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寓言/汉魏六朝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代寓言/汉魏六朝卷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9.1 3.9折 49 全新

库存8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晖 主编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00697381

出版时间2011-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1079345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由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晖主编,集合了上百位中文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历时近十年倾力编纂。从全方位的角度,遵循科学的编纂方法,按朝代先后收录,共分六卷,分别是先秦卷、汉魏六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代卷和清代卷,共收录约2600则寓言。每卷以作者为纲,篇章为目,难以判断作者的,以篇章为纲;每篇在原文后均配有注释、今译、评析三部分内容:此外,每卷还挑选了经典篇目绘制了精美的彩色插图,整套共配插图百余幅。
    本册为《汉魏六朝卷》,由袁晖主编。



商品简介

  本书由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晖主编,集合了上百位中文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历时近十年倾力编纂。从全方位的角度,遵循科学的编纂方法,按朝代先后收录,共分六卷,分别是先秦卷、汉魏六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代卷和清代卷,共收录约2600则寓言。每卷以作者为纲,篇章为目,难以判断作者的,以篇章为纲;每篇在原文后均配有注释、今译、评析三部分内容:此外,每卷还挑选了经典篇目绘制了精美的彩色插图,整套共配插图百余幅。
 本册为《汉魏六朝卷》,由袁晖主编。



目录

陆贾
  指鹿为马
  曾参杀人
  扁鹊与灵巫
贾谊
  宓子弃麦
  朱公决狱
  惠王食菹
  凫雁食秕
  康王自大
  桓公割地
  胡亥败履
  埋两头蛇
  庄王先醒
  昭公后醒
  虢君不醒
  楚王惜屦
  文王葬骨
  宋就灌瓜
韩婴
  子死不哭
  樊姬之力
  东野毕败马
  小德出入
  黄鹄与鸡
  九九之术
  公仪休嗜鱼
  子贡论暴
  欹器
  正假马之名
  齐桓公见小臣
  射石饮羽
  不攻坏城
  六翮与毳
  束蕴请火
  周舍谔谔
  鼠狗之患
  子罕专宋
  绝缨者
  陈饶责君
  择人而树
  田子方见老马
  庄公避螳螂
  孟母教子
  断聚亡鸟
  相人以友
  贫贱骄人
  大泽之雉
  北郭先生
  屠牛吐辞婚
  麦丘老人
  里凫须
  以人为宝
  齐使献鸿
  楚丘先生
  晏子使楚
  皮相之士
  四肢与心
  黄雀在后
  藏于百姓
刘安
  黄龙负舟
  从其所行
  豫让事主
  宓子论过
  太清问道
  襄子忍辱
  数胜而亡
  王寿焚书
  麓负羁求全
  勾践事吴
  九方堙相马
  不逆伎能
  三怨可免
  子发求士
  献珥窥意
  卢敖游北海
  孚子治宜父
  景论神明
  穆公失马
  北楚任侠
  宋人嫁子
  佩块逐兔
  三人同舍
  子欲母死
  一目之罗
  朱儒问天
  蹙盲互助
  郢人鬻母
  孙叔敖请封
  门者出阳虎
  乐羊食子
  宋人盲目
  塞翁失马
  括子解围
  西门豹蓄积
  解扁上计
  穆伯弃攻
  弦高辞赏
  楚庄罢戍
  费无忌誉太子
  唐子短陈骈
  鲁人报仇
  斗鸡之祸
  晋文灭曹
  子朱辞官
  牛缺遇害
  备胡利越
  鹊巢扶枝
  谏哀公西益宅
  孔子马逸
  徐偃王亡国
……



内容摘要

  本书由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晖主编,集合了上百位中文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历时近十年倾力编纂。从全方位的角度,遵循科学的编纂方法,按朝代先后收录,共分六卷,分别是先秦卷、汉魏六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代卷和清代卷,共收录约2600则寓言。每卷以作者为纲,篇章为目,难以判断作者的,以篇章为纲;每篇在原文后均配有注释、今译、评析三部分内容:此外,每卷还挑选了经典篇目绘制了精美的彩色插图,整套共配插图百余幅。
    本册为《汉魏六朝卷》,由袁晖主编。



精彩内容

袁晖教授寄来《中国历代寓言》全书的目录与选文,要我写一篇序文,来介绍“寓言”这种文体的特质与发展的过程,以引起读者的读兴。
  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我早读到的寓言故事,不是中国的寓言,是《伊索寓言》(Aesop’sFables),相传为古希腊作家伊索所作的。伊索约生于公元前第六世纪,色雷斯(Thrace)人,身体残废,在萨摩斯(Samos)岛当过奴隶,后流浪到德尔斐(Delphi),被德尔斐人杀害。
  现在,希腊文本的《伊索寓言》是公元前1世纪末叶,巴布里阿斯(Babrius)所编定的诗集,到纪元后四十年才译成希腊文。1692年,英国雷斯特兰基爵士(SirRogerL’Estrange)译成英文,被称为版本。1722年,又有克罗柯索(Croxall)的英译;这部英译本《伊索寓言》,广泛地流传到英、美、法、俄各国;各国作家深受他的影响,采用其形式撰写他们自己的寓言作品,遂形成以希腊为起点的欧洲寓言体系,和印度寓言形成的南亚体系、中国寓言形成的东亚体系,而汇为世界三大派的寓言文学。
  (一)《伊索寓言》与其体例
  我读小学的时候,在课文中就读到《伊索寓言》的故事:
  (1)龟兔赛跑,兔子自恃跑得飞快,跑到半途停下来小睡,结果乌龟首先跑到终点,得到了胜利。
  (2)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
  (3)一只狗嘴里叼着一块肉,看到河水里有一只狗嘴里也叼着一块肉,贪心的狗还想把它抢了过来,就向水里的影子扑了去,连它嘴里的一块肉也失掉了。
  (4)一个牧羊的孩子,喜欢恶作剧地叫喊:“狼来了!狼来了!”乡里人听到了,都拿着棍子、锄头来赶狼;这孩子看到了却哈哈大笑。两次、三次之后,乡里人不相信他的话。后来,狼真的来了。他又大声地喊:“狼来了!狼来了!”再没有人前来赶狼;他的羊群只好听任狼宰割。谎言说多了,真话也没人相信。
  这些有趣的故事,大都是编教科书的人从《伊索寓言》中摘译出来的。
  从《伊索寓言》这些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寓言”这种文体:一是故事体,二含有寓意。故事大都是很简单、浅近、平易的,却含有教训、劝导、警诫或讽刺的意思。这种“寓意”,有的在故事中明显地写了出来,像“狼来了,狼来了”就是。有的并没有写出来,由于故事情节的暗示,读者也可以体会得到所蕴含的哲理,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就是。《伊索寓言》中的人物大多数是动物,其次是人,少数是神和植物;所以常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去撰写故事。梁容若老师说:“这种以故事的体裁去说明道理、议论事情,比平铺直叙的讲说教训,更有趣味,更容易感动人”,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印度伽斯那的《百喻经》,德国莱森(Lessing)的寓言,俄国克雷罗夫的寓言、托尔斯泰的童话,也都是非常有名的寓言作品。
  (二)《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伊索寓言》传入中国很早。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法国金尼阁到中国传教;明末天启六年(1625),有金尼阁口述,张赓用古文翻译的《况义》三十八篇,其中三分之二出于《伊索寓言》;可说是早的一部中译本《伊索寓言》,虽不完全,亦可略见概况。用白话文翻译的《伊索寓言》,有周作人译本(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郑美玫译本(1984年,台北帕米尔书店出版)。
  二、中国寓言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寓言故事的产生以及其结构
  我国许多寓言早就散见于经、史、子、集之中;在春秋、战国时代为发达,许多思想家像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列子等都创造了极好的寓言,像《苛政猛于虎》《割鸡焉用牛刀》《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鼓盆而歌》《邯郸学步》《狗猛酒酸》《滥竽充数》《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他们借这些寓言故事来发表对政治、教育、伦理、时事、人生种种方面的看法。现在这些寓言所蕴含着的一些哲理,大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上一般的常识,文人笔下常用的成语。
  其实,寓言只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庄子?外物篇》有一则故事,说:任公子作大钩粗绳,用五十只牛作钓饵,垂钓东海,终于钓得一尾大鱼,牵钩扬鳍,白浪如山,海水震荡。任公子钓得这尾大鱼后,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无不饱尝这大鱼的美味。一般人只是拿着小钓竿,在小沟渠边要想钓大鱼,那就太难了。所以才薄之士,只撰写些小说浅语,要想追求高名令誉,畅发大道理,是不容易达到的。庄子借这篇故事说:当时小说所写、所论的都是一些小事情、小道理,不是大事与道术之所在。
  也因此,班固把小说附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末,表示跟谈大道理的诸子有所差等。严格地说,我国古小说只是极短篇的故事,短的三四行,长的几百字,包括神话、传说、杂史、寓言、志怪、轶事、笑话、故事、琐言、遗闻、笔记、杂论等。而寓言不同于其他故事,是它含有说理、教训、劝导、警诫与讽刺的意思;所以寓言的结构是借人物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一种“寓意”。
  庄子的《任公子钓鱼》就是一则寓言。其结构是:人物(任公子)+情节(用大饵在东海钓鱼,所以能钓到大鱼,供许多人食用)与人物(一般人)+情节(拿小钓竿在小沟渠边钓鱼,自无法钓到大鱼);从两件事比较之下,获得一个道理:“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的结语,就是这则小说的寓意。
  我国历代的寓言作品很多,只不过没有“寓言”的名称罢了。
  1952年2月1日,我被台湾《国语日报》罗致为《古今文选》编辑,开始编选、注释、语译从古至今的各家作品。《列子》的《愚公移山》是我注译的第二篇文章(1952年3月24日刊于《古今文选》第27期)。这篇寓言故事共338字。我给加上标点符号,浅显注释,白话翻译。故事的大意说: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长有七百里,高到好几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在北山有一位愚公,年纪快九十岁了。他住家正对着这两座山,痛恨这两座山挡住了通路,出入都要绕远路。他就招集一家人商量要铲平这两阻碍。……愚公就领着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挑着担,凿石挖土、用簸箕把泥土和石头运到渤海边上。邻家的寡妇,有一个孤儿,才八岁,也去帮忙。……住在河湾地方的一个聪明老头儿,叫做“智叟”,前来劝他……愚公说:“你心的顽固,还不如那个寡妇跟小孩子!就算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活着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可是山是不会长高的,那还怕什么不能把它铲平呢?”这个聪明的老头子听了没有话说。山神跟海神听到这个消息,怕他不停干下去,将会坏了山、填了海,就去报告了上帝。上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就命令天神夸峨氏的两个儿子——大力士,背走那两座山。……从此以后,打冀州的南边到汉水的南岸,就没有阻碍交通的高山了。
  《列子》的作者列御寇并没有把《愚公移山》的“寓意”用文字写出来、显示出来,因此给人留下许多阐释的空间。现在,我就梁容若老师的读后感略加改动,说明其寓意。这段故事给我们的教训,是“人定胜天”,也就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古代的说法,至诚可以感天地、动鬼神;用现代的说法,人力可以利用自然,造化万物,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有计划地去做,理想就可以实现。像现代各地许多公路都是凿山开发出来的,近海一些城市也有靠填海扩建出来的,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也都是人类挖断了地峡开凿而成的。有决心去做,困难的也就变容易了。第二个教训是许多伟大的计划,要靠长时间、群体力量来完成的,像长江三峡大水库的建筑,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建设,也都是一代一代地不断努力,才能见其效果与成功。第三个教训是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只顾眼前,不管将来,只重私利,漠视公益,像故事里的“智叟”其实就是愚蠢的人物。愚公移山的作为,就是古今中外的伟大政治家、发明家、创造家所共同持有一种造化万物的精神。
  (二)中国许多寓言已转化成“成语”
  自1960—1964年,我参与台湾复兴书局《成语典》的编纂工作;我发现许多寓言故事,都已经被浓缩、简化成一般人习用的成语。原来故事,大都不见,只留下几个字,况喻其意。现举四则,以见一斑:
  (1)“羝羊触藩”,比喻进退两难。出于《周易》,说公羊用角顶触篱笆,羊角插进了篱笆,无法拔出。
  (2)“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左传?鲁成公十年》:晋侯病重,秦伯派医缓前往医治。晋侯梦见两个小孩子,一个说:“缓是个好医生。我们要逃到哪里去?”另一个说:“可以躲到肓之上,膏之下;他能奈我们何?”医缓到了,看了说:“病没法救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脂肪叫做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做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墨子》:墨子带学生看人染丝。他说:“白丝放进黑色染缸就染成黑色,放进红色染缸就染成红色。染丝这样,人也是这样。”晋傅玄在《太子少傅箴》进一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黔驴技穷”,比喻一点点本领被人看穿了,就没辙了。唐柳宗元《黔之驴》说:黔州没有驴,有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没有用处,放在山下。起先老虎看到驴是一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只敢躲在树林里偷看。后来,稍稍出来靠近它,还是十分恭敬小心。有一天,驴大声一叫;老虎吓的逃得远远的,以为驴要吃它,很害怕。后来,去去来来,觉得它并没有特别的本领,再加听惯了驴的叫声。又再靠近驴的前后,但终不敢跟驴一搏;只是走近去,跟驴狎玩,跳荡、贴近、冲来、撞去,驴不胜其怒,用后蹄猛踢老虎。老虎因此高兴地算计,说:“原来,它的技能只有这么一点罢!”就跳起、扑下、张开了大嘴,咬断了驴的咽喉,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噫!形体庞大类有道德,声音洪亮类有才能,一向不出其技,老虎虽猛犹疑惧不敢取。如今结局若是,令人悲伤!
  《黔之驴》在成语中改成“黔驴之技”或“黔驴技穷”,但仍然保持原作的寓意。另外,有一些寓言故事转化成语之后,其比喻的意思和原来的寓意并不一样。现举两三则成语,说明如下:
  (1)“按图索骥”,比喻按照图样去寻找就可以找到。明杨慎《艺林伐山》说:伯乐《相马经》有“额头高高,光彩照日,四蹄粗壮。”他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找马,出门后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对他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好马。跟书上讲的大略相同;只是蹄有点不像。”伯乐知道他的儿子很蠢,只好转怒为笑说:“这匹马爱跳,不能驾车。”这就是所谓“按图索骥”。
  原作所暗示的寓意是说,一个人只有书本的知识,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就会像伯乐的儿子一样把癞蛤蟆误认做骏马。成语“按图索骥”的寓意,跟原作的寓意可以说“完全相反”。
  (2)“探骊得珠”,用以赞许人写文章能扣紧主题、得体而突出。《庄子?列御寇》说:黄河边有一个贫穷的人家,靠编织芦苇过活的;他儿子潜到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他父亲对儿子说:“快拿石头来敲碎它!这颗值得千金的珠子,一定是在九重深渊里黑龙的下巴下。你能够拿到这颗珠子,一定是在它睡觉时候。假使黑龙醒了,你还有地方藏匿这颗珠子吗!”
  原故事是说:有一个人到宋国去游说宋襄王,得到一些赏赐。这个人见到庄子,炫耀自己成就。庄子跟他讲了这则《探骊得珠》的故事,讽喻他献媚昏君,侥幸得到赏赐,还夸功忘形,不知大祸即将临身。原故事的寓意是,靠侥幸手段获得暴利,风险相当大。成语“探骊得珠”的寓意,跟原作不同,已大大转变,单就字面作解释。
  (三)游说之士以虚构的寓言故事说理论事
  后来,我读到《战国策》。《战国策》三十三篇,记载战国时代:东周、西周、秦、齐、楚、燕、韩、赵、魏、宋、卫、中山十二国的时事,内容多是战国策士为其国君所筹划的谋略。西汉时刘向辑录整理,定名为《战国策》。里面有一些游说之士创造一些寓言,借故事的趣味,在轻松谈话中,达到游说的目的。《战国策》里脍炙人口的寓言,是:
  (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见于《战国策?燕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赵)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赵国要攻打燕国的一场大战争,就被苏代这个简单的寓言所劝止!
  (2)《狐假虎威》见于《战国策?楚策》: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狐假虎威》比喻借他人威权,可以吓人。
  从这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利用寓言说理论事的好处。
  (四)寓言的内容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在魏晋南北朝政争激烈、战乱频繁的时代里,当时知识分子相信道、释,崇尚清谈,生活纵欲放诞,求苟全而避世;这时寓言故事的内容,多记名流的轶事,佛释的思想,避世隐居的乌托邦,如:
  (1)《周处除三害》(见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比喻人的改过自新。
  (2)《七步成诗》(亦见《世说新语》):魏文帝曹丕逼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要处死。曹植写了一首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比喻兄弟的自相残害。
  (3)《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形,向人说法。比喻人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说明一种道理。
  (4)《世外桃源》,东晋陶潜《桃花源记》描写一个与世隔绝、人人有工作,生活快乐的理想社会。后来用以比喻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由此可见,我国的寓言故事,常常随着各代人的生活与思想而转变。
  (五)寓言与唐传奇小说
  我国的小说发展到唐代,已由粗陈故事梗概,演变成“传奇小说”;这跟西方的短篇小说相当。传奇,盖指小说的内容多描叙奇异之事。鲁迅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特异。”我认为传奇小说大率以一件事为题材、作线索,而篇幅拉长,文采华艳,情节曲折,叙述宛转,描写深刻动人。到唐、五代时,有一些作家采用传奇小说来撰写寓言故事,寄托他们的思想。如:
  (1)唐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见《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五),写淳于棼大醉梦入大槐安国为驸马,为南柯太守,建立功业,赐食邑爵位,为三台辅相,生五男二女。一家显赫富贵,无人能比。其后公主病卒,失去奥援;又因威福日盛,为王疑惮,送其荣归故里;于是从梦中醒来,始悟人生一世不过一梦而已。槐安国,淳于棼梦醒后往寻,原来是槐树下穴中的一个大蚂蚁窝!李肇说:“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沈既济的《枕中记》叙卢生梦入枕中,沈亚之的《秦梦记》自叙昼梦入秦,描叙他们经历种种荣华富贵,也都是这类“浮尘若梦”的寓言小说。
  (2)唐李复言的《定婚店》(收在《唐人小说》中),叙韦固遇到月下老人,对他说:人之婚事,天命注定;他将来应跟现在三岁的孤女结婚。几经波折,韦固后果然跟这女孩子结婚。旨在说明“婚缘天定,无法改变”。
  (3)五代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描写李靖、红拂女、虬髯客和李世民的故事。内容大多杜撰,文笔生动,描绘如真。唐僖宗时有黄巢及藩镇之乱。这篇小说大概是杜光庭仕僖宗时所作,旨在说明“唐有天下,乃天命所归也”。
  传奇小说体的寓言在文字上、在描写技巧上,自然不是过去简略的故事体所能相比。这些传奇小说都有寓意,也都写得很动人。
  (六)寓言与平话小说
  唐、宋的传奇小说是用文言来撰写的。元代以后,有白话、长篇的章回小说,如施耐庵的《水浒传》。明朝又有短篇的“平话小说”产生,因“平白如话”故称“平话”;有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凌濛初的《拍案惊奇》、抱瓮老人的《今古奇观》等等。
  其中,当然也有含蕴寓意的。如《今古奇观》中《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就是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庄周梦蝶》《鼓盆而歌》等演化写成的。又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就是从《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铺演写成的,比喻痛失知音。
  (七)寓言故事受传奇小说影响后之藻饰铺演
  原来简短的寓言故事受到传奇小说写法的影响之后,也就逐渐大加粉饰藻绘,作细腻的描写,而拉长了篇幅。明马中锡用文言文写的《中山狼传》(收在《东田集》中)可作代表。现就举《中山狼传》段,描写春秋时赵简子在中山打猎,射中一只狼的场景。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垂手登车,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