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草拾珍 脉法捷要 带您回归正统脉法之路(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草拾珍 脉法捷要 带您回归正统脉法之路(第3版)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9.35 3.5折 26.5 全新

库存7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建立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73237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6.5元

货号24185480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 人们看病的时候往往喜欢找老中医,为什么? “老中医经验丰富呀!”有是证即用是药,有是脉即用是药, 这就是一种经验之谈。我们之所以谈脉证的从舎问题, 是因为脉与证有相应的时候,有不相应的时候。而对于此问题,不少中医爱好者或者涉入中医临床不久的同行们往往会持有怀疑的态度。我们前面谈到过, 从理论上来讲, 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和邪正对立的情况都会相应地在寸口脉象上有所反映。所以, 不少人认为脉证从舍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l为命题。关于此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理论上的考察, ?难经·八难?日: “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

  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 三焦之原, 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子内也。''所谓“寸口脉平'',我们可以理解为寸口脉的脉象是平和的, 和常人的脉象表现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而有平和脉象的人也会有死亡的情况发生, ?难经?认为这是由于“生气独绝于内”的缘故。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 就有“无疾而终”之说, 一些年纪大的老人, 平素身体健康,突然就去世了,大概就是这种原因。这一现象表明,脉证的从舍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关于脉证的从舍问题, ?医宗? 里面做过专门的论述:“从证不从脉一一脉浮为表,治宣汗之,此其常也,而也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是也,脉沉为里,治宜下之, 此其常也,而也有宜汗之者焉。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微汗者焉。脉促为阳,常用葛根岑连清之也,若脉粗厥冷为虚脱, 非灸非温不可,此又非'促为阳盛'之脉也。脉迟为寒,常用干姜附子温之也,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競期汗出,则用大承气,此又非 '迟为阴寒' 之脉也,四者皆从证不从脉也。世有切脉而不同证,其失可胜言哉?从脉不从证一一表证汗之,此其常也。仲景日: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 当救其里,用四逆汤,此从脉之沉也。里证下之,此其常也。日哺发热者, 属阳明;脉浮虚者,宜发汗,用桂枝汤,此从脉之浮也,结胸证具,常以大小陷胸汤下之矣,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是宜从脉而治其表也。身疼痛者,常以桂枝麻黄解之矣,然尺中迟者不可汗,以营血不足故也, 是宜从脉而调其营矣。此皆从脉不从证也。世有问证而忽脉者,得非仲景之人乎? '''由此可以认为,即便是从临床来看,脉证的从舍问题也依然存在。那么, 我们该什么时候从脉, 什么时候从证呢?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 尽管你对脉学的理论和实践已经了如指掌, 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 我们还需要做到四诊合参,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准确的信息。那么,抛开证来讲, 对于寸口脉而言, 是不是也存在脉的从舍问题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寸口脉可以分为寸、关、尺三部,而每一部又可以进行浮、中、沉的分别候取,由此可以说明,寸口脉各部的表现和浮、中、沉分别候取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别, 这种差别的存在, 就为我们对寸口脉的取舎提供了必要性。尽管我们认为,身体的基本状况会在寸口的寸、关、尺三部脉上表现出来, 由于一个人可能有痼疾而又有新病发生的可能, 我们在治疗疾病时,往往会遵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如?金慶要略?所云:“夫病痼疾, 加以卒病, 当先治其卒病, 后乃治其痼疾也。”这里所说的“痼疾”就是指久病,“卒病”就是指新病,有新病时当优先治疗新病,新病稳固后,再治疗痼疾。所以,对于寸口各部不同的脉象表现,也存在从舍问题。一个网友的典型案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某男,四十八岁,耳鸣伴眩晕一个月。 患者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耳鸣症状,声音较巨,随之即眩晕,天旋地转,时而呕吐,耳胀闷不舒,在医院经检査被确诊为梅尼埃综合征,患者体瘦,面色发黑,精神不振,因为此病而抑郁寡欢,平素

  嗜烟,耳鸣眩晕几乎为持续性,舌淡红苔略黄厚,脉滑尺弱。”就这位患者来说,其脉象特点是总体脉滑而尺部弱,我们知道,尺部脉弱表明患者平素肾气不足, 而脉滑表明是有郁热, 这就说明患者现在的情况是: 有痼疾(久病)肾气不足,而又有率病(新病)郁热在内。按照“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我们可以先治其卒病 (脉滑),等待病情稳定后, 再考虑尺脉弱的问题 (治其痼疾), 这时候脉证从舍问题其实就是标与本的问题。所以,当寸口的寸、关、尺三部脉有不同的脉象表现时,有时也存在从舍的问题。

 



导语摘要
    本书详述了笔者研究探讨脉学的思路及方法,把脉学和阴阳五行理论系统地结合起来,从寸口阴阳五行的属性谈起,把寸关尺、五脏、阴阳五行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历代脉学著作,特别是《脉诀》和《濒湖脉学》编成的口诀,大多要求背诵记忆,且内容散乱,不利于临床系统掌握。本书向读者提供了一种诊脉的系统思维模式,只要理解就能运用于临床。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简单易学,弥补了脉学研究方面的不足,并使之更实用化,适合临床中医及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刘建立,华夏中医论坛讲师。作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尤其善治疑难杂症,效果显著,深受好评。

目录

上篇  脉诊篇


讲  脉诊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讲  脉诊的意文       


第三讲  脉证的从舍问题


第四讲  诊脉的注意事项


第五讲
脉势


第六讲  寸口脉的阴阳五行属性     


中篇  脉象 篇


第七讲  解读脉象


第八讲  五脏脉象


第九讲  常用脉象


第 讲  缓脉与胃气       


下篇  杂说篇             


第十一讲  独处藏好


第十二讲  脉学模型的建立


第十三讲  望色与切脉



内容摘要
    本书详述了笔者研究探讨脉学的思路及方法,把脉学和阴阳五行理论系统地结合起来,从寸口阴阳五行的属性谈起,把寸关尺、五脏、阴阳五行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历代脉学著作,特别是《脉诀》和《濒湖脉学》编成的口诀,大多要求背诵记忆,且内容散乱,不利于临床系统掌握。本书向读者提供了一种诊脉的系统思维模式,只要理解就能运用于临床。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简单易学,弥补了脉学研究方面的不足,并使之更实用化,适合临床中医及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主编推荐
刘建立,华夏中医论坛讲师。作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尤其善治疑难杂症,效果显著,深受好评。

媒体评论
脉为医门之先,然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本书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出发点构建脉学标准模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