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撷英录1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3.37
5.1折
¥
2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吴卫民 主编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124552
出版时间2007-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20083395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上翻案剧创作是值得关注的。既成定论或一般习见谓之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成见定论,如果把这些习见定论看做对历史事件的定案,那么,提出对习见定论的不同意见或完全相反的见解,就谓之“翻案”。翻案剧是指通过戏剧的表现手法,从异于传统的新的角度和立场,在质疑前贤和时贤观点的基础上,彻底或部分否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传统观念的定论,并解构这些定论;或者避开原有定评的标准,重新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及现象,并赋予其新的形象内涵、新的意义。一般的,文学研究界和戏剧界就习惯性地把这一类历史题材的戏剧称为“翻案剧”。
纵观中国现当代剧坛,翻案剧分为三个时期:1919年~新中国成立前、十七年和新时期。翻案剧的对象是:美人、帝王和臣子。
本文着重于对中国自1919年以来的现当代“翻案剧”进行梳理,从新中国成立前王独清的《杨贵妃》,徐葆炎的《妲己》,宋之的的《武则天》;到新中国成立后曹禺“要擦干王昭君脸上泪水”的《王昭君》,郭沫若为曹操翻案的《蔡文姬》,时至今日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仍是敷衍种种:欧阳予倩的《潘金莲》,一直到当代魏明伦的同名川剧,同一人物何以得到如此众多的剧作家不厌其烦的诠释,对历史上已经定性的人物、事件重新审视反反复复。本文从翻案剧创作的社会思潮、社会心理、文化心理解读此类剧作,应用戏剧思维正确理解“翻案剧”。
凡此种种,本文试图从对翻案剧的梳理、回顾和反思,了解在翻案剧创作的别样视角下历史人物的生命状态,以及翻案剧给我们当代戏剧创作带来的新鲜血液。
目录
撷英咀华,登高望远(代序)
姚媛媛:论现当代翻案剧的特点及流变(1919-2006)
霍小宁:论袁昌英剧作的女性意识
刘秀丽:吴祖光剧作论
周建清:论李渔剧作的叙事方法与技巧
李长余:云南双柏彝族拟虎戏剧“三笙”研究
柯 楠:曹禺剧作的人物谱系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上翻案剧创作是值得关注的。既成定论或一般习见谓之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成见定论,如果把这些习见定论看做对历史事件的定案,那么,提出对习见定论的不同意见或完全相反的见解,就谓之“翻案”。翻案剧是指通过戏剧的表现手法,从异于传统的新的角度和立场,在质疑前贤和时贤观点的基础上,彻底或部分否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传统观念的定论,并解构这些定论;或者避开原有定评的标准,重新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及现象,并赋予其新的形象内涵、新的意义。一般的,文学研究界和戏剧界就习惯性地把这一类历史题材的戏剧称为“翻案剧”。
纵观中国现当代剧坛,翻案剧分为三个时期:1919年~新中国成立前、十七年和新时期。翻案剧的对象是:美人、帝王和臣子。
本文着重于对中国自1919年以来的现当代“翻案剧”进行梳理,从新中国成立前王独清的《杨贵妃》,徐葆炎的《妲己》,宋之的的《武则天》;到新中国成立后曹禺“要擦干王昭君脸上泪水”的《王昭君》,郭沫若为曹操翻案的《蔡文姬》,时至今日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仍是敷衍种种:欧阳予倩的《潘金莲》,一直到当代魏明伦的同名川剧,同一人物何以得到如此众多的剧作家不厌其烦的诠释,对历史上已经定性的人物、事件重新审视反反复复。本文从翻案剧创作的社会思潮、社会心理、文化心理解读此类剧作,应用戏剧思维正确理解“翻案剧”。
凡此种种,本文试图从对翻案剧的梳理、回顾和反思,了解在翻案剧创作的别样视角下历史人物的生命状态,以及翻案剧给我们当代戏剧创作带来的新鲜血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