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余音集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6.94
3.5折
¥
4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王勤谟 编著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ISBN9787552635607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7911610
上书时间2024-10-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白屋余音集”。作者祖籍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黄山村,王氏一族是一个久盛不衰的“诗书继世长”的“士村”。文集分为六个部分,大体围绕家乡个人的人事经历展开,“家乡忆旧”系统介绍黄山和白屋的人和事,王氏兄弟的书画、文章及其他学者研究王氏兄弟的文献选录等。以此同时,将古村黄山保存下来的文物资料和记忆,进行整理、挖掘。 “个人经历散记”为作者个人经历的回忆及作者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思考。还包括作者爱人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点滴回忆。本书作品时间跨度大,从跨越了两个世纪近百年。对于这些带有不同时代印记的文章,值得一读。
商品简介
本书是兵工专家王勤谟的晚年回忆文集,白屋为故乡祖宅,故名“白屋余音集”。作者祖籍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黄山村,王氏一族是一个久盛不衰的“诗书继世长”的“士村”。文集分为六个部分,大体围绕家乡个人的人事经历展开,“家乡忆旧”系统介绍黄山和白屋的人和事,王氏兄弟的书画、文章及其他学者研究王氏兄弟的文献选录等。以此同时,将古村黄山保存下来的文物资料和记忆,进行整理、挖掘。 “个人经历散记”为作者个人经历的回忆及作者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思考。还包括作者爱人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点滴回忆。本书作品时间跨度大,从跨越了两个世纪近百年。对于这些带有不同时代印记的文章,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王勤谟,字显哉,1929曾“;等离休后从事文字及软科学研究工作,被骋请为兵器工业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特邀委员。
目录
自 序
第一编 家乡忆旧
忆故乡——宁波慈城黄山古村
五次接待日本友人的黄山古村的旧貌新颜
梦回家乡
崇本学校创办和停办资料辑录
第二编 王氏兄弟书画作品
王治本
王藩清
王汝修
第三编 王氏兄弟文献辑录
王惕斋《独臂翁闻见随录》刍议
中国与日本北海道关系史话
漫步览胜蓬莱岛
试论清末中日诗文往来(摘录)
旅行诗人王治本
明治时期赴日文人王治本之基础研究
第四编 个人经历散记
忆幼少年时期
九十岁怀念祖母
第五编 社会经济发展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在工业经济中产生的因素
汽车工业对发展生产方式的贡献
资本主义生产、资本、分配社会化发展轨迹初探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竞争力创新之路的几点看法
试析社会现代化与保障个人权利
GDP增速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好事
第六编 亲历抗美援朝
亲历抗美援朝
内容摘要
“白屋余音集”。作者祖籍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黄山村,王氏一族是一个久盛不衰的“诗书继世长”的“士村”。文集分为六个部分,大体围绕家乡个人的人事经历展开,“家乡忆旧”系统介绍黄山和白屋的人和事,王氏兄弟的书画、文章及其他学者研究王氏兄弟的文献选录等。以此同时,将古村黄山保存下来的文物资料和记忆,进行整理、挖掘。 “个人经历散记”为作者个人经历的回忆及作者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思考。还包括作者爱人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点滴回忆。本书作品时间跨度大,从跨越了两个世纪近百年。对于这些带有不同时代印记的文章,值得一读。
主编推荐
王勤谟,字显哉,1929曾“;等离休后从事文字及软科学研究工作,被骋请为兵器工业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特邀委员。
精彩内容
忆故乡——宁波慈城黄山古村引言
中央电视台从2015年1月开始播出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再次引起了我对故乡——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黄山古村的思念。
古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现在我国的古村正在急剧的衰败之中。有些还可抢救,也正在抢救;有些则难以抢救,黄山村即是其中之一。但它们还可以通过保存下来的文物资料和记忆,进行整理、挖掘。
黄山作为一个古村,有它值得怀念之处。因此,为此文。一、历史久远环境优美王氏一族自王钰(仝十八先生,讳钰。1418—1503)在明朝由慈溪县治(今慈城镇)迁居黄山村以来,至我在1929年出生时,已定居黄山五百年左右。相传,黄山原为应氏所居,自王氏居此后,应氏逐渐式微,故有“凰来鹰去”之谚。
我小时,黄山地貌和民国十年(1921)编纂的《慈溪王氏宗谱》所载的《黄山地图》一样:村南北各为一座孤山——前黄山和后黄山,相距三四华里;东西为两条可以行舟的小河——东浦河和西浦河,相距也为三四华里。黄山村南面六七华里有一条大江——姚江(也称前江),北面一
两华里有一条较小的江——后江,东西浦河即为后江的支流。后江在黄山村西面稍远的丈亭镇流人姚江。姚江向东,在宁波市三江口与奉化江汇合成甬江,东流人海。
1860年,清钱塘蒋坦在黄山避难时,写的《黄山小志》说:(南北)“山多丛筱乔松,苍翠若滴。两峰相对,形似覆盂。”(东西两河之间)“相距数里,而万亩千畦,鳞次若罫。春秧插齐,一碧如毯;鸥鹭飞来,如凝烟积雪。
唐人所谓‘漠漠水田飞白鹭’此境仿佛似之。”物理学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在《古镇慈城》(2009年3月总第37期)发表《忆慈城黄山》一文说:“黄山景色秀丽,四季宜人。春天里空气清新,秧田如镜,满目青山翠竹,片片映山红。……在后黄山顶的大松树底下,前后江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我曾祖父王慈有《清明日登黄山》诗云:‘偶逐东风蜡屐游,分明胜景艳如流。不知底事看花眼,万紫千红总是秋。”’二、聚族而居的屋宇建筑从《黄山地图》上可以看到:南面的前黄山脚下有王氏家庙——黄山庙,内有戏台,我小时,还去那里看过戏。北面的后黄山脚下有王氏祠堂。南北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东浦河支流。王氏族人的住宅就分布在这条小河支流以北、王氏祠堂的东西两侧。和清朝时北京的房子不能高过皇宫一样,黄山村的房子也不能高过祠堂。这些住宅基本上都是占地面积很大的各支系聚居在一起的大宅院。这些大宅院都有名称,如大夫第、侍卫房、旗杆门头、白屋、
西甸洋、池墩等。大宅院内分户而居,但户与户之间又有弄堂互相连通。
1884年,日本维新人士、汉学家冈千仞…访华期间,应王惕斋的邀请,在其家里住了半个月。在冈氏的《观光纪游》中有两处简略地提到王惕斋住处“白屋”的情况,并明确地提到:“族人同居三世…‘屋内分六七区,族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