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7.68 5.9折 30 全新

库存3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耿良 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58063

出版时间2008-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20387845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仰之弥高:老师手把手教我学说书》、《喜结良缘:江南古镇黎里的牵手之行》、《生于乱世:我所经历的三次改朝换代》、《诚惶诚恐:自斩传统书尾巴》……在这部回忆录里,一位著名的评弹艺人将向我们讲述他的艺术、他的人生和他身处的那个时代。 

目录
一、引子:多伦多大学讲课引起了我的回忆
二、穷而求达:我的家庭让我学说书
三、仰之弥高:老师手把手教我学说书
四、初涉书坛:从小码头走向大码头
五、饥寒交迫:逃难山村,说书求生
六、艺无止境:村野寻师,补习书艺
七、忍辱求生:铁蹄下说书的磨难
八、喜结良缘:江南古镇黎里的牵手之行
九、我的奋斗:从码头响档到上海响档
十、挺进上海:初做上海先生的甘苦
十一、“描王”之死:毒品对说书人的戕害
十二、生于乱世:我所经历的三次改朝换代
十三、跟上时代:解放说新书
十四、香港淘金:留下挨整的无穷隐患
十五、适者生存:说新书得奖后的苦恼
十六、诚惶诚恐:自斩传统书尾巴
十七、追求进步:为捐献飞机大炮义演
十八、参加革命:十八艺人组建人民评弹工作团
十九、建团伊始:难忘的治淮生活
二十、走出国门:在朝鲜战地说书
二十一、贴近时代:《黄继光》、《王崇伦》的轰动效应
二十二、奉命创作:《钢水沸腾》、《破天荒》的夭折
二十三、推陈出新:整旧中的几件往事
二十四、传统菁华:从挖折子书到半部《三国》的命运
二十五、艺术盛会:1962年香港演出琐记
二十六、“左”风盛起:大写十三年与第二次“斩尾巴”
二十七、北上大庆:创作《王铁人的故事》
二十八、山雨欲来:“文革”的前奏
二十九、西去大寨:编写《大寨人的故事》
三十、与时俱进:我成了写作现代评话的专业户
三十一、黑云压城:走下书坛,押上批斗台
三十二、家破人亡:爱妻饮恨而去
三十三、忍辱负重:郭彬卿给我的教训
三十四、逐步升级:从关牛棚到隔离审查
三十五、请君入瓮:莫须有的香港特务案
三十六、还我清白:从被逼认罪到决心翻案
三十七、艰难度日:到奉贤干校去劳动
三十八、劫后余生:撤销审查,宣告解放
三十九、战战兢兢:评法批儒与魏蜀吴三家斗法
四十、痴心不改:要想说书,难!难!难!
四十一、一吐块垒:书坛怒斥江青
四十二、解除困惑:关于曹操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辨正
四十三、存亡继绝:一百回《三国》的电台录音
四十四、故国神游:折戟沉沙认先朝
四十五、薪火相传:六老艺人苏州评校授艺
四十六、厚积薄发:《三国群英会》的出版
四十七、古为今用:三国用人之道
四十八、炉火纯青:陈云老首长对我的鼓励
四十九、《星期书会》:天波巧载吴侬语,送入千家万户中
五十、积劳成疾:染上了说书人的职业病
五十一、退隐桃源:找到了理想的退休居所
五十二、旅加掇趣:问路、购物、学语言和旅游
五十三、桑梓情深:初次探亲访友之旅
五十四、教堂说书:给加拿大人讲苏州评话
五十五、多大讲学:在海外弘扬评弹艺术
五十六、再展雄风:获得了重登书台的信心
五十七、服务侨胞:实现了在定居地说书的愿望
五十八、寻梦苏州: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乡情
五十九、病中录像:为伊消得人憔悴
六十、再结良缘:萧萧两鬓入洞房
六十一、情重如山:我的朋友情、兄弟情
六十二、名家展演:去中南海说书
六十三、夫唱妻随:到美国纽约开码头
六十四、逃过一劫:逢凶化吉,后福无穷
六十五、海外知音:记白素贞教授
六十六、美国录像:评弹就是我的生命
后记
附录
  故旧八忆
  一  忆潘伯英:忘年之交,亦师亦友
  二  忆蒋月泉:月泉吾兄,弹词之冠
  三  忆杨仁麟:绝艺传杨调,成名著蛇王
  四  忆朱慧珍:德艺双馨,可敬可亲
  五  忆杨振雄:一身书卷气的弹词艺术家
  六  忆吴子安:《隋唐》泰斗,活程咬金
  七  忆徐丽仙:用生命歌唱的弹词音乐家
  八  忆王伯伯:评弹团的一位编外老艺人
  演出作品之一:三国用人之道
  作者年谱
整理者的话:逝者如斯

内容摘要
《仰之弥高:老师手把手教我学说书》、《喜结良缘:江南古镇黎里的牵手之行》、《生于乱世:我所经历的三次改朝换代》、《诚惶诚恐:自斩传统书尾巴》……在这部回忆录里,一位著名的评弹艺人将向我们讲述他的艺术、他的人生和他身处的那个时代。 

主编推荐
唐耿良先生是著名评话演员。1933年师从唐再良习《三国》,一年后在江浙一带演出。1944年进入上海,不久渐有影响,成为蜚声书坛“七煞档”之一。1950年编演长篇评话《太平天国》…… 在这部回忆录里,唐耿良先生将向我们讲述他的艺术、他的人生和他身处的那个时代。

精彩内容
一、引子:多伦多大学讲课引起了我的回忆
   Peter(彼得)的中文名字叫罗爱儒,是我新认识的加拿大朋友,他在多伦多大学东亚学系任教,主讲中国戏剧史,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次我们在宴会上相聚,他问我:能否请你到我们学校来,给我的学生讲讲评弹艺术的特点。我想,我在上海时曾到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学校讲授过评弹艺术,现在能够在加拿大的高等学府弘扬国粹,这个机会是不应该放弃的,便欣然接受了邀请。
   回家后我跟罗教授通电话,了解我讲课对象的情况。罗说学生中有加拿大人、美国人、英国人、荷兰人、日本人、韩国人,还有中国香港和台湾人。我一听有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而且都没有接触过评弹,不禁担心他们是否有兴趣听课。如果他们听得索然无味,给我一个“礼貌的冷漠”,这尴尬的场面让我怎么下得了台?!我反复苦思这课该如何讲。此刻,我想起了老朋友、评话大响档张鸿声曾经讲过的话:“上台先放一只噱头,听众笑了,他们对你的感情距离拉近了,你下面说的书就容易被他们接受了。”对呀,我在讲课之前何不先给学生放一只噱头,引得他们发笑,讲课的内容就容易被他们接受了。放什么噱头呢?噱头要贴近时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时正值伊拉克侵吞科威特,联合国授权美国发兵进攻,海湾战争正酣,大家都在关注着战争的状况。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