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身份研究(第2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民身份研究(第2卷)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0.92 5.8折 36 全新

库存7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滨、郭忠华 主编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18611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4216645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围绕公民身份这一议题,分近代公民身份、少数群体公民身份、域外公民身份和公民身份理论四个部分,收录了六篇学术论文,并收录了一篇关于《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一书的书评。
本书的开篇,对清末至民国初期中国对公民身份问题的讨论进行了综述,当时形成的论域,也构成了现代中国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讨论框架。而在当时的实践领域,国籍立法则体现了当时中国政界与学界对公民身份问题的思考。在关于少数群体公民身份的讨论中,从内地港人这一交叉身份生发开去,展现了双重身份公民的社会困境,以及现代媒体影响下,少数群体身份公民的认同性迷茫。在域外公民身份的讨论中,作者选择了美国福利国家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对西方公民身份理论对国家福利政策的形塑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而在公民身份理论的讨论中,讨论了自由主义范式公民教育的局限与可能出路。

商品简介

本书围绕公民身份这一议题,分近代公民身份、少数群体公民身份、域外公民身份和公民身份理论四个部分,收录了六篇学术论文,并收录了一篇关于《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一书的书评。
本书的开篇,对清末至民国初期中国对公民身份问题的讨论进行了综述,当时形成的论域,也构成了现代中国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讨论框架。而在当时的实践领域,国籍立法则体现了当时中国政界与学界对公民身份问题的思考。在关于少数群体公民身份的讨论中,从内地港人这一交叉身份生发开去,展现了双重身份公民的社会困境,以及现代媒体影响下,少数群体身份公民的认同性迷茫。在域外公民身份的讨论中,作者选择了美国福利国家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对西方公民身份理论对国家福利政策的形塑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而在公民身份理论的讨论中,讨论了自由主义范式公民教育的局限与可能出路。

作者简介
肖滨,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中心教授、政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

郭忠华,中山大学政治科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目录
出版序言

中国近代公民身份

现代中国公民身份的综述

近代中国的国籍立法与国民建构

少数群体公民身份 

中国公民与境外人员

文化公民身份与公民媒体实践

域外公民身份

作为特例的美国福利国家发展

公民身份理论

中立性原则与自主性

公民身份书评 

公民身份的涵义、变迁与本土化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公民身份这一议题,分近代公民身份、少数群体公民身份、域外公民身份和公民身份理论四个部分,收录了六篇学术论文,并收录了一篇关于《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一书的书评。
本书的开篇,对清末至民国初期中国对公民身份问题的讨论进行了综述,当时形成的论域,也构成了现代中国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讨论框架。而在当时的实践领域,国籍立法则体现了当时中国政界与学界对公民身份问题的思考。在关于少数群体公民身份的讨论中,从内地港人这一交叉身份生发开去,展现了双重身份公民的社会困境,以及现代媒体影响下,少数群体身份公民的认同性迷茫。在域外公民身份的讨论中,作者选择了美国福利国家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对西方公民身份理论对国家福利政策的形塑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而在公民身份理论的讨论中,讨论了自由主义范式公民教育的局限与可能出路。

主编推荐
肖滨,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中心教授、政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
郭忠华,中山大学政治科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精彩内容
上世纪末,郑愁予的诗先后被编入香港和台湾的中学教科书里,他的诗集被台湾读者票选为过去三十年(1960-1990)有影响力的三十本书之一。当年写下成名作《野店》,流离失所的青年诗人郑愁予只有19岁,他刚经历为民族国家而战的动乱,漂泊大江南北走难到台湾。而立之后,他举家远渡重洋赴美安身学府,不料因“保钓运动”忤逆当局,一度被取消护照无法返台,成为流亡异邦的知识分子。七十而从心所欲,郑愁予选择告老还乡落籍金门──这里曾是他先祖郑成功的根据地。老骥伏枥的政治策士构想在过去的杀戮战场提倡和平,倡议以“春秋结盟”的方式,和平解决两岸问题(陈传兴,2012;冼丽婷,2013)。在现实里,郑愁予的生命轨迹宛如他常被传诵的诗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传唱着一个时代的社会共同情感,再现那个时代的民族情怀。
诗人透过文学的表意实践(signifying practices),再现(represent)客观世界的意义。意义被创造出来,郑愁予的诗再现了台湾一个世代一群人的离乡情愁,创造出当时民族认同的意义。威廉斯首先提出“情感/情绪结构”这个概念来理解与诠释身份认同(identity)。他指,这个概念不好定义,选用“情感/感觉”(feeling )这个字眼,是要强调与较正式的概念──世界观(world-view)或意识形态(ideology)的差别,它更能指涉生活当中所感受到的意义与价值(Williams,1977: 132)。情感/情绪结构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化,它体现在一个无意识的,但却又是自然的表达过程中,是有效的传播得以进行的基础。尽管不是所有共同体的成员都有同等程度的感受,但它必定是被共同拥有的。情感/情绪结构是有机的,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始终处于塑造和再塑造的复杂过程之中。新一代人将会以其自身的方式,对他们继承的独特世界作出响应,并以某些不同的方式,感觉他们的全部生活,创造性地塑造出一种新的情感/情绪结构(Williams,2001: 64-65)。新一代人再看郑愁予的诗,“流浪”的感觉多了浪漫飘逸,少了家国离愁(陈依文,2008),他们感觉生活的方式已经和上一代全然不同。
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自古以来的四百年历史,由荷兰人进据台南安平港说起,历经荷西、明郑、清治、日治到战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统治。台湾社会文化的特殊性,社会学者陈秉璋(2014: 264-265)在建构东方社会学的论述中,名之为“多层移民文化并排与重迭而成的文化丛”。他从文化观点指出,台湾社会文化基本上是过去春秋战国以来,每当大陆有政治动乱或天然灾难时,一波又一波往南逃亡,在终极站所累积的移民文化。因此,它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亦有移民文化的冒险性。这种文化本身的矛盾双重性,再加上不同时空进入台湾社会的差异性移民主体,经由主体经验整体长期互动的结果,形成台湾社会文化的两大特征:一是找不到也看不见整体的民族文化,二是找得到也看得见一种“矛盾与对立和平共融的文化丛”。这样的文化特色,随着台湾民主化和世界全球化,正在改变。
对于初来乍到的移民,这个岛屿像是一个朦胧的家,有人交换着流浪的方向,但有人留下来就认定了这个“家园”。身份认同的问题于焉而生。不同主体经验、先来后到的差异性移民,何以能够在矛盾与对立的情境之下和平共融?于是,主体性(人之所以为人)与身份认同(我们与他们的相互描述)成为共同体与个人无法回避的时代问题。
笔者将循文化研究路径,采纳文化公民身份(cultural citizenship)的观点,探索和再现这个问题。媒介与文化公民身份密不可分。全球化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全球性流动,媒介科技有能力跨越时空传播,做到“时空延伸”(time-space distanciation),让远距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吉登斯,1998: 23)。时空变幻因而产生文化的游离,令认同脱离了单一民族国家的背景(史蒂文森,2011: 15)。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身份认同,由传统强调政治面向的民族认同,转向以生活方式为中心的文化公民身份(易林,2015)。文化公民身份已然成为探索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的一条重要路径(Stevenson,2003/2011)。本文以台湾公民媒体实践作为文化公民行动的案例,检视“公民行动影音纪录数据库”(简称“公库”)投身新社会运动的作为与作用,并反思在数字媒介环境下,一种公民媒介学的游戏规则,对于民族认同政治的挑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