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乃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章乃器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0.35 5.4折 56 全新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玉刚 著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ISBN9787802564992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23400984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李玉刚编著的《章乃器》内容介绍:章乃器(1897~1977),原名埏,字金烽,浙江青田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办人之一,经济学家、实业家、银行家。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粮食部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委。
     在20世纪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章乃器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他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是1936年入狱的“七君子”之一:做了新中国的部长,却又在1957 年“反右”中被打为“右派”。他的一生跌宕起伏,随着历史命运多舛。《章乃器》较为全面的回顾了章乃器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历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传记作品。
    



目录

前言
题记
章  东瓯鹤城叶腊石光
  一  僻地生名邑
  二  青田石之故里
  三  著名侨乡的客家底色
第二章  孝廉书香新学蓬生
  一  章  名小考
  二  举孝廉的“章楷先生”
  三  从塾馆到新学堂
  四  短暂的南京投军
  五  杭州“甲商”的全优生
第三章  初步社会走南闯北
  一  上海:小小的银行练习生
  二  北京:苦闷的象征
  三  旁观五四运动的独特感受
  四 疾病,还是可怕的疾病
  五  一个副产品:《科学的内功拳》
第四章  把论时局尝试问政
  一  创办《新评论》之背景
  二  章  与胡适的思想插曲
  三  揭批国民党政权现状
  四  评论共产党之主义
  五  刊物遭到查封
第五章  个人奋斗  享名沪滨
  —  年前后上海金融业一瞥
  二  个人奋斗小史
  三  参与创办中国征信所
  四  经济学家·大学教授
第六章  术业有攻  卓然成家
  一  关于金融学方面
  二  关于货币学方面
  三  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经济透视
  四  论战前农村经济
第七章  呼号救国毁家纾难
  一  国事蜩螗日,疾言斥蒋时
  二  筹组救国会的先锋
  三  毁家纾难,义薄云天
  四  救国会三大动作
第八章  团结御侮七君子狱
  一  章氏同中共关系小说
  二  “七君子”:被捕与入狱a
  三  狱中斗争
  四  宋庆龄与救国入狱运动
第九章  掌财安徽无疾而终
  一  抗日必胜论与民众基本论
  二  所谓“章乃器主义”问题
  三  抗日前线的安徽财政厅长
  四  被蒋介石无辜罢职
第十章  投身实业谠论经济
  一  两个上川公司及其他
  二  抗战大后方经济建设
  三  战时财政金融政策批评
  四  工业化理想及战后建设
第十一章  筹组民建反对内战
  一  大后方族工商业代言人
  二  筹组民主建国会的“智囊”
  三  为民主与和平而斗争
  四  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
  五  转赴香港继续民主斗争
  六  政治生涯的伟大转折
第十二章  中间道路超然政治
  一  有职业的人的政治运动
  二  “不右倾,不左袒”
  三  政治空想之弥天大梦
第十三章  北上建国主长粮政
  一  初次感受“人民的东北”
  二  再晤,协商新中国
  三  投身于建设祖国之中
  四  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长
  五  小小插曲:故乡行
第十四章  狂飙天落反右蒙难
  一  形势比人强
  二  反右运动来了
  三  其他“右派”观点
  四  命运的斧头
第十五章  罢官蛰居息影政坛
  一  蛰居赋闲:鉴古与练功
  二  傲骨不改,饱尝冷暖
  三  “翻案”:被撤销政协委员
  四  “前妻”与“后妻”
  五  旷日讼案:经济乎?政治乎?
第十六章  晚年厄运赍志以殁
  一  徒唤奈何:空悲切
  二  无以回避的“文革”厄运
  三  在微曦中故去




内容摘要


     李玉刚编著的《章乃器》内容介绍:章乃器(1897~1977),原名埏,字金烽,浙江青田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办人之一,经济学家、实业家、银行家。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粮食部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委。

     在20世纪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章乃器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他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是1936年入狱的“七君子”之一:做了新中国的部长,却又在1957 年“反右”中被打为“右派”。他的一生跌宕起伏,随着历史命运多舛。《章乃器》较为全面的回顾了章乃器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历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传记作品。

    




精彩内容

     一僻地生名邑 浙东青田,是章乃器的桑梓地。
     青田古属永嘉,与温州等同属古东瓯国。明清至民国,隶属于处州。新中国以后,初属温州,后改属丽水。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宋郑缉之所撰《永嘉郡记》:“青田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
    此地所丰产,故名青田。”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又谓:“青田县本松阳、括苍二邑之地,景云中析置,因青山以为名。”《清史稿·地理志》亦称:“ 青田,府东南百五十里,北青田山,县以此名。”清光绪《处州府志》云:“青田山,县北一里,田产青芝,故名。”据上述可知,青田的得名,就是因有青田山,并山下田产青芝。竹青又称青芝,故青田亦别称芝田。此外,由称“景云中析置”可知,青田之置县,当在唐睿宗景云年间。
     青田又有鹤城之称。据《永嘉郡记》载:“有沐溪野,去青田九里,中有双白鹤,年年生子,长大便去,只恒余父母一只耳。精白可爱,多云神仙所养。
    浮丘公《相鹤经》云:‘青田之鹤’。”这大概是早的史载了。县境内又有太鹤山,后世目为仙境。“ 何事别寻仙境界,此山原是鹤家乡。”相传,唐代清溪道士叶法善曾隐居于此,并这里养鹤、点易、炼丹、试剑,得道成仙,唐玄宗称其为“上天下天鹤一只 ”。再晚至清康熙及光绪年间,当地在两次重修县志时,相继沿袭此说而不辍,种种流传而益久。例如, “青田白鹤,昼夜俱飞”,“城北太鹤山白鹤洞,有双白鹤,年年产仔,故得名鹤城”。大约自南北朝以来,便每有记载。准此,“青田号鹤城,以鹤为瑞” 。
     在地理上青田位居于浙江之东南部(在习惯上浙人一向称其为浙东),为瓯江中下游的一个山区小县。瓯江是浙江省内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闽浙交界的洞宫山西北部的龙泉溪,但它很快便形成一分为二之势:朝东北方向的一支宛延流人丽水,称为大溪;折向东南方向的另一支流至青田,在湖边与另一条小溪会合,称为温溪。顺温溪而下,则水域变得宽阔,水位也较深起来,后经温州而入于东海。自古以来当地人在习惯上,都是将龙泉溪、大溪、小溪各段合称为瓯江。这条世代养育桑梓的江水,全长几近四百公里,而落差高达一千多米。它蜿蜒曲折,奔流复回,仿若一条天女的银链环绕于万山之间,横斜贯穿于青田全境悠然而过。若沿江向两岸望去,绮丽风光尽收眼底。千峰万壑,层峦叠翠,溪流纵横,山光水色,真是好一派秀水青山,自然天成,更教人遥想东瓯胜景,古今之慨,遐思不胜。
     坐落于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石门洞,为青田乃至浙东南一带为著名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今人甚至将其列于“括苍四胜”之首(另三处分别为缙云仙都、天台天台山、乐清雁荡山)。所谓石门,是因临江北岸有名龙山、虎山者二,而两山脚下的交汇处,更有鬼斧神工般的旗、鼓两块巨石,兀然劈立,对峙如门,因遂以名。观其外阔,是静平如洗的江面,宛如一面天作之镜;如人其内,则林山清幽古雅,又别成一个神秘洞天。徜徉洞中,宛若游仙,层岩峥嵘,树木繁长;天降飞瀑,气如白虹。依稀蜀道疑无路,仿佛桃源别有天。飞瀑与清溪共舞,鸟鸣与涧声争幽。人间桃花源,世外不二游,简直尽集清幽灵古与奇险野趣于一处。据称,石门洞让青田人自豪的佳处有二:一是作为人文胜迹的刘基当年读天书处,刘是朱元璋的军师,如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之智助四处流亡中的刘备,乡野亭长出身的朱也是因了刘伯温之谋划而直取天下。一是作为洞中自然景观之的悬崖飞瀑,因它从高一百多米的悬崖倾泻而下,形若垂练,溅如跳珠,举目仰视,飞瀑轰然仿佛来自天外。“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 历史上曾有许多官宦名流与文人雅士到过青田,并留下了大量关于此地山川风物的吟咏之作。据史载,晋末大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曾蹑屐来游,首先发现了石门洞。谢本为文士亦兼名士,流连山水,盘桓林泉,自是他的一大雅好。他在《游名山志》中之第三条,就记下了这个石门洞,并誉之为“东南胜”。关于此地,谢还遗诗三篇,其中《登石门顶》之五言,便有“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之句。唐天宝年问,有“诗仙”雅号的李太白亦曾游历青田,并留诗二首。《赠魏万游石门并序》为一极长篇之五言,其中有云:“缙云川谷难,石门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另作《石门留题诗》则日:“何年霹雳惊,云散苍崖裂。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竭。”诗篇或重怀人,或重摹景,可称大气磅礴,落笔惊风。或是感于李白之怀谢灵运与李邕,南宋永嘉诗人徐照乃不禁而怀李,遂以《石门瀑布》为题,大张其怀古思幽之情:“一派从天下,曾经李白看。千年流不尽,六月地长寒。”北宋名相、大文豪王安石与青田的关联,则完全是因他那篇著名的《石门亭记》。据说,他是受了在此做县令的一位朱姓亲戚之邀,写下了此一佳作。文章短小精悍,阐幽发微,走得仍是宋人借景抒情的惯常路子,不想他的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无意中却为青田及其石门景观别造了一番声名。自他以后,特别是偏安之后的南宋,更每有大批名人如秦观、沈括、陆游、文天祥等,纷纷慕名而来。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