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5卷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88.54
4.9折
¥
180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成大先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0475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80元
货号23918769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机械设计手册》自1969年版出版发行以来,已经修订了五次,累计销售量130万套,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内影响力强、销售量的机械设计工具书。作为的重点科技图书,《机械设计手册》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3年获化工部优秀科技图书奖,199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化工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200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2015年,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实用性、可靠性和创新性的结合,协助广大机械设计人员开发出更好更新的产品,适应市场和生产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机械设计手册》一贯坚持、不懈努力的宗旨。
《机械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五版出版发行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多次邀请机械方面的专家、学者座谈,倾听他们对第六版修订的建议,并深入设计院所、工厂和矿山的线,向广大设计工作者了解《手册》的应用情况和意见,及时发现、收集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和新问题,多方位、多渠道跟踪、收集国内外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改进和丰富《手册》的内容,使《手册》更具鲜活力,以限度地提高广大机械设计人员自主创新的能力,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手册》第六版的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一、在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设计方面
1.新增第5篇“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提出了常用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12条常用准则,供产品设计人员参考。
2.第1篇“一般设计资料”增加了机械产品设计的巧(新)例与错例等内容。
3.第11篇“润滑与密封”增加了稀有润滑装置的设计计算内容,以适应润滑新产品开发、设计的需要。
4.第15篇“齿轮传动”进一步完善了符合ISO国际标准的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非零变位锥齿轮设计,点线啮合传动设计,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设计等内容,例如增加了符合ISO标准的渐开线齿轮几何计算及算例,更新了齿轮精度等。
5.第23篇“气压传动”增加了模块化电/气混合驱动技术、气动系统节能等内容。
二、 在为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创新,提供新型元器件和新材料方面
1.介绍了相关节能技术及产品,例如增加了气动系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电机等。
2.各篇介绍了许多新型的机械零部件,包括一些新型的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带减速器的电机、起重运输零部件、液压元件和辅件、气动元件等,这些产品均具有技术先进、节能等特点。
3.新材料方面,增加或完善了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镁及镁合金等内容,这些合金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材料回收率高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铁、计算机、通信元件、电子产品、纺织和印刷等行业。
三、在贯彻推广标准化工作方面
1.所有产品、材料和工艺均采用新标准资料,如材料、各种机械零部件、液压和气动元件等全部更新了技术标准和产品。
2.为满足机械产品通用化、国际化的需要,遵照立足国家标准、面向国际标准的原则来收录内容,如第15篇“齿轮传动”更新并完善了符合ISO标准的渐开线齿轮设计等。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是在前几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借《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出版之际,再次向参加每版编写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给我们提供大力支持和热忱帮助的单位和各界朋友们!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调研工作不够全面,修订中难免存在疏漏和缺点,恳请广大读者继续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导语摘要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共5卷,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设计资料,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第2卷包括连接与紧固,轴及其连接,轴承,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润滑与密封,弹簧,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带、链传动,齿轮传动;第4卷包括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减速器、变速器,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机架设计;第5卷包括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等。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是在总结前五版的成功经验,考虑广大读者的使用习惯及对《机械设计手册》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机械设计手册》保持了前五版的风格、特色和品位:突出实用性,从机械设计人员的角度考虑,合理安排内容取舍和编排体系;强调准确性,数据、资料主要来自标准、规范和其他权威资料,设计方法、公式、参数选用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设计举例来自工程实践;反映先进性,增加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采用了新标准和规范,广泛收集了具有先进水平并实现标准化的新产品;突出了实用、便查的特点。《机械设计手册》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成大先,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不错工程师,在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从事矿山机械设计四十多年,有多项成果获奖,有很好丰富的非标设计经验,和项目设计组织经验。
目录
第21篇液压传动
第1章基础标准及液压流体力学常用公式21-3
1基础标准21-3
1.1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的公称压力系列21-3
1.2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21-3
1.3液压缸、气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21-4
1.4液压缸、气缸活塞行程系列21-4
1.5液压元件的油口螺纹连接尺寸21-5
1.6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21-5
1.7液压气动系统用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21-5
1.8液压阀油口的标识21-5
2液压气动图形符号21-6
2.1图形符号21-6
2.2控制机构、能量控制和调节元件符号绘制规则21-13
3液压流体力学常用公式21-15
3.1流体主要物理性质公式21-15
3.2流体静力学公式21-16
3.3流体动力学公式21-16
3.4雷诺数、流态、压力损失公式21-17
3.5小孔流量公式21-22
3.6平行平板间的缝隙流公式21-23
3.7环形缝隙流公式21-23
3.8液压冲击公式21-24
第2章液压系统设计21-25
1概述21-25
1.1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型式21-25
1.2液压系统的类型和特点21-25
1.3液压传动与控制的优缺点21-26
1.4液压开关系统逻辑设计法21-26
1.5液压CAD的应用21-27
1.6可靠性设计21-27
2液压系统设计21-29
2.1明确设计要求21-29
2.2确定液压执行元件21-29
2.3绘制液压系统工况图21-30
2.4确定系统工作压力21-30
2.5确定执行元件的控制和调速方案21-30
2.6草拟液压系统原理图21-33
2.7计算执行元件主要参数21-33
2.8选择液压泵21-34
2.9选择液压控制元件21-35
2.10选择电动机21-35
2.11选择、计算液压辅助件21-36
2.12验算液压系统性能21-36
2.13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21-37
2.14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21-37
2.14.1ZS-500型塑料注射成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21-37
2.14.280MN水压机下料机械手液压系统设计21-49
第3章液压基本回路21-57
1压力控制回路21-57
1.1调压回路21-57
1.2减压回路21-59
1.3增压回路21-61
1.4保压回路21-63
1.5卸荷回路21-65
1.6平衡回路21-68
1.7制动回路21-70
2速度控制回路21-71
2.1调速回路21-71
2.1.1节流调速回路21-71
2.1.2容积调速回路21-75
2.1.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21-78
2.1.4节能调速回路21-79
2.2增速回路21-81
2.3减速回路21-83
2.4同步回路21-84
3方向控制回路21-88
4其他液压回路21-91
4.1顺序动作回路21-91
4.2缓冲回路21-94
4.3锁紧回路21-95
4.4油源回路21-97
第4章液压工作介质21-99
1液压工作介质的类别、组别、产品符号和命名21-99
2液压油黏度分类21-100
3对液压工作介质的主要要求21-101
4常用液压工作介质的组成、特性和应用21-102
5液压工作介质的添加剂21-104
6液压工作介质的其他物理特性21-105
6.1密度21-105
6.2可压缩性和膨胀性21-105
7液压工作介质的质量指标21-106
7.1液压油21-106
7.2专用液压油(液)21-109
7.3难燃液压液21-112
7.4液力传动油(液)21-116
8液压工作介质的选择21-117
9液压工作介质的使用要点21-119
第5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1-122
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与工作原理21-122
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用21-123
3液压泵产品及选用指南21-126
3.1齿轮泵21-126
3.1.1CB型齿轮泵21-127
3.1.2CB-F型齿轮泵21-129
3.1.3CBG型齿轮泵21-132
3.1.4CB※-E、CB※-F型齿轮泵21-136
3.1.5三联齿轮泵21-141
3.1.6P7600、P5100、P3100、P197、P257型高压齿轮泵(马达)21-145
3.1.7恒流齿轮泵21-147
3.1.8复合齿轮泵21-149
3.2叶片泵产品及选用指南21-151
3.2.1YB型、YB1型叶片泵21-152
3.2.2YB-※车辆用叶片泵21-157
3.2.3PFE系列柱销式叶片泵21-159
3.2.4Y2B型双级叶片泵21-164
3.2.5YB※型变量叶片泵21-166
3.3柱塞泵(马达)产品及选用指南21-169
3.3.1※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21-171
3.3.2ZB系列非通轴泵(马达)21-177
3.3.3Z※B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21-182
3.3.4A※V、A※F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马达)21-184
3.3.5JB-※型径向柱塞定量泵21-202
3.3.6JB※型径向变量柱塞泵21-203
3.3.7JBP径向柱塞泵21-205
3.3.8A4VSO系列斜盘轴向柱塞泵21-207
4液压马达产品21-216
4.1齿轮液压马达21-216
4.1.1CM系列齿轮马达21-216
4.1.2CM5系列齿轮马达21-218
4.1.3BMS、BMT、BMV系列摆线液压马达21-219
4.2叶片液压马达21-231
4.3柱塞液压马达21-234
4.3.1A6V变量马达21-234
4.3.2A6VG变量马达21-239
4.3.3A6VE内藏式变量马达21-242
4.3.4※JM、JM※系列曲轴连杆式径向柱塞液压马达21-244
4.3.5DMQ系列径向柱塞马达21-254
4.3.6NJM型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21-255
4.3.7QJM型、QKM型液压马达21-259
4.4摆动液压马达21-278
第6章液压缸21-281
1液压缸的分类21-281
2液压缸的主要参数21-282
3液压缸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的计算21-283
4通用液压缸的典型结构21-287
5液压缸主要零部件设计21-288
5.1缸筒21-288
5.2活塞21-293
5.3活塞杆21-296
5.4活塞杆的导向套、密封装置和防尘圈21-299
5.5中隔圈21-301
5.6缓冲装置21-301
5.7排气阀21-303
5.8油口21-304
5.9单向阀21-307
5.10密封件、防尘圈的选用21-307
6液压缸的设计选用说明21-310
7液压缸的标准系列与产品21-312
7.1工程用液压缸21-313
7.2车辆用液压缸21-318
7.3冶金设备用液压缸21-319
7.4重载液压缸21-332
7.4.1CD/CG250、CD/CG350系列重载液压缸21-332
7.4.2带位移传感器的CD/CG250系列液压缸21-346
7.4.3C25、D25系列高压重型液压缸21-347
7.4.4CDH2/CGH2系列液压缸21-363
7.5轻型拉杆式液压缸21-365
7.6多级液压缸21-374
7.7齿条齿轮摆动液压缸21-377
7.7.1UB型齿条齿轮摆动液压缸21-377
7.7.2UBZ重型齿条齿轮摆动液压缸21-385
7.8同步分配器液压缸21-386
第7章液压控制阀21-390
1液压控制阀的类型、结构原理及应用21-390
1.1液压控制阀的类型21-390
1.2液压控制阀的结构原理和应用21-392
2中、高压系列液压阀21-401
2.1D型直动式溢流阀、遥控溢流阀21-401
2.2B型先导溢流阀21-403
2.3电磁溢流阀21-405
2.4低噪声电磁溢流阀21-409
2.5H型压力控制阀和HC型压力控制阀21-411
2.6R型先导式减压阀和RC型单向减压阀21-414
2.7RB型平衡阀21-416
2.8BUC型卸荷溢流阀21-417
2.9F(C)G型流量控制阀21-419
2.10FH(C)型先导操作流量控制阀21-423
2.11FB型溢流节流阀21-425
2.12SR/SRC型节流阀21-428
2.13叠加式(单向)节流阀21-431
2.14Z型行程减速阀、ZC型单向行程减速阀21-433
2.15UCF型行程流量控制阀21-435
2.16针阀21-438
2.17DSG-01/03电磁换向阀21-440
2.18微小电流控制型电磁换向阀21-443
2.19DSHG型电液换向阀21-444
2.20DM型手动换向阀21-451
2.21DC型凸轮操作换向阀21-457
2.22C型单向阀21-461
2.23CP型液控单向阀21-462
3高压液压控制阀21-464
3.1DBD型直动式溢流阀21-464
3.2DBT/DBWT型遥控溢流阀21-468
3.3DB/DBW型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5X系列)21-469
3.4DA/DAW型先导式卸荷溢流阀、电磁卸荷溢流阀21-473
3.5DR型先导式减压阀21-477
3.6DZ※DP型直动式顺序阀21-483
3.7DZ型先导式顺序阀21-485
3.8FD型平衡阀21-490
3.9MG型节流阀、MK型单向节流阀21-496
3.10DV型节流截止阀、DRV型单向节流截止阀21-497
3.11MSA型调速阀21-499
3.122FRM型调速阀及Z4S型流向调整板21-500
3.13S型单向阀21-504
3.14SV/SL型液控单向阀21-506
3.15WE型电磁换向阀21-510
3.16WEH电液换向阀及WH液控换向阀21-516
3.17WMM型手动换向阀21-528
3.18WM型行程(滚轮)换向阀21-533
4叠加阀21-535
4.1叠加阀型谱(一)21-535
4.2叠加阀型谱(二)21-543
4.3液压叠加阀安装面21-546
5插装阀21-547
5.1Z系列二通插装阀及组件21-547
5.2TJ系列二通插装阀及组件21-550
5.3L系列二通插装阀及组件21-553
5.4LD、LDS、LB、LBS型插装阀及组件21-569
5.5二通插装阀安装连接尺寸21-573
6其他阀21-575
6.1截止阀21-575
6.1.1CJZQ型球芯截止阀21-575
6.1.2YJZQ型高压球式截止阀21-577
6.2压力表开关21-578
6.2.1AF6型压力表开关21-578
6.2.2MS2型六点压力表开关21-579
6.2.3KF型压力表开关21-580
6.3分流集流阀21-580
6.3.1FL、FDL、FJL型分流集流阀21-580
6.3.23FL-L30※型分流阀21-582
6.3.33FJLK-L10-50H型可调分流集流阀21-582
6.3.43FJLZ-L20-130H型自调式分流集流阀21-583
6.4ZFS型多路换向阀21-583
6.5压力继电器21-585
6.5.1HED型压力继电器21-585
6.5.2S型压力继电器21-589
6.5.3S※307型压力继电器21-590
……
第22篇液压控制
第1章控制理论基础22-3
1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22-3
1.1反馈控制原理22-3
1.2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类型和要求22-3
2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22-4
2.1微分方程22-4
2.2传递函数及方块图22-5
2.3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2-7
2.4信号流图及梅逊增益公式22-8
2.4.1信号流图和方块图的对应关系22-8
2.4.2梅逊增益公式22-9
2.5机、电、液系统中的典型环节22-10
2.6频率特性22-11
2.6.1频率特性的定义、求法及表示方法22-11
2.6.2开环波德图、 奈氏图和尼柯尔斯图的绘制22-12
2.7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和单位阶跃响应函数22-14
3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22-15
4线性反馈控制系统分析22-16
4.1稳定性分析22-16
4.1.1稳定性定义和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22-16
4.1.2稳定性准则22-16
4.1.3稳定裕量22-18
4.2控制系统动态品质分析22-19
4.2.1时域分析法22-19
4.2.2频率分析法22-22
4.2.3控制系统波德图的绘制22-24
4.3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22-24
4.3.1误差和误差传递函数22-24
4.3.2稳态误差的计算22-25
4.3.3改善系统稳态品质的主要方法22-26
5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22-26
5.1校正方式和常用的校正装置22-26
5.1.1校正方式22-26
5.1.2常用的校正装置22-27
5.2用期望特性法确定校正装置22-31
5.2.1期望特性的绘制22-31
5.2.2校正装置的确定22-32
5.3用综合性能指标确定校正装置22-33
6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22-34
6.1概述22-34
6.2描述函数的概念22-35
6.3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22-38
6.3.1稳定性分析22-38
6.3.2振荡稳定性分析22-39
6.3.3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22-39
6.3.4非线性特性的利用22-39
6.3.5非线性系统分析举例22-40
7控制系统的仿真22-40
7.1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22-40
7.1.1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22-40
7.1.2仿真技术的应用22-42
7.2连续系统离散相似法数字仿真22-42
7.2.1离散相似法的原理22-42
7.2.2连接矩阵及程序框图22-43
8线性离散控制系统22-45
8.1概述22-45
8.1.1信号的采样过程22-45
8.1.2信号的复原22-46
8.1.3数字控制系统的离散脉冲
8.2Z变换22-47
8.2.1Z变换定义22-47
8.2.2Z变换的基本性质22-49
8.2.3Z反变换22-49
8.2.4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22-50
8.3脉冲传递函数22-50
8.3.1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22-50
8.3.2离散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22-51
8.4离散控制系统分析22-51
8.4.1稳定性分析22-51
8.4.2过渡过程分析22-52
8.4.3稳态误差分析22-53
第2章液压控制概述22-54
1液压控制系统与液压传动系统的比较22-54
2电液伺服系统与电液比例系统的比较22-55
3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分类22-55
4液压伺服系统
— 没有更多了 —
非常非常新的一本书。不错不错,卖家真好。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