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经济学视角下的银行卡市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网络经济学视角下的银行卡市场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5.38 5.3折 29 全新

库存5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学斌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04984

出版时间200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元

货号20543283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的主要工作是在网络经济学的框架内系统地研究了银行卡市场。本书首先给出了银行卡的定义,阐述了银行的分类和功能,然后介绍了世界和中国的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概况。
    然后本书分析了银行卡市场的一般网络经济特征:银行卡两个主要的功能就是提取现金和直接消费,这两项功能分别需要在ATM和POS上实现,银行卡对消费者来说具有多大的效用,主要取决于市场上有多少台可用的ATM和POS,这是典型的间接网络外部性;按其本身的材质,银行卡可分为两类,磁条卡和IC卡,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安全性能较差,易造成金融欺诈,银行会蒙受损失,虽然IC卡已经在其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金融领域却迟迟未能取代磁条卡,其原因就是现存的ATM、POS设施仅能识别磁条卡,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安装基础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以中国为例,银行卡本来是不收取年费的,而现在大银行开始收取年费,其原因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持卡,使得持卡者达到一定的临界容量从而有效地吸引商户接受银行卡,银行就在初期对消费者不收费,当持卡者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银行就有能力向持卡者收费了,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渗透定价问题;不管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初各个银行的银行卡网络都是相互独立的,显然网络互联互通对社会来说是更优的,银行卡网络的互联互通是通过银行谈判或(和)政府推动来实现的,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兼容性选择问题。
    接下来本书分别研究了银行卡市场重要的两个子市场,ATM市场和POS市场,前者是一个单边市场,后者是一个双边市场。在研究ATM市场时,本书为了简化分析,将取款次数外生,构建了一个双寡头对称银行的萨洛普环形城市模型,比较分析了三种ATM费制,即跨行费制、额外费制和混合费制对银行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在模型中,这两个具有对称ATM网络但客户数量存在差异的银行在ATM收费上进行非合作博弈,然后非赢利组织银联选择交换费极大化整个银行体系的总利润。本书发现,银行博弈的结果是跨行费与交换费正相关,额外费与交换费负相关,而混合费则与交换费无关。有趣的是,经过银联的交换费调整后,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导致了相同的费率,但前者更有利于客户基础大的银行。福利分析表明,不管采用何种费制,市场都导致了太高的ATM收费,但混合费制的扭曲*,不管从银行利润还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两者等价)都优于混和费制。
    为了更好的描述现实,随后我们放松了取款次数外生和双寡头对称银行的假定,而是将取款次数假定为持卡人内生选择的结果,并且考虑多个不对称的银行,本书将模型复杂化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讨论央行政策的有效性,中国央行为了激励各商业银行增设ATM而批准各商业银行开征跨行费,本书的研究则表明,与央行的预期目的相反,跨行费制不是提高而是打击了各商业银行增设ATM的激励。本书的一般模型依然是萨洛普环形城市模型,本书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有:在不收费制下,银行卡市场份额小于ATM市场份额的银行会有交换费盈余,反之则反是;当交换费等于ATM的边际成本时,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都会使银行达到利润*化;在纯粹ATM业务上,跨行费是战略替代的,额外费是战略互补的;在银行竞争上,跨行费是战略互补的,额外费是战略替代的;跨行费制降低了银行的感知收益,所以打击了银行增设ATM的积极性,而额外费制增加了银行的感知收益,所以提高了银行增设ATM的激励。更重要的是,在分析跨行费率和额外费率时,我们得出了比较精确的数值解,这可以为银行制定费率时提供借鉴;交换费和ATM的边际成本相等或者两者至少不能相差过大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是有关键意义的,希望规制者能着重考虑。
    在研究银行卡市场的POS业务时,本书首先比较了开放的银行卡组织和封闭的银行卡组织的异同,然后通过双边市场模型考察了银行卡组织,其中的银行卡组织和商户都拥有垄断力量,同时本书也是要回答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一笔刷卡消费支付来说,为什么银行卡组织不向消费者收费,而是全部向商户收费?在未考虑商户竞争的基准模型中,本书证明银行卡组织征收的双边费率与其在双边的固定成本支出和双边所获得的便利程度皆正相关。在拓展模型中,本书采用豪泰林博弈刻画商户之间的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商户愿意接受的扣率是其自身的便利和消费者的平均便利之和,这使得银行卡组织可以不向消费者收取刷卡费乃至提供补贴。

作者简介
王学斌,1977年7月出生于山东潍坊市。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于著名经济学家石磊教练。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理论和转型中的政治经济学。曾在《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上发表论文5篇。

目录
章 银行卡市场概述
  节 银行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一、银行卡的类别
    二、银行卡的功能
  第二节 国际银行卡市场发展概况
    一、五大银行卡组织
    二、国际银行卡市场发展的五个阶段
    三、银行卡市场发展特点的跨国比较
  第三节 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概况
    一、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中国银联
    三、五大银行卡组织在中国的业务拓展
第二章 银行卡市场的一般网络经济特征
  节 网络外部性——银行卡市场根本的网络经济特征
    一、外部性
    二、网络外部性
    三、银行卡市场的网络外部性特征
  第二节 又一个“QWERTY键盘”的故事——IC卡、磁条卡及其技术采用
    一、“QWERTY键盘”的故事
    二、安装基础与技术采用
    三、银行卡的IC迁移
  第三节 银行卡,是否免费的午餐——银行卡的年费
    一、银行卡年费一从无到有
    二、网络外部性、安装基础与科斯猜想的失效
    三、银行卡,依然是免费的午餐
  第四节 金卡工程——银行卡的兼容进程
    一、产品的兼容性选择
    二、金卡工程
    三、网络兼容后的交换费
    四、银行卡市场中的普遍服务问题
第三章 谁为跨行取款买单  ——银行卡市场中的ATM业务
  节 背景知识和相关文献综述
    一、央行的政策与目的
    二、ATM取款的工作流程
    三、ATM跨行取款的相关费用及其作用
    四、ATM收费的相关文献
    五、交换费、“均衡呼叫模式”与价格
  第二节 双寡头对称银行
    一、市场解
  ……
第四章 双边市场中的银行卡组织——银行卡市场中的POS业务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的主要工作是在网络经济学的框架内系统地研究了银行卡市场。本书首先给出了银行卡的定义,阐述了银行的分类和功能,然后介绍了世界和中国的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概况。
    然后本书分析了银行卡市场的一般网络经济特征:银行卡两个主要的功能就是提取现金和直接消费,这两项功能分别需要在ATM和POS上实现,银行卡对消费者来说具有多大的效用,主要取决于市场上有多少台可用的ATM和POS,这是典型的间接网络外部性;按其本身的材质,银行卡可分为两类,磁条卡和IC卡,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安全性能较差,易造成金融欺诈,银行会蒙受损失,虽然IC卡已经在其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金融领域却迟迟未能取代磁条卡,其原因就是现存的ATM、POS设施仅能识别磁条卡,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安装基础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以中国为例,银行卡本来是不收取年费的,而现在大银行开始收取年费,其原因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持卡,使得持卡者达到一定的临界容量从而有效地吸引商户接受银行卡,银行就在初期对消费者不收费,当持卡者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银行就有能力向持卡者收费了,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渗透定价问题;不管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初各个银行的银行卡网络都是相互独立的,显然网络互联互通对社会来说是更优的,银行卡网络的互联互通是通过银行谈判或(和)政府推动来实现的,这是网络经济学中的兼容性选择问题。
    接下来本书分别研究了银行卡市场重要的两个子市场,ATM市场和POS市场,前者是一个单边市场,后者是一个双边市场。在研究ATM市场时,本书为了简化分析,将取款次数外生,构建了一个双寡头对称银行的萨洛普环形城市模型,比较分析了三种ATM费制,即跨行费制、额外费制和混合费制对银行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在模型中,这两个具有对称ATM网络但客户数量存在差异的银行在ATM收费上进行非合作博弈,然后非赢利组织银联选择交换费极大化整个银行体系的总利润。本书发现,银行博弈的结果是跨行费与交换费正相关,额外费与交换费负相关,而混合费则与交换费无关。有趣的是,经过银联的交换费调整后,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导致了相同的费率,但前者更有利于客户基础大的银行。福利分析表明,不管采用何种费制,市场都导致了太高的ATM收费,但混合费制的扭曲*,不管从银行利润还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两者等价)都优于混和费制。
    为了更好的描述现实,随后我们放松了取款次数外生和双寡头对称银行的假定,而是将取款次数假定为持卡人内生选择的结果,并且考虑多个不对称的银行,本书将模型复杂化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讨论央行政策的有效性,中国央行为了激励各商业银行增设ATM而批准各商业银行开征跨行费,本书的研究则表明,与央行的预期目的相反,跨行费制不是提高而是打击了各商业银行增设ATM的激励。本书的一般模型依然是萨洛普环形城市模型,本书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有:在不收费制下,银行卡市场份额小于ATM市场份额的银行会有交换费盈余,反之则反是;当交换费等于ATM的边际成本时,跨行费制和额外费制都会使银行达到利润*化;在纯粹ATM业务上,跨行费是战略替代的,额外费是战略互补的;在银行竞争上,跨行费是战略互补的,额外费是战略替代的;跨行费制降低了银行的感知收益,所以打击了银行增设ATM的积极性,而额外费制增加了银行的感知收益,所以提高了银行增设ATM的激励。更重要的是,在分析跨行费率和额外费率时,我们得出了比较精确的数值解,这可以为银行制定费率时提供借鉴;交换费和ATM的边际成本相等或者两者至少不能相差过大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是有关键意义的,希望规制者能着重考虑。
    在研究银行卡市场的POS业务时,本书首先比较了开放的银行卡组织和封闭的银行卡组织的异同,然后通过双边市场模型考察了银行卡组织,其中的银行卡组织和商户都拥有垄断力量,同时本书也是要回答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一笔刷卡消费支付来说,为什么银行卡组织不向消费者收费,而是全部向商户收费?在未考虑商户竞争的基准模型中,本书证明银行卡组织征收的双边费率与其在双边的固定成本支出和双边所获得的便利程度皆正相关。在拓展模型中,本书采用豪泰林博弈刻画商户之间的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商户愿意接受的扣率是其自身的便利和消费者的平均便利之和,这使得银行卡组织可以不向消费者收取刷卡费乃至提供补贴。

主编推荐
王学斌,1977年7月出生于山东潍坊市。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于著名经济学家石磊教练。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理论和转型中的政治经济学。曾在《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上发表论文5篇。

精彩内容
章 银行卡市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银行卡市场发展概况
    世界上早产生的银行卡是信用卡。1915年,美国的一些百货业、饮食业、娱乐业商户和汽油公司为招徕顾客,扩大营业额,在一定范围内发行一种金属徽章作为信用筹码,顾客凭筹码在这些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1950年,美国Dinners Club正式发行签账卡,是全球张塑料卡片。1951年,美国纽约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张现代意义上的信用卡,允许持卡人在指定额度内在指定商户消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银行卡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在80年代、韩国在90年代也大力发展银行卡。当今世界上的5家银行卡组织分别为美国的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运通(American Ex-press)、大莱(Dinners Club)和13本的JCB(Japan Credit Bureau),这5家公司占据了世界银行卡发卡量和交易量的90%以上。
    一、五大银行卡组织
    (1)VISA:它是目前世界上的信用卡国际组织。VISA是一个开放的银行卡组织,由200多个国家的22000多家会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的非股份、非营利的国际性组织。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不少银行发行银行卡,但由于各家银行分散经营,发卡数量有限,业务收入难抵成本开支,加上零售商店不愿意接受多家银行提供的信用卡,使不少中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难以为继。美洲银行在1966年成立了专营信用卡业务的“美洲银行卡公司”,吸收了美国多家中小银行加盟联营。为了扩大美洲银行卡的势力范围,美洲银行卡公司在立足于美国市场的基础上,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20世纪70年代,美洲银行卡公司与一些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到国际领域。1974年,在美洲银行信用卡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信用卡服务公司(IBAN.co)”,同年采用“VISA”作为该组织的标志,VISA国际组织正式成立。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