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与超越—三峡坝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与超越—三峡坝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1.58 5.4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之凌,陈韦,黄焕 等编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13545

出版时间200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0702174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四大效益为一体的一项巨大系统工程,对促进中国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一项水利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方法。
    本书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针对施工完成后的三峡坝区将由施工期过渡到管理运营期的现实情况,面对新的转变和调整,对构建后建坝时代的坝区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对国内外大型水利枢纽区在运营期间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有所裨益。本书可供广大建设管理者、规划师、建筑师、水利工程师等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吴之凌,1972年生于湖北武汉,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正高职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现为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规划大会(ISOCARP)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团体会员的会员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

目录

引言
  1 概述
  2 概念诠释及研究角度
    2.1 概念诠释
      2.1.1 后建坝时期
      2.1.2 三峡库区、三峡坝区及三峡工程
    2.2 研究角度
      2.2.1 水利规划
      2.2.2 城市规划
      2.2.3 三峡坝区规划
  3 研究的目的和框架
    3.1 研究的目的
      3.1.1 调整三峡水利枢纽区的规划,应对大坝发展趋势及中国公共政策调整
      3.1.2 探讨水利枢纽区规划的范式,拓展全球化下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
    3.2 研究框架
上篇 总论
  4 光荣与梦想
    4.1 伟人首倡,初露曙光:中山先生指点江山
    4.2 历经风雨,憾未成形:中美合作无功而返
    4.3 曙光重现,百废待兴:积极筹备真抓实干
    4.4 民主决策,奠定方向:科学攻关奋进克难
    4.5 高峡平湖,梦圆今朝:三峡工程任重道远
  5 成效与挑战
    5.1 世界大坝的得失谈
      5.1.1 世界知名水坝概览
      5.1.2 促进发展功不可没
      5.1.3 弊端丛生引以为憾
      5.1.4 兴利除弊和谐发展
    5.2 三峡工程的成效
      5.2.1 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5.2.2 保障区域防洪安全
      5.2.3 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5.2.4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3 后建坝时期三峡坝区面临的挑战
      5.3.1 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的挑战
      5.3.2 自身功能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挑战
      5.3.3 坝区环境品质提升的问题
  6 过程与启示
    6.1 规划历程
    6.2 征集方案简介
      6.2.1 “两岸——两岛”(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6.2.2 “三岛共生”(上海古瀚浦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  
      6.2.3“五线四圈,和音谐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2.4 “展大江风范,筑和谐发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3 征集方案评审综述
  7 策略与应对
    7.1 总体定位与目标
      7.1.1 定位
      7.1.2 目标
    7.2 转型与重构——顺应后建坝时期的功能需求
      7.2.1 产业转型
      7.2.2 空间功能转型
    7.3 超越与升华——大坝、峡江、人的和谐共生
      7.3.1 生态建坝的根本任务
      7.3.2 特色提升的迫切需求
      7.3.3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规划策略
  ……
下篇 转型与超越
结语与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四大效益为一体的一项巨大系统工程,对促进中国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一项水利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方法。
    本书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针对施工完成后的三峡坝区将由施工期过渡到管理运营期的现实情况,面对新的转变和调整,对构建后建坝时代的坝区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对国内外大型水利枢纽区在运营期间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有所裨益。本书可供广大建设管理者、规划师、建筑师、水利工程师等学习参考。

主编推荐
吴之凌,1972年生于湖北武汉,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正高职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现为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规划大会(ISOCARP)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团体会员的会员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

精彩内容
上篇 总论
  4 光荣与梦想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初的设想、勘察、规划、论证、正式开工到工程竣工,经历了115年,纵然不是非,也是屈指可数。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载浮载沉,几起几落,其发展建设大致分为以下五个过程。
    4.1 伟人首倡,初露曙光:  中山先生指点江山
    长江是我国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00多km,长江流域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在近代经济发展中又是我国工业的发祥地,当前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然而,作为中国大河的长江流域也是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治理开发长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大禹治水的事迹,今天,三峡工程作为开发治理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早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首倡。
    早在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李鸿章书》中,就阐述了平水患、兴水利的思想,建议利用水力发电(图4-1)。
    孙中山先生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是在1917年的《建国方略》中,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图4-2)。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