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管理(第5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跨文化管理(第5辑)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0.44 5.7折 36 全新

库存5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主编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6722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4163314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跨文化管理》(第5辑)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编写的一本辑刊,内容涉及国内外对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新动态和学术前沿的介绍,以及跨文化管理相关理论在实践案例中的应用及经验总结,为加强国内外学者和机构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本书既适合作为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比较管理学、MBA的学生使用,也可被对国际工商管理理论和案例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为国际经济贸易管理学院,自1984年开办管理专业教育以来,培养了大批具备国际视野及沟通能力,拥有现代管理意识与专业水准,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根据学校学科调整和充实战略,2006年3月重新组建定名为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目前设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关系学三个本科专业;一个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人力资源与跨文化管理、跨国经营与战略管理、国际金融与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系统与管理等研究方向。

目录
Culture: the Blind Monster?
Gert Jan Hofsted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Research: Investigating Its Recent Trends in Top Management Journals
Fenghua Wang  Juan Du  Junzhi Huang  Shujing Cao  Yan Li  Zheng Fan

A
 Study on Tourists Perception,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 
Experience
Yingzhi Guo  Xinyi Liu  Qiuqin Dong

东方科研范式解读——基于易文化的思考
贾利军  徐韵

跨文化性作为跨文化关系建构方式
王志强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terest and Attitudes towards 
Learning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Satisfaction: A Case of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ourism Programs in China
Yingzhi Guo  Kun Dong  Yong Chen  Jianfeng Huang  Andrew Manley

文化差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基于美国Verizon公司和越南VNPT集团的案例比较研究
白景坤  阮氏清恒  卢晓侠

The Stable and Unstable Phases of the Russi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Aleksandr Prokhorov

高等教育跨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研究
孙建  方琼兰

《跨文化管理》投稿须知

内容摘要
《跨文化管理》(第5辑)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编写的一本辑刊,内容涉及国内外对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新动态和学术前沿的介绍,以及跨文化管理相关理论在实践案例中的应用及经验总结,为加强国内外学者和机构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本书既适合作为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比较管理学、MBA的学生使用,也可被对国际工商管理理论和案例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主编推荐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为国际经济贸易管理学院,自1984年开办管理专业教育以来,培养了大批具备国际视野及沟通能力,拥有现代管理意识与专业水准,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根据学校学科调整和充实战略,2006年3月重新组建定名为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目前设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关系学三个本科专业;一个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人力资源与跨文化管理、跨国经营与战略管理、国际金融与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系统与管理等研究方向。

精彩内容
跨文化性是跨文化关系建构过程。作为跨文化理解认知基础,跨文化关系性和文化互动认知性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不同文化载体在特定时空下在双重维度层面进行的人际交流。跨文化关系性具有文化“物自体属性”和文化“物他体属性”双重属性。文化“物自体属性”是指各民族在特定文化时空条件下形成的自我文化特性;文化“物他体属性”形成于本我文化和他我文化互动过程中。跨文化理解问题由本我和他我认知关系所致,形成于他我和本我互动对比、互动感知和互动关系建构过程之中。基于这一跨文化认知假设,本文对跨文化关系性、跨文化理解路径及其问题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跨文化理解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考。
1. 文化关系性作为跨文化性的基本特性
文化关系性和跨文化关系性是跨文化性基本特征。作为“哲学和文化学关于文化关系的概念”(Sommer,2005:81),跨文化性“基于文化间动态互动关系”(Schnell,2000:231)。如同“跨文化”(interkulturell)的前缀“inter”奠定的那样,跨文化性是指多层次本我他我文化关系和由此奠定的文化互动认知形式,涵盖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关系。
从词义角度看,“跨文化”由“跨”和“文化”两部分词义构成。跨文化性概念中的“跨”(inter)有四层意义:“之间”(zwischen);“共同/共处”(miteinander);“互动/相互”(reziprok,wechselseitig)和“对立/对峙”(gegeneinander)。“跨”确定了文化关系定位、类型和取向。基于“跨文化”这一词义界定,“跨文化”一词中的“文化”(kulturell)不是指单维度文化,而是指多维度文化。就跨文化关系建构而言。词义“跨”层概念涵义“之间”是指文化“之间性”,由此奠定的跨文化性是文化关系维系范畴,即:“文化之间关系性”。词义“跨”第二层涵义“共同/共处”是指“共同、共处性关系”,由此奠定的跨文化性也被看作是共同行动要求。“共同/共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文化间存在的相同性、共通性,二是指不同文化人员拥有共同文化行动意识。基于这一特性,跨文化性在这一语义层面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词义“跨”第三层涵义“互动/相互”是指“互动性/相互性关系”,由此奠定的跨文化性既是互动范畴,也是本我和他我文化理解的认知范畴。作为互动范畴,“跨文化性”旨在建构本我文化和他我文化互动关系。作为认知范畴,跨文化性则更加关注人们对他我文化的互动理解。词义“跨”第四层涵义“对立/对峙”是指“文化对峙性关系”,由此奠定的跨文化关系具有负面性,其语义也涵盖两个层面:一是涉及宏观层面某一文化与另一文化间存在的对峙性内容,二是指不同文化人员持有的对峙性关系和对立性文化态度。
作为文化互动关系范畴,“跨文化性”影响“本我”和“他我”彼此关系的建构(Wierlacher,2000)。在他我同本我进行互动时,“他我性”不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经“本我”反观后形成的,是本我对他我文化审视和解读的结果,因而具有主观本我性。“他我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对本我文化的理解。如果说,本我理解是人际和集体沟通的结果,那么,反向的假设也是成立的,即本我理解基于他我理解。”(Wierlacher,2003:259)也就是说,“主观他我性”不等于客观层面的“他我性”。“客观他我性”与“本我性”之间存在多大差异性和“远”与“近”的距离,取决于本我与他我关系的建构程度和“本我”与“他我”关系的互动界定。
由此奠定的“本我”和“他我”认知关系受到跨文化性影响。在这方面,“本我”和“他我”互动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它涵盖跨文化性概念中的“跨”词义四个内容层面,即“之间”、“共同/共处”、“互动、相互”和“对立/对峙”。基于这一认知,文化互动理解是指他我文化理解也包括本我文化理解,即通过对他我文化理解反射或反思本我文化,并带来自我变化,在自我变化下文化互动关系得到新界定。基于本我与他我这一互动性特点,“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人们对他我文化的理解会受到本我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Schnell,2000:231)。在这互动理解中,他我文化性不再被本我文化所融合,而是成为本我文化审视的媒介。为之,“人们需要他我文化知识,并通过与本我文化和他我文化保持距离,实现他我文化与本我文化相互渗透和互相丰富”(Steinmetz,2003:560) 在这一跨文化互动关系假设前提下,跨文化性具有以下五个认知特点:“一是文化概念不是二元的,而是互动的;二是他我文化理解也兼融本我立场和视角;三是任何一种跨文化关系,因跨文化认知互动性会转向自我反思、自我启蒙;四是这种自我反思也包括自我改变;五是这种自我改变终导致文化间新型关系的形成。”(Schnell,2000:23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