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明儒学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明儒学论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0.07 5.0折 20 全新

库存16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来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073744

出版时间2010-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0元

货号20923988

上书时间2024-11-0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丛书原为陈平原先生应香港三联之约编就,并于2008年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反响颇佳。因为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丛书少为大陆读者所见,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蒙香港三联授权,我社今特推出简体字版,但愿对大陆读书界是一种补偿。
    陈平原先生曾为本丛书香港三联版撰有总序,略述丛书的编选宗旨和出版的因缘际会,无不精妙绝伦,现移用原序中若干隽语,以为简体版弁言,希望于读者诸君有所助益。
    “与当今中国学界之极力推崇‘专著’不同”,陈平原先生坦言:“我欣赏精彩的单篇论文;就连自家买书,也都更看好篇幅不大的专题文集,而不是叠床架屋的高头讲章。前年撰一《怀念‘小书’》的短文,提及‘现在的学术书,之所以越写越厚,有的是专业论述的需要,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剪裁,以众多陈陈相因的史料或套语来充数’。外行人以为,书写得那么厚,必定是下了很大工夫。其实,有时并非工夫深,而是不够自信,不敢单刀赴会,什么都来一点,以示全面;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才把书弄得那么臃肿。只是风气已然形成,身为专家学者,没有四五十万字,似乎不好意思出手了。”
    关于该丛书的编选,作为主编的陈平原先生认为,“与其兴师动众,组一个庞大的编委会,经由一番认真的提名与票选,得到一张左右支绌的‘英雄谱’,还不如老老实实承认,这既非学术史,也不是排行榜,只是一个兴趣广泛的读书人,以他的眼光、趣味与人脉,勾勒出来的‘当代中国人文学’的某一侧影。若天遂人愿,旧雨新知不断加盟,衣食父母继续捧场,丛书能延续较长一段时间,我相信,这一‘图景’会日渐完善”。
    关于丛书的编选宗旨,陈平原先生有三点说明:“,作者不限东西南北,只求以汉语写作;第二,学科不论古今中外,目前仅限于人文学;第三,不敢有年龄歧视,但以中年为主─考虑到中国大陆的历史原因,选择改革开放后进入大学或研究院者。”
    于今,陈先生的宏愿,经由我们的“加盟”和大陆读者的捧场,可以说已部分得以实现;无论如何,为中国学术的繁荣做点传薪的工作,也是复旦出版人的志趣所在。

作者简介
陈来,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1976年中南矿冶学院(现名中南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哲学博士。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0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目录
小序
李延平与朱晦庵
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说之辩 
王阳明哲学的心物论 
王船山晚年的思想宗旨
宋明儒学与神秘主义
王阳明与阳明洞——王阳明越城活动考 
作者简介 
著述年表

内容摘要
本丛书原为陈平原先生应香港三联之约编就,并于2008年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反响颇佳。因为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丛书少为大陆读者所见,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蒙香港三联授权,我社今特推出简体字版,但愿对大陆读书界是一种补偿。
    陈平原先生曾为本丛书香港三联版撰有总序,略述丛书的编选宗旨和出版的因缘际会,无不精妙绝伦,现移用原序中若干隽语,以为简体版弁言,希望于读者诸君有所助益。
    “与当今中国学界之极力推崇‘专著’不同”,陈平原先生坦言:“我欣赏精彩的单篇论文;就连自家买书,也都更看好篇幅不大的专题文集,而不是叠床架屋的高头讲章。前年撰一《怀念‘小书’》的短文,提及‘现在的学术书,之所以越写越厚,有的是专业论述的需要,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剪裁,以众多陈陈相因的史料或套语来充数’。外行人以为,书写得那么厚,必定是下了很大工夫。其实,有时并非工夫深,而是不够自信,不敢单刀赴会,什么都来一点,以示全面;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才把书弄得那么臃肿。只是风气已然形成,身为专家学者,没有四五十万字,似乎不好意思出手了。”
    关于该丛书的编选,作为主编的陈平原先生认为,“与其兴师动众,组一个庞大的编委会,经由一番认真的提名与票选,得到一张左右支绌的‘英雄谱’,还不如老老实实承认,这既非学术史,也不是排行榜,只是一个兴趣广泛的读书人,以他的眼光、趣味与人脉,勾勒出来的‘当代中国人文学’的某一侧影。若天遂人愿,旧雨新知不断加盟,衣食父母继续捧场,丛书能延续较长一段时间,我相信,这一‘图景’会日渐完善”。
    关于丛书的编选宗旨,陈平原先生有三点说明:“,作者不限东西南北,只求以汉语写作;第二,学科不论古今中外,目前仅限于人文学;第三,不敢有年龄歧视,但以中年为主─考虑到中国大陆的历史原因,选择改革开放后进入大学或研究院者。”
    于今,陈先生的宏愿,经由我们的“加盟”和大陆读者的捧场,可以说已部分得以实现;无论如何,为中国学术的繁荣做点传薪的工作,也是复旦出版人的志趣所在。

主编推荐
陈来,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1976年中南矿冶学院(现名中南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哲学博士。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0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精彩内容
李延平与朱晦庵
    朱熹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见李侗于延平,延平告以儒释之辨,此后年岁之间,朱子颇味延平之言,渐觉禅学之非,而立志归本伊洛,此一过程及相关事实考辨,我已有文为之详述。本篇则专论朱子与延平授受渊源与思想关系,故以《延平答问》为主要材料。按《延平答问》为李侗答朱熹论学书,其书在绍兴丁丑(1157年)6月,时朱子二十八岁,尚在同安为主簿。以其书中之语观之。并非延平与朱子初次通书,以此推知,在此之前延平、朱子之间当已有书。朱子绍兴癸酉(1153年)见延平,时二十四岁,李延平卒于隆兴元年癸未(1163年),时朱子三十四岁,两人交往近十年。即使自绍兴丁丑至癸未计之,亦近七年之久。李朱在此期间的思想交往,对朱熹思想发展影响很大,对李侗晚期思想也有重要意义。本章因站在朱子思想研究的角度,注重丁丑戊寅之后朱熹所受李侗的影响,以及朱熹与李侗思想的差异和此种差异在理学史发展中的意义,故对延平晚年思想因受朱子之刺激而发生的变化不予讨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