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73.74 5.0折 ¥ 14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李涵,胡妍 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852942
出版时间201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23344392
上书时间2024-11-01
从 2008年开始记录三里屯南 42号楼算起,到今年我们的城市记录工作已经进行 5年了。尽管进展异常缓慢,但始终没有停步。2011年我们独立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叫《一点儿北京》,收录了三里屯和798一些好玩儿的地方,获得了一些肯定。这给了我们巨大的鼓励,并决定将记录长期坚持下去。2012年我们认识了同济大学出版社群岛工作室的秦蕾,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将《一点儿北京》正式出版。为此,我们重新补充了三里屯和798的内容,将它们变为两个独立的册子,同时加入了新记录的南锣鼓巷。
这样一个漫长的制作过程,决定了本书的信息有一个时间跨度,读者看到的是 2009年的三里屯, 2011年的 798和2012年的南锣鼓巷。我们一度犹豫要不要更新的信息,终还是放弃了。
,本书所有的图画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制作过程,包括现场勘查、使用 SketchUp建3D模型、选取角度、手绘人物配景、在平面软件中终合成。以目前的人手,我们还没有实力做到实时更新。
第二,我们希望本书的读者能真的去这些地方逛逛,再好的记录也比不过现场的体验。当你进入现场时,信息越新,反而撞车。倒不如老的信息,让你进入此地此时也能感受到此地的过往。尽管本书记录的时间跨度不大,无法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但是内容细碎具体,可以感知生活的真切。
第三,城市的变化是永恒的。在我们的记录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店还没有画完就关张的尴尬,更不要说等到书的终出版,又会有多少老店关门,新店开张。我们记录的方式是缓慢的,但是我们希望记录的结果能够超越对象本身,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我们妄图用图像打败时间。
本书核心的部分无疑是这些充满建筑感的图画。
三张全景式的大轴测图展示了这三个地区总体的城市风貌。它们是三维的地图,复杂得如同迷宫,让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观看这些曾经熟悉的城市角落。从三里屯到南锣鼓巷,记录的详细和复杂程度逐渐递增。通过客观的文件统计可以看出:三里屯的模型大小为28.2 MB,包含 48.8万个面;798的模型大小为 49 MB,包含 93万个面;南锣鼓巷的模型大小为 142 MB,包含173万个面。心理学上有密集恐惧症,我们得的是密集强迫症,而且症状愈演愈烈。
针对每个地区,我们又分别选择了 10个具体的地点做更深入的描绘。每个地点有三张不同风格的图画。
建筑素描:起初是用 CAD软件的hatch功能对单体轴测图进行的黑白“渲染”。后来我们想通过组合典型的图纸——平面、剖面、轴测,将不同视角统一在一幅画面中,有点像立体派的原则。尽管迫于时间的压力没能全部实现,但在一部分建筑素描中还是表达出一些味道。
连环画:由于有 3D模型,我们一直想尝试多角度的图像表达,但又不想变成建筑效果图的集合。当偶然看到美国漫画家 ChrisWare的作品时,我们觉得答案找到了。在他的作品中,视角也多采用正投影或轴测图,透视的使用异常克制,再加上近似机械的线描平涂画风,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扁平感和中性美。于是,我们用电脑复制了Chris Ware的风格,以此向大师致敬。
单幅绘本:这些图画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对现场氛围的艺术加工。在构图、设色、人物、配景各方面都以独立的绘本作品为标准。如果说,法国绘本大师桑贝(Jean-JacqueSempe)的作品《一点儿巴黎》里“巴黎再大不过是个道具,景致背后,是卑小的法国外省人”,那么在这里,人物成了道具,为了烘托北京这个伟大的城市。
本书里穿插了建筑师王洪跃和鲁雯泋的摄影作品,作为一种对比,让读者体验绘画与摄影相互之间的微妙关系。他们的摄影全部采用胶片的传统拍摄方式,可以看到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 Provoke时期黑白摄影的影子。无论是用胶片拍摄还是用三维模型绘画,都是为了更认真努力专注地观看。
文字部分包含6篇文章。《从记录开始》偏向于城市记录和建筑表现的理论分析;《戏台》、《七九八》、《身体的记忆》三篇杂文是思想的片段与场地的碰撞;《南锣叙事》与《胡同列传》以通俗的记叙手法描写了城市的变迁。
后在每个地区记录的结尾,我们还加入了大事记,简要地回顾了每个地区或长或短的历史,为读者了解这些地区的现今状态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
由此看来,《一点儿北京》是一个“杂种”,它是精美细腻的绘本,通俗易懂的漫画,视角独特的摄影集,准确真实的建筑图纸,以及关于城市建筑的杂文集。它用耐心、缓慢、细腻、不遗余力、高质量的图像来记录北京当下有趣的角落。
如果要给本书一个更宏大的目标,那就是我们希望从建筑这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里,挖掘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内容,并把它们推向对其敬而远之的大众,让人们可以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好的标准去欣赏城市和建筑。
在多年的建筑设计工作中,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城市和建筑面貌要想变得更好,建筑师能做的只是末端。真正的驱动力是民众对于城市和建筑好坏判断能力的普遍提高。无论是政府官员、开发商,还是私企老板、农民、工人,这些行外“大多数人”的立场和标准是形成好城市和好建筑的关键。
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人”的判断标准过于单一,再捆绑上经济的利益,让少数简单粗暴的标准横行各地,带来一系列老生常谈又始终无法改变的负面结果,例如老城区的快速消亡,新城区的千篇一律,建筑的大而无当……
因此我们试图以通俗的绘本、漫画和故事的形式,去吸引更多的人品味“固有标准”之外的城市和建筑。通过细腻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城市角落的有趣可爱。如果通过这本书能够吸引大众去关注这些其貌不扬的小建筑,这些自然孕育的小街区,能让他们欣赏和挖掘这些无处不在的普通建筑的美,能让他们意识到城市和建筑也可以如餐饮、购物、看电影一样进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圈,这本书宏伟的目标就实现了。
本书终得以出版,我们需要向许多人表达诚挚的谢意。感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的主任徐磊。当我们刚刚提出很不成熟的记录设想时,就获得了他的热情肯定。这些年如果没有他在人力和物力上的稳定支持,这本书的诞生是难以想象的。感谢秦蕾,是她把这本书变成了正式出版物。感谢她对我们的极度信任和始终如一的耐心。感谢王洪跃和鲁雯泋对本书摄影部分的无私奉献。尽管我们只选了30张摄影作品,但我们知道背后几千张底片的存在。感谢朱起鹏对南锣鼓巷的文字贡献。作为北京人,在这位天津同行面前我们感到惭愧,我们需要你充当我们在北京的导游。除了以上几位,本书还有一个庞大的参与团队,请参阅制作人员名单。感谢你们,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让《一点儿北京》变为现实。后,我们还需要感谢本书记录的所有地点。出于各种原因,我们的记录工作是暗中进行的,在本书里它们的出现并非作为商业实体,而是一个个有趣的城市公共空间。
2013/08/04记于北京
李涵/胡妍
《一点儿北京》是当代北京细致优美的城市绘本,全书包含三本主题分册和一本建筑读本。作者以建筑师的方式用电脑软件绘制了北京有趣时髦的三个地方:三里屯,七九八和南锣鼓巷。
全景式的轴测图将三里屯,七九八和南锣鼓巷复杂的城市空间一览无余的呈现出来,它们是三维的地图,复杂如同迷宫。连环画部分讲述了30个关于场所的小故事,配以麻辣点评。建筑素描通过组合典型的建筑图纸将民间自然生长出的小建筑以立体派的原则呈现。单幅绘本是对现场氛围的艺术加工,让真实的场景充满童话般的色彩。
本套书既可以作为优美的绘本来欣赏,同时也可以作为另类的旅行指南来使用。作者在本书中描绘的30多个地方正是当下北京年轻人常去休闲娱乐的场所。吃饭购物,观展看剧,内容丰富,景点集中。作者用‘生于斯长于斯’的多年体验,为我们开列了一份北京文艺的,小资的,时尚的,地道的微旅行清单!
本书文字部分包含6篇文章。《从记录开始》偏向于城市记录和建筑表现的理论分析。《南锣叙事》与《胡同列转》以通俗的记叙手法描写了城市的变迁。《戏台》《身体的记忆》《七九八》三篇杂文是思想的片段与场地的碰撞。
建筑微读本——《虚构》包含有6个小故事和6张虚构建筑的图画。建筑在此成为玩笑、讽刺、恶搞和不靠谱的商业点子。
随书附赠3张精美海报。
李涵,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作为建筑师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多年。现为绘造社主持人,从事建筑设计、城市研究与绘本出版工作。
胡妍,毕业于加拿大Concordia大学。长期从事品牌策划和产品设计工作。现为绘造社主持人,设计品牌SQY-T创意总监,并为台湾茶品牌smith&hsu设计茶具产品。
《一点儿北京》共分4册
《三里屯》
作为前言的后记
从记录开始
每个人心中都种了一颗树
斗牛士爱吃的下酒菜
从可丽饼到Champing Ports
书虫们的乐园
找不到入口的面馆
闹市中的小绿洲
高级动物的狂欢
Taco遇见火车头
人人都是摄影家
我喜欢拱
三里屯记录模型
三里屯大事记
三里屯地图
《七九八》
戏台
七九八
The 1st in 798
人生就要有盐有味
又少了一间书店
有洞的房子
都是租金惹的祸
看个展览散个步
谁会为创意埋单?
曾经的文青大客厅
艺术大舞台
永远的红色
七九八记录模型
身体的记忆
七九八大事记
七九八地图
《南锣鼓巷》
南锣叙事
南锣的商业原点
我们来自香港
凝固在咖啡香里的时光
那些花儿
一个战斗机设计师的胡同情结
在怀旧的名义下
大红灯笼高高挂
将中西合璧进行到底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戏剧是自由的
南锣鼓巷记录模型
胡同列传
南锣鼓巷大事记
南锣鼓巷地图
《虚构》
大餐厅
鸽笼茶社与火炉食堂
镜子酒吧
流水四合院
梯吧
烟囱画廊
《一点儿北京》是当代北京细致优美的城市绘本,全书包含三本主题分册和一本建筑读本。作者以建筑师的方式用电脑软件绘制了北京有趣时髦的三个地方:三里屯,七九八和南锣鼓巷。
全景式的轴测图将三里屯,七九八和南锣鼓巷复杂的城市空间一览无余的呈现出来,它们是三维的地图,复杂如同迷宫。连环画部分讲述了30个关于场所的小故事,配以麻辣点评。建筑素描通过组合典型的建筑图纸将民间自然生长出的小建筑以立体派的原则呈现。单幅绘本是对现场氛围的艺术加工,让真实的场景充满童话般的色彩。
本套书既可以作为优美的绘本来欣赏,同时也可以作为另类的旅行指南来使用。作者在本书中描绘的30多个地方正是当下北京年轻人常去休闲娱乐的场所。吃饭购物,观展看剧,内容丰富,景点集中。作者用‘生于斯长于斯’的多年体验,为我们开列了一份北京文艺的,小资的,时尚的,地道的微旅行清单!
本书文字部分包含6篇文章。《从记录开始》偏向于城市记录和建筑表现的理论分析。《南锣叙事》与《胡同列转》以通俗的记叙手法描写了城市的变迁。《戏台》《身体的记忆》《七九八》三篇杂文是思想的片段与场地的碰撞。
建筑微读本——《虚构》包含有6个小故事和6张虚构建筑的图画。建筑在此成为玩笑、讽刺、恶搞和不靠谱的商业点子。
随书附赠3张精美海报。
李涵,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作为建筑师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多年。现为绘造社主持人,从事建筑设计、城市研究与绘本出版工作。
胡妍,毕业于加拿大Concordia大学。长期从事品牌策划和产品设计工作。现为绘造社主持人,设计品牌SQY-T创意总监,并为台湾茶品牌smith&hsu设计茶具产品。
《七九八》、《三里屯》和《南锣鼓巷》这三幅全景图,实际上就是在挖掘轴测图表现复杂的潜力:用一张图来表达整个城市街区所有被分割的空间。这是透视无法完成的任务。透视只能通过一组图像,使用不同的视点和灭点来记录不同的空间。轴测则可以把所有的空间聚集在一张图上,使得空间的连续性得以呈现。但轴测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当所有的元素集合在一起时,遮挡不可避免地出现,如何表达被遮挡的部分?通常我们使用透明化的方法来解除遮挡,但是透明会导致叠加,使空间变得过于混乱复杂而无法辨识。
《七九八》、《三里屯》和《南锣鼓巷》采用的表现方法是剖切和平行滑动。剖切就是通过一把“无形的刀”在遮挡物上开口子,露出后面的空间。这种方法在取消遮挡的同时清晰地反映了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但它只适用于遮挡物极其简单(一堵墙或一块楼板)的情况,观者完全可以通过想象来弥补被切削掉的元素,画面不会因此而损失信息。但当遮挡物本身就是一组复杂的空间元素,遮挡物与被遮挡物都无法省略时,剖切就变得无效,而必须采用平行滑动。平行滑动是轴测图特有的绘图技巧。由于投影线始终保持平行,物体可以沿任意方向滑动而不产生变形。这意味着作者可以把相互遮挡的元素平行位移以解除遮挡,而观者可以在大脑中通过平行线的暗示将元素重组,由此产生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爆炸轴测图”。平行滑动让轴测图可以将本来需要通过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影像汇聚到同一时空关系中,从而彻底消除了遮挡的问题,使城市复杂的全貌得以从容呈现。
在摄影出现之前,基于透视的写实主义主宰着绘画世界。 19世纪80年代当摄影逐渐普及时,绘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革命。先锋艺术风起云涌,写实绘画土崩瓦解。这个时间上的巧合似乎暗示着一个规律:每一种表现媒介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不断寻找和强化其特殊性;换句话说,它的表现形式不能被其他的媒介替代。摄影是更强大的写实工具,因此绘画改变了写实的方向。轴测图作为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成像恰恰是摄影无法替代的。镜头可以轻而易举地表达透视,也可以把空间压扁,(长焦)让物体呈现平面化的效果,从而取代二维的立面或平图。但镜头无法将透视平行化,即使可以使用高级的移轴相机校正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变形,但对于纵深方向却无能为力。因此轴测图产生的这种无法替代的视觉体验使它可以超越工程图的职能,而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艺术形式存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