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49.37 6.2折 79.9 全新

库存10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编著 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78347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9元

货号24194437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总序]

总序 

  1981年,我成立了一个名为“现实俱乐部”(Reality Club)的组织,试图把那些探讨后工业时代话题的人们聚集在一起。1997年,“现实俱乐部”上线,更名为Edge。

  在Edge中呈现出来的观点都是经过推敲的,它们代表着诸多领域的前沿,比如进化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神经学、心理学、宇宙学和物理学等。从这些参与者的观点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自然哲学:一系列理解物理系统的新方法,以及质疑我们很多基本假设的新思维。

  对每一本年度合集,我和Edge的忠实拥趸,包括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凯文·凯利(Kevin Kelly)和乔治·戴森(George Dyson),都会聚在一起策划“Edge年度问题”——常常是午夜征问。

  提出一个问题并不容易。正像我的朋友,也是我曾经的合作者,已故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詹姆斯·李·拜尔斯(James Lee Byars)曾经说的那样:“我能回答一个问题,但我能足够聪明地提出这个问题吗?”我们寻找那些启发不可预知答案的问题——那些激发人们去思考意想不到之事的问题。

 

现实俱乐部 

  1981—1996年,现实俱乐部是一些知识分子间的非正式聚会,通常在中国餐馆、艺术家阁楼、投资银行、舞厅、博物馆、客厅,或在其他什么地方。俱乐部座右铭的灵感就源于拜尔斯,他曾经说过:“要抵达世界知识的边界,就要寻找复杂、聪明的头脑,把他们关在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1969年,我刚出版了本书,拜尔斯就找到了我。我们俩同在艺术领域,一起分享有关语言、词汇、智慧以及“斯坦们”(爱因斯坦、格特鲁德·斯坦因、维特根斯坦和弗兰肯斯坦)的乐趣。1971年,我们的对话录《吉米与约翰尼》(Jimmie and Johnny)由拜尔斯创办的“世界问题中心”(TheWorld Question Center)发表。

  1997年,拜尔斯去世后,关于他的世界问题中心,我写了下面的文字:

 

  詹姆斯·李·拜尔斯启发了我成立现实俱乐部(以及Edge)的想法。他认为,如果你想获得社会知识的核心价值,去哈佛大学的怀德纳图书馆里读上600万本书,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在他极为简约的房间里,他通常只在一个盒子中放4本书,读过后再换一批。)于是,他创办了世界问题中心。在这里,他计划邀请100位聪明的人聚于一室,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理论上讲,一个预期的结果是他们将获得所有思想的总和。但是,在设想与执行之间总有许多陷阱。拜尔斯确定了他的100位聪明的人,依次给他们打电话,并询问有什么问题是他们自问不解的。结果,其中70个人挂了他的电话。

 

  那还是发生在1971年的事。事实上,新技术就等于新观念,在当下,电子邮件、互联网、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让拜尔斯的宏大设计得到了真正执行。虽然地点变成了线上,这些驱动热门观点的反复争论,却让现实俱乐部的精神得到了延续。

  正如拜尔斯所说:“要做成非凡的事情,你必须找到非凡的人物。”每一个Edge年度问题的中心都是卓越的人物和伟大的头脑——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他们都是当今各自领域的执牛耳者。我在1991年发表的《第三种文化的兴起》(The Emerging Third Culture)一文和1995年出版的《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The Third Culture: Beyond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书中,都写到了“第三种文化”,而上述那些人,他们正是第三种文化的代表。

导语摘要
  哪些科学概念能改善思维方式,让你变得更聪明?本书编者约翰·布罗克曼召集了151位世界*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来回答这个“大问题”,触及物理宇宙、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科技趋势、认知神经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前沿概念与思考框架。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这些“*伟大的头脑”,看他们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开启你的脑力激荡。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科学明星”,包括著名的无神论者理查德·道金斯、*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社会网络学家克莱·舍基、国际物理学权威丽莎·兰道尔、基因编辑先驱乔治·丘奇、人造生命之父克雷格·文特尔、哲学家与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等等。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
如何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幸福感?
为什么不能“设计”自己的大脑和思维呢?
集体智慧让聪明人变得更聪明了吗?
我们已经很熟悉黑天鹅事件,那“黑天鹅技术”又是什么?
还有更多不可预知答案的问题,你将在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作者简介
约翰·布罗克曼 编著


  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世界上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目录
[目录] 


各方赞誉 


总 序 


推荐序 


Edge年度问题


01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正和博弈


02 塞斯·劳埃德(Seth Lloyd)


   非生即死


03 凯文·凯利(Kevin Kelly)


   失败造就成功 


04鲁比·拉克(Rudy Rucker)


   不可预知的世界


05 詹姆斯·奥唐奈(James O’Donnell)


   万物恒动 


06 特伦斯·谢诺沃斯基(Terrence Sejnowski)


    十进制 


07 苏珊·布莱克摩尔(Sue Blackmore)


   相关不是因果 


08 安东尼·阿吉雷( Anthony Aguirre)


   悖论 


09 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


   黑天鹅技术


10 马克·佩奇尔( Mark Pagel)


   知识就是假设 


11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双盲控制实验 


12 罗杰·尚克(Roger Schank)


   实验法 


13蒂莫·汉内(Timo Hannay)


   控制实验法 


14 吉诺·塞格雷(Gino Segre)


   思想实验 


15 罗杰·海菲尔德(Roger Highfield)


   唇齿之依 


16威廉·卡尔文(William Calvin)


  寻找框架 


17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V. S. Ramachandran)


  异常与范式 


18 克里斯蒂娜·芬恩(Christine Finn)


   不在与存在 


19埃里克·托普(Eric Topol)


   寻求根本原因:人类的“黑匣子”


20巴特·科斯可(Bart Kosko)


  “证明完成”时刻 


21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


   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   


22马塞洛·格莱泽(Marcelo Gleiser)


   独一无二的我们 


23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


   宇宙无用论 


24塞缪尔·巴伦德斯(Samuel Barondes)


   我们每个人平凡却独特 


25 唐纳德·霍夫曼(Donald Hoffman)


   我们的感知桌面 


26 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主体世界 


27 胡安·恩里克斯(Juan Enriquez)


   生命密码 


28 珍妮弗·雅克(Jennifer Jacquet)


   关键消费者 


29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人类世思维


30 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


   心灵生活的盲点 


31 丽莎·兰道尔(Lisa Randall)


   “科学”


32 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


   科学的生活方式 


33 凯瑟琳·舒尔茨(Kathryn Schulz)


   源于科学史的悲观元归纳 


34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Douglas Rushkoff)


   技术的倾向 


35 奥布里·德格雷(Aubrey de Grey)


   恐惧未知的分寸 


36尼尔·格申斐尔德(Neil Gershenfeld)


   真理是一个模型 


37 罗斯·安德森(Ross Anderson)


   科学还是表演 


38 格雷戈里·保罗(Gregory Paul)


   科学家就应该是科学家 


39马克·亨德森(Mark Henderson)


   科学方法不止适用于科学 


40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


   科技为人类铺平道路 


41 李·斯莫林(Lee Smolin)


   时间内思维与超时间思维


42马丁·里斯(Martin Rees)


“深度时间”与遥远的未来 


43托马斯·巴斯(Thomas A. Bass)


   开放系统 


44 朱利奥·博卡莱蒂(Giulio Boccaletti)


   尺度分析 


45 戴维·盖勒特(David Gelernter)


   递归结构


46 马蒂·赫斯特(Marti Hearst)


   检索指数


47 戴维·罗恩(David Rowan)


   个人资料的开发 


48 马可·亚科波尼(Marco Iacoboni)


   纠缠 


49 维多利亚·施托登(Victoria Stodden)


   相变与型变 


50马扎林·巴纳吉(Mahzarin R. Banaji)


   崩坏思维的解决方法:信号检测理论


51 戴维·迈尔斯(David G.Myers)


   自利性偏差


52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Krauss)


   不确定性 


53 查尔斯·塞费(Charles Seife)


   随机性 


54 罗伯特·库尔茨班(Rob Kurzban)


   外部性 


55 史蒂芬·科斯林(Stephen M.Kosslyn)


   约束满足 


56 斯蒂芬·亚历山大(Stephon H. Alexander)


   二象性 


57 阿曼达·格夫特(Amanda Gefter)


   二象性 


58 塔妮娅·伦布罗佐(Tania Lombrozo)


   可消除性 


59 乔舒亚·格林( Greene)


   随附性 


60 布莱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


   可复制性 


61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幸福感五要素


62 斯丹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


   大都市性空间关系学 


63 罗伯特·普鲁文(Robert R. Provine)


   天无免餐 


64道格拉斯·肯里克(Douglas T. Kenrick)


   亚自我和模块思维 


65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理性无意识 


66 托马斯·梅青格尔(Thomas Metzinger)


   现象透明自我模型 


67杰弗里·米勒( Geoffrey Miller)


   人格-错乱连续体


68 海伦·费雪(Helen Fisher)


   气质维度


69 戴夫·维纳(Dave Winer)


   热跟踪导弹 


70理查德·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


   理解和交流的对象 


71乔纳森·海特(Honathan Haidt)


   情境型超级生物


72约翰·托比(John Tooby)


   因果关系、道德冲突和错误判断


73杰森·茨威格(Jason Zweig)


   构建偶然 


74丽贝卡·戈尔茨坦(Rebecca Goldstein)


  解释推论 


75巴里·史密斯(Barry C. Smith)


   感官与多重感官 


76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 Foreman)


   负能量是一种深刻治疗


77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集体智慧 


78 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


   断言往往是能通过大量证据解决的经验问题


79 汤姆·斯坦迪奇(Tom Standage)


   你可以证明有些东西危险,但没法证明它安全


80 安德鲁·雷弗金(Andrew Revkin)


   人类智慧 


81 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


   迷失于思


82 盖瑞·马库斯(Gary Marcus)


   认知的卑微 


8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