头探脑的印第安人是不会看到他的。他把耳朵贴在地板上,屏息倾听着成群的野牛奔过草原。过了一会儿,他听到门响,就屏住呼吸,生怕被人发现,可是一只手狠狠地把椅子拖开,垫子坍了。 “你这个调皮鬼,沃特金小姐要生你的气了。” “是你呀,艾玛!”他说。 保姆弯腰吻了他一下,接着又扑打掉垫子上的尘土,把椅子一一放回原处。 “我要回家了吗?”他问。 “是啊,我就是来接你回去的。” “你穿上一件新衣服啦。” 已经是1885年了,可是她还穿着裙撑。她的长外衣是黑丝绒做的,袖口是紧式的,肩膀处做成溜肩,裙子上还有三条荷叶边。她带着一顶带丝绦的黑色无边女帽。她踌躇了一下,等着孩子问关于他妈妈的话,孩子却一直没说,所以事先准备好了的话就没法说了。 “你不想问问你妈妈怎样吗?”她实在忍不住了。 “唉呀,我忘了,妈妈好吗?” 这下让她等着了。 “你妈妈好极了,她过得很愉快。” “是吗?那太好了。” “你妈妈已经去了,你再也不会见到她了。” 菲利普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再也见不到了呢?” “你妈妈在天堂。” 她哭起来,菲利普虽然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也跟着哭起来。艾玛是个高个头、粗手大脚的女人。她的头发很漂亮,相貌显得粗犷。她家住在德文郡,虽说在伦敦当了多年的佣人,可是德文郡的口音还是很重。眼泪使她更激动,她把小男孩紧紧地搂在心口上。她模糊地感到这孩子没了世界上至爱的亲人,怪可怜的。他就要交给陌生的人,这也太可怕了。但是她很快就镇静下来。 “威廉伯伯正等着你哩。”她说,“我们要回家了,去跟沃特金小姐说声再见。” “我不想说再见嘛。”他回答道,下意识地拼命要忍住眼泪。 “不说也好,快上楼把帽子拿来。” 他取了帽子来到楼下,艾玛正在前厅等他。他听到餐室后面的书房传出来说话的声音,他停下来。他知道沃特金小姐和她姐姐正在跟朋友们说话。在他看来——他已经九岁了——要是闯进去的话,她们准会为他难过的。 “我想还是和沃特金小姐说一声吧。” “当然说一下更好。”艾玛说。 “你去跟她们说我要进来。”他说。 他希望能好好利用一下这次机会,艾玛敲敲门进去了,他听见艾玛说: “小姐,菲利普少爷想进来跟您告别。” 一下子大家都不说话了。菲利普一跛一跛地走进去。亨利埃塔?沃特金的身体矮胖,面色赤红,头发是染过的。那时候染头发是要招人非议的,每当教母变一次发色,菲利普在家里就会听到许多的飞短流长。沃特金小姐和她的姐姐住在一起,她的姐姐已经是风烛残年,不再指望什么了。那两位菲利普不认识的太太是来做客的,她们很好奇,盯住菲利普不放。 “我可怜的孩子。”沃特金小姐说着张开了双臂。 她哭了起来。菲利普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她没有去吃午餐,而且穿着一身黑衣服,她说不出话来。 “我得回家去了。”菲利普还是把话说出来了。 他从沃特金小姐的胳膊里挣出来,她又吻吻他。菲利普又走到她姐姐面前,也说了声再见。那位不认识的太太问他让她亲亲好不好,他很庄重,让她吻了一下。大家的情绪让他给挑动起来了,这使他兴奋极了。虽然他还在哭着,他倒是很乐意多待会儿,好让大家都关心他。不过他感到她们也希望他离开,就说了一句艾玛还在等他,接着就转身走出了房间。艾玛下到地下室,找一个朋友说话。他就站在楼梯的平台等她。他听到亨利埃塔?沃特金小姐在说话: “那孩子的母亲是我要好的朋友。她已经死了,一想起来真让人难受。” “你大可不必去参加葬礼,亨利埃塔。”姐姐说,“葬礼会使你十分痛苦的。” 然后,一个陌生的声音说: “怪可怜的孩子,想到他一个人孤单地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可怕,怎么能不让人揪心呢?我看他还有些一跛一跛的哩。” “就是,他生下来就有一只脚畸形,他母亲为这事难受极了。” 艾玛来了,他们叫了一辆双轮马车,她告诉车夫要去的地方。 3 在肯辛顿区诺丁门和高街之间的一条僻静、体面人住的大街,他们走进一幢房子,凯利太太就是在这儿故去的。艾玛领菲利普走进客厅,他的伯伯正在写信,向那些送花圈的人致谢。有一只花圈送得迟了,没有赶上葬礼,在纸盒里原封未动放在前厅的桌子上。 “这就是菲利普少爷。”艾玛说。 伯伯凯利牧师慢吞吞地站起来,同小男孩握握手。他想了想,又弯下身吻了吻他的额头。他比中等身材还要矮些,已经开始发胖,为了盖住秃了的头顶,他留着长头发,脸上刮得光光的。他的相貌很端正,想象得出来,他年轻的时候一定相当漂亮。他的表链上还挂着一个十字架。 “现在你就要和我们一起住了,菲利普。”凯利牧师说,“喜欢吗?” 两年前菲利普出过水痘,退学后就住在教区牧师住宅这儿。他还记得那间顶楼和那个大花园,倒不怎么记得伯伯和伯母了。 “喜欢。” “你就把我,还有你露易莎伯母当作爸爸妈妈吧。” 孩子的嘴微微颤抖了一下,脸顿时就红了,但是他没有说话。 “你亲爱的妈妈让我来照顾你了。” 凯利牧师说出这番话实在很不轻松。他得知弟媳亡故的消息,就立刻动身赶到伦敦,一路上他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件事给生活中带来的麻烦。弟媳殁了,她的儿子可不得不由他来抚养了。他已经五十开外了,虽说结婚已有了三十个年头,可是妻子却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他也就不指望有孩子的天伦之乐,这个孩子也许是个吵死人的捣蛋鬼呢。他从来就不很喜欢这个弟媳。 “明天我要带你去布莱克斯塔布尔。”他说。 “艾玛去吗?” 孩子把手放在艾玛的手里,她攥得紧紧的。 “艾玛恐怕得走了。”凯利牧师说。 “但是我要艾玛和我一道去。” 菲利普哇地一声哭开了,保姆也禁不住哭起来。凯利先生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 “我想你还是让我先和菲利普少爷单独在一块谈谈。” “好吧,先生。” 菲利普紧紧抓住她不放,她还是轻轻地挣脱了。 凯利牧师把孩子放在膝上,把他搂住。 “不要哭了。”他说,“你都这么大了,用不着保姆了。我们得想办法送你去学校。” “我要艾玛和我一道去。”孩子还是那句话。. “那可太费钱了,菲利普。你父亲没有给你留下多少钱,真不知道这点钱能干什么,每花一个钱你都要仔细想想。” 凯利牧师前一天找过家庭律师。菲利普的父亲是个外科医生,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他在医院里兼了很多职,工作是很可靠的。说来也令人奇怪,他猝然死于血液中毒,死后才知道,他留给遗孀的只是他的一点人寿保险,还有就是布鲁顿街出租的那所房子的租金。那已经是六个月以前的事了,当时凯利太太已经弱不禁风,而且又有了身孕。她一时惊慌失措,忙乱中,一有人要租就把房子租了出去。她放着自己的家具不用,却租了一套带家具的房子,租期一年。她认为到孩子出世,也就事事停当了。那房子的租金,牧师认为贵得太荒唐了。她从来不惯于当家理财的事,不能让她的支出适应骤变的家境,钱这一点儿那一点儿从指头缝里溜掉了。这样,当所有的开支都付清之后,留给孩子的还不到两千镑,到孩子能够自食其力之前也就是这点儿钱。菲利普一直在啜泣着,所有这些对他怎么能讲清楚呢? “你还是找艾玛去吧。”他觉着只有艾玛才能哄好这个孩子。 菲利普一声不响地从伯伯腿上溜下来,但是凯利牧师又把他叫住。 “星期六我得准备布道文,明天非走不可。你告诉艾玛,让她今天就把你的东西收拾好。所有的玩具你都可以带上。要是有可以纪念你父母的东西,可以在他们俩的东西里各找一件,剩下的所有东西都要卖掉。” 孩子溜出去了。凯利牧师不习惯工作,他又满腹牢骚,动手写那些回信。桌子另一头撂着一捆单据,他看着心里就有气。这件事尤其显得荒唐。凯利太太刚死,艾玛就向花商订购了一大堆白花,只为了那间停着尸体的房间罢了。这简直是挥霍钱财。艾玛太爱自作主张,即使不从开支上考虑,他也要把她辞退的。 但是菲利普找到艾玛,一头栽进她怀里,伤心地哇哇大哭起来。艾玛柔声细气地安慰他,她差不多把他看成自己生的——艾玛来做保姆的时候,他刚刚一个月。她答应不时来看望他,还答应永远不忘记他。她跟菲利普讲起他要去的那个乡村的情形,还讲到自己在德文郡的老家——她父亲管理通往埃克塞特尔公路的一处公路收税栅栏。圈里有几只猪,还有一头奶牛。奶牛刚刚生下了一头小牛犊——讲着讲着,菲利普不再哭了。他想到近在眼前的旅行,不禁兴奋起来。艾玛还有许多事要做,过了一阵儿,她把他放下,菲利普帮她把衣服翻出来放在床上。她叫菲利普到育婴室把玩具归置好。不大一会儿,他已经玩得兴高采烈了。 他终于一个人玩腻了,又回到卧室,艾玛正把他的东西装进一个大铁皮箱里,这时他想起伯父那番话,答应他带两件纪念爸爸和妈妈的东西。他把这话告诉了艾玛,问她拿点儿什么好。 “还是到客厅找找看,有什么你喜欢的东西。” “威廉伯伯在那儿哩。” “不要紧的,那些东西现在是你自己的。” 菲利普磨磨蹭蹭下了楼,看到门开着,威廉先生不在房间里。菲利普慢慢在房间里转着看。他们在这所房子里住的时间太短了,也就没有使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房间显得很陌生,菲利普找不到什么满意的东西。不过他知道哪件是母亲的,哪件是房东的。这当儿,他的眼睛落在一只小小的钟上,有一次他听妈妈说起她很喜欢这只钟。他很失望,只把这只钟拿到楼上。经过妈妈的卧室,他在门外站住听了听。尽管没有谁告诉过他不准进去,可是他自己总觉着不该进去。他有些心虚,心突突跳个不停,但这时仿佛有某种力量驱使他把手放在把手上。他小心翼翼拧动门把,好像生怕屋里有人听到似的,他把门慢慢推开。他在门槛上站了片刻,这才鼓起勇气进去。这时他不再害怕了,屋子显得那样生疏。他回手把门关上。百叶窗是放下的,一月份午后冰冷冷的阳光泻了一些进来,屋子里还是很暗。梳妆台上放着凯利太太的梳子、手镜,一个小盘子里放着发卡。壁炉架上放着一帧她本人的照片,还有一帧是父亲的。过去他常常趁母亲不在时溜进这间屋子,可现在看起来和过去不一样了。那些椅子看上去有些异样,床铺成的样子,也仿佛妈妈晚上要来睡似的,枕头边上的匣子里还放着睡衣。 菲利普打开装满衣服的大柜橱,他钻进去拿了很多衣服,直到自己都抱不动了,脸都被衣服埋了起来,衣服散发着母亲身上的那种香味。后来他又拉开抽屉看,里面也都是母亲的东西。亚麻布里有一些熏草香袋,那香味又清新又怡人。屋子里只有这个香味还使他感到亲切,他觉得似乎母亲只是出去散步去了,马上就会回来,还要到楼上来和他一起在育婴室喝茶。他仿佛感觉到了她在亲吻他的嘴唇。 他再也见不到妈妈了,这怎么会是真的呢?这当然不会是真的,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他爬到床上,头枕着枕头,一动不动地躺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