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陆的起源
  • 海陆的起源
  • 海陆的起源
  • 海陆的起源
  • 海陆的起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陆的起源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0.13 2.6折 39 全新

库存24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著,读品 出品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49881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5260620

上书时间2024-10-2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商品简介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创始人。1880年生于德国柏林,1905年获得柏林洪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06年,魏格纳参加丹麦远征格陵兰的探险队,从事气象研究和冰川考察。1912年,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上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理论。1915年,出版《海陆的起源》,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大陆漂移说。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王春雨    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讲师,世界史硕士。主要承担世界近代史、犹太历史与文化、中东区域史及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等课程的教学,译有《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等。
李辰莹    吉林大学世界史(近现代)硕士,师从徐萍教授。曾参与《东北亚国家加入联合国历程研究》的翻译整理工作。



目录

章 历史介绍 001


第二章 漂移理论的本质及其与迄今在地质时代地表结构形态变化的关系 008

第三章 大地测量学的争论 041

第四章 地球物理学的争论 059

第五章 地质学的争论 094

第六章 古生物学和生物学的争论 145

第七章 古气候学的争论 179

第八章 大陆漂移的基本原则和地极迁移 211

第九章 大陆漂移的动力 233

第十章 对硅铝层的增补观察资料 247

第十一章 对大洋底的增补观察资料 275

附录 286


内容摘要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主编推荐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创始人。1880年生于德国柏林,1905年获得柏林洪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06年,魏格纳参加丹麦远征格陵兰的探险队,从事气象研究和冰川考察。1912年,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上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理论。1915年,出版《海陆的起源》,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大陆漂移说。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王春雨    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讲师,世界史硕士。主要承担世界近代史、犹太历史与文化、中东区域史及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等课程的教学,译有《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等。
李辰莹    吉林大学世界史(近现代)硕士,师从徐萍教授。曾参与《东北亚国家加入联合国历程研究》的翻译整理工作。



精彩内容
二章 漂移理论的本质及其与迄今在地质时代地表结构形态变化的关系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说明目前我们知识状态的不完备性:关于我们这个星球史前的状况问题,人们常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取决于是从生物学还是从地球物理学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

“立交桥”,陆地动物和植物区系曾发生交换。古生物学家得出此推断是源于这一状况:很多已知的相同物种生活在不同的大陆,不可思议的是,它们本该有着相同的起源,但却存在于彼此独立的区域。此外,在当代动物或植物化石区系中能够发现完全相同的生物化石,这种现象的比例非常有限。考虑到只有一小部分生活在史前时代的生物以化石形式保存至今并被发现这一事实,上述现象就很容易解释清楚了:即使两个大陆生物群曾经是相同的,但在我们不完备的知识状态下,也必然意味着在这两个区域内的生物群只有一部分是相同的,而其他部分有较大的差异。此外,在很明显的情况下,即使交换的可能性是不受限制的,两个大陆上的生物体也不会都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即使在今天的欧洲(Europe)和亚洲(Asia),无论如何也没有完全一致的植物和动物区系。

    目前动物界和植物界的比较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今天在两个大陆发现的物种确实有差异,但其生物种属和家族仍然是同一的,即今天的生物种属或家族在史前时代曾经是同一个物种或家族。以此推理,现今的陆生动物群和植物群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结论是:它们曾经相同,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交流,并且只能通过宽阔陆桥的方式进行;只有在那座陆桥被打破后,植物群和动物群才被细分为今天的多样化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不接受昔日大陆相连的观点,那么,地球生命的整体演化和现代生物的亲和力(Affinities of Present-day Organisms)均发生在广泛分离的大陆上,这一事实将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这是其中的一个例证。L·F·博福特(L.F.Beaufort“许多事例表明,如果不借助陆桥说,动物地理学本身对动物的分布不可能给予合理的解释。陆桥说正如马修(Matthew——不仅彼此之间曾有大陆桥,只有一些小板块漂移走,而且曾经相连的大陆块现在已被深深的海洋所分隔。”(T·阿尔德特阐述道:“当然,今天仍有陆桥理论的反对者,其中,G·普费弗(G. pfeffer”南部大陆上的动物亲缘关系可以通过陆桥的直接迁移来解释,这与从北方迁徙地区平行迁移相比,解释更简单、更彻底,并不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很明显,有许多人质疑这一理论解释。多数情况下,对从前的陆桥的假定是基于非常薄弱的证据的,而且这一研究的进展也未被证实。而关于大陆连接何时破碎和现代大陆何时开始分离的讨论,仍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同。然而,就这些古老陆桥的重要性来说,今天的专家们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一致意见,不论他们的结论是依据哺乳动物或者蚯蚓的地理分布,还是依据植物的地理分布,或者世界上其他生物的地理分布而得出的。T·阿尔德特凭借20位科学家的陈述或地图绘制了一张选票表,对不同地质时期不同陆桥的存在性进行同意或否决投票。对于四个主要陆桥,我以图形方式展示了结果,三条曲线分别显示每座陆桥的年龄、反对票票数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赞成票则通过适当的阴影区域来显示。因此,根据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个部分一边显示的是澳大利亚和印度次大陆(India)之间的陆桥,另一边显示的是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和非洲(冈瓦纳古陆)之间的陆桥,从寒武纪(Cambrian Period)开始持续存在到侏罗纪(Jurassic Period)早期,但随后不久就瓦解了。第二个部分显示的是南美洲(South America)与非洲(Africa)之间的旧陆桥,它在中白垩纪时期断掉了。后来,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的过渡期,大多数人认为马达加斯加与德干(利莫里亚,Lemuria)之间的旧陆桥已破裂(见图2-1的第三部分)。北美洲和欧洲之间的陆桥则变得非常不规则,如第四部分所示。尽管曲线的表现方式频繁变化,但是在此仍有一个实质性的争议。人们认为在寒武纪和二叠纪(Permian Period“海进”,在海进之后又恢复了连接。然而,两个大陆的连接终破裂,现在对应着一个广阔延伸的大洋,这一情形只发生在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至少在格陵兰岛北部一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