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43.65 6.4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蔡晴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65161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4040130
上书时间2024-11-01
绪论
上篇 背景
1 持续变化的风景——以欧洲为基地的世界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1 世界文化景观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与实践
1.1.1 遗产保护观念和方法的发展
1.1.2 以国际保护宪章和法规为基础的保护理论的逐步形成与完善
1.1.3 后工业社会遗产保护思想和实践的新发展
1.2 世界现代自然遗产保护的思想历程
1.2.1 1960年代:激荡岁月
1.2.2 197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1.2.3 1980年代:为了发展而保护的观念
1.2.4 1990年代:保护地从“孤岛”走向“体系”
1.2.5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概念的形成
1.2.6 21世纪:自然保护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3 融合文化遗产与自然保护的景观及遗产地保护理论和方法在21世纪的发展
1.3.1 《欧洲景观公约》(Europe Council,2000):“景观”作为保护对象、保护方法和保护政策
1.3.2 《下塔吉尔宪章》(TICCIH,2003):工业景观的保护与再生
1.3.3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2002):可持续性的农业景观保护
1.3.4 2010年代之后的两部佛罗伦萨宣言:人类对景观概念外延拓展形成共识
2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成就、问题和建议
2.1 我国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1 不可移动文物从“收藏”到“保护”
2.1.2 从“修旧如旧”到“不改变原状”
2.1.3 城市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
2.1.4 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思想与实践的多元化
2.1.5 我国当代文化遗产管理的行政体系和执行机制
2.2 我国文化遗产管理的立法框架
2.2.1 发展历程:保护和管理体系的逐步形成
2.2.2 存在问题:因法规体系和实践类型不相符而导致无法可依,因基本概念阐述的不完善而导致保护方法的混乱
3 美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与实践
3.1 美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保护运动观念的成长
3.1.1 保护体系的初步定义(1830—1930年代)
3.1.2 罗斯福的新政对保护的影响(1930—1950年代)
3.1.3 生态革命(1960—1970年代)
3.1.4 变革和拓展(1970年代—至今)
3.2 美国文化遗产地保护的观念、方法和管理框架
3.2.1 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形成
3.2.2 历史街区(Historic District)
3.2.3 国家历史公园(National Historic Urban Park)
3.2.4 文化遗产地的主要管理者
3.3 美国国家公园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管理框架
3.3.1 国家公园体系的内容
3.3.2 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
3.3.3 国家公园的保护法规体系
3.3.4 国家公园的规划体系
3.3.5 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其他特点
4 上篇小结: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
4.1 研究的起点——西方和国际主流保护思想与实践的演变
4.1.1 认识到多样性的普遍价值
4.1.2 认识到遗产环境的整体性
4.1.3 认识到遗产作为一种资源的经济价值
4.2 中国遗产保护的成就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历史的跨越
4.2.2 当前的主要问题
4.3 美国的经验
4.3.1 基于地域的保护
4.3.2 多学科的协同
4.3.3 旅游业与遗产管理协调发展
4.3.4 完备的管理体制
4.4 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
中篇 理论
5 文化景观:一种特殊的遗产类型
5.1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的含义
5.2 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中发现文化景观保护的价值
5.2.1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
5.2.2 在文化遗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
5.3 文化景观保护对于我国遗产保护的特别意义
5.4 文化景观的类型
5.5 文化景观保护的特点
5.5.1 维护文化景观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5.5.2 建立文化景观的保护是保护传统人、地关系的观念
5.5.3 以建立保护区的方式进行保护
5.6 文化景观保护规划要点
6 基于地域的保护:概念、理论与方法
6.1 保护区
6.1.1 古迹保护:从保护本体到保护区
6.1.2 文化遗产保护区
6.2 自然保护区
6.2.1 自然保护区的产生
6.2.2 自然保护区设置的不同倾向
6.2.3 自然保护观念的变化与自然保护区设置
6.2.4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及其管理体制
6.3 超越保护区——保护地群: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和国家遗产区域(Herirage Area)
6.3.1 富有历史文化遗产的绿带——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
6.3.2 对话与交流之路——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
6.3.3 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的异同
6.3.4 基于生态网络概念的保护地群——国家遗产区域(Heritage Area)
6.3.5 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对我国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6.4 建立我国的遗产保护地体系
6.4.1 我国现阶段的保护地体系的不足之处
6.4.2 遗产地系统规划途径的建议
7 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7.1 历史景观保护管理与修复理论
7.1.1 历史景观保护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和意义
7.1.2 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管理
7.1.3 空间规划作为历史景观保护和品质提升的一种手段
7.1.4 在一个实例中理解历史景观管理的本质——对“变化”的管理
7.2 自然生态保护管理与维护理论
7.2.1 游憩环境承载容量理论(RCC)
7.2.2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简称LAC)
7.2.3 娱乐机会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简称ROS)
7.2.4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
7.3 历史景观和自然生态的管理、维护与修复
下篇 类型
8 历史的设计景观:《佛罗伦萨宪章》指导下的历史园林及景观设计保护的概念和方法——风貌维护与风格修复
8.1 历史园林及景观设计保护观念辨析
8.1.1 《佛罗伦萨宪章》与《威尼斯宪章》
8.1.2 历史的设计景观:有生命力的遗产
8.1.3 风貌维护
8.1.4 风格修复
8.1.5 小结
8.2 历史的设计景观的保护方法
8.2.1 风景文物的维修
8.2.2 重建和复原
8.2.3 搬迁和改建
8.2.4 风貌保护
9 有机进化之残遗物景观——大遗址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9.1 大遗址保护的基本观念
9.1.1 大遗址保护相关概念
9.1.2 国外大遗址保护的方法和经验
9.2 我国大遗址保护的方法
9.2.1 我国大遗址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9.2.2 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两条途径
9.2.3 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管理的基本框架
10 有机进化之持续性景观:聚落遗产地保护的观念和方法——从“建筑博物馆(Building Museum)”到“生态博物馆(Ecomuseum)”
10.1 历史聚落的整体性保护观念和方法的演进
10.1.1 露天建筑博物馆(Open-一air Building Museum)
10.1.2 乡土博物馆(Homeland Museum/Museum Viilage)
10.1.3 社区(邻里)博物馆(Community Museum/Neighborhood Museum)
10.1.4 生态博物馆(Ecomtiseum)
10.1.5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s)
10.1.6 国际聚落遗产地保护观念和方法变化的特点
10.1.7 我国的历史聚落保护——历史文化村镇
10.2 聚落遗产地的旅游业
10.2.1 我国的聚落遗产地旅游业案例:江南古村镇和中西部民族生态博物馆
10.2.2 怎样评价聚落遗产地旅游业的成败得失
10.3 以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来保护聚落遗产地
10.3.1 生态博物馆的生态特征和生态保护
10.3.2 生态博物馆的社区保护和社区管理
10.4 我国村落遗产地的景观管理——《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贵阳建议》的理论和方法
10.4.1 关于整体保护
10.4.2 关于发展和延续
10.4.3 关于政策引导、法律约束、公众参与
11 基于传统审美意识的名胜地景观:风景名胜区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11.1 我国风景名胜概念及其资源特征
11.1.1 我国风景名胜发展形成的历史过程
11.1.2 我国风景名胜区(Scenic & Historic Interest Areas)的概念和国外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概念的比较
11.2 我国现代风景名胜区制度的形成及其管理体制
11.2.1 我国风景名胜区制度的建立
11.2.2 风景名胜区制度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