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的味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字的味道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2.97 6.6折 35 全新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文波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53512907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9787553512907

上书时间2024-10-2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写在前面:酸甜苦辣说汉字

 说起汉字,我们从未感到陌生,她与我们朝夕相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一种被十几亿人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对于我们中华儿女而言,她更有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汉字的产生、演变与华夏文明的发展相依相随,它姗姗走来,在风和日丽的时节绽放一路芬芳,千年不凋。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人们基本的生活内容之一,是人类共同的生命之源。禽畜蔬果,种种酸甜苦辣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商周时期,人们的日常饮食活动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程式,这体现在食材种类、食用方法、饮食习俗和饮食活动中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

 灿烂辉煌的饮食文化之所以得以薪火相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的记录功能。汉字的味道,不仅是它所记载的酸甜苦辣,更是它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那些耐人寻味的点点滴滴。我们将通过汉字这条时光隧道,穿越到遥远的岁月,看甲骨沧桑,吉金耀彩,简帛流韵,碑碣生辉,去领略先人的智慧,去品味汉字中蕴含的饮食文化和生活趣味。

【书摘与插画】

 不能吃的豆和能吃的豆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会纳闷:这是脑筋急转弯么?大豆、豌豆、红豆、绿豆……有什么豆是不能吃的呢?没错,这些豆都是可以吃的,不能吃的是“豆”字*初表示的东西——一种形似高脚盘的器皿,古人用它来盛食物。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孟子》里讲的“一箪食,一豆羹”吧,这里的箪和豆都是盛食物的容器。
 按制作材料的不同,豆可以分为陶豆、铜豆、漆豆、木豆等类;从外观形制来看,它又有有耳或无耳、有盖或无盖的分别。这些不同种类的器皿之所以都称为豆,是因为它们都由镫、校、腹三部分构成。镫是豆的底部;校是豆的腰身,供使用者把持;腹是用来装食物的部分。从甲骨文一直到小篆,“豆”字的字形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豆”字*上面的一横代表豆的盖,甲骨文和金文里的“豆”字多数有上面的一横少数没有,说明当时大多数情况下豆都是有盖的。中间突出的部分表示豆腹,有时候这里面会有一个短横,表示豆腹里面盛有食物;与表示豆腹的部分相连的两竖是豆校的象形,两竖中间的小短横很多时候都被省略掉了,它并不影响表意;底下的一横就是豆镫,即豆的底座。

 字形构造和“豆”字类似的还有“皿”字,其古文字字形也是容器侧视图的象形。

 皿中盛物,满而溢出,便是“益”。“益”的古文字字形就像器皿中装满了物,堆成小山一样,以至于会“溢出”的意思。到了战国时代,楚国文字中的“益”字上面像小山一样的形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成了“八”形下面加两横。在秦国文字里,这部分更是讹变成了“水”,这种讹形为后世所继承。原来“益”就是“溢”的表意初文,后来被借用来表示更加、有好处之类的意思,于是人们就在它的左边添上一个“水”旁来表示本义,这才有了“溢”字。

 豆既然是一种容器,那么它便有一定的容积,盛满某种特定的东西便有了一个具体的重量,因此,在古代,豆又是一种标准量器的名称。据《左传》昭公三年记载,豆是春秋时期齐国所用的四种标准量器之一(其他三种为区、釜、钟)。与其他量器一样,豆也被引申为重量计量单位,古时以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铢已经是很小的计量单位,豆比铢还要小,可见其分量极轻。

 上古时代人们的饮食活动要严格遵循某些规定:乡间饮酒,六十岁的只能喝三豆,七十岁可以喝四豆,八十岁五豆,九十岁六豆……年纪越大,可以享用的饮料或食物的量也就越大。

 顺带提及几个跟豆关系密切的字。

 双手捧着豆敬献给贵宾,就是“登”。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关于商王对祖先举行进献食品的“登”祭的记载。“登”原初的意思就是双手捧酒具(豆)。

 当然,古人并不是不吃豆,只不过能吃的豆*初不叫豆,大豆叫“尗”,小豆叫“荅”。后来,人们把当容器的“豆”借用来表示跟它同音的词——豆麦的豆,表示这个意思的“豆”字有一个异体字写作“荳”,这是由“豆”字加上表示植物的“艹”头分化而成的。不过,在“荳”字出现后,“豆”字依旧被普遍地用来表示豆麦的豆。在解放后的异体字整理工作中,“荳”字被并入了“豆”字。(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互为异体字,这是广义的异体字概念。一组异体字中大家公认并通行的字为正体,其余为异体,这是狭义的异体字概念。)

 在“尗”的右边加一个手形 ,表示用右手把尗捡起来,就是“叔”。后来,人们又在“叔”字上面加上一个“艹”头,便变成了古书里面常见的“菽”,《诗经》就有一篇叫《采菽》。清代有个大学者叫钱大昕,他对上古音韵有精深的研究,从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推断出“菽”和“豆”古音非常接近,后来渐渐被混用,大约在秦汉之际,人们就已经把菽叫做豆了。但是,在现代一些语言文字学著作里,不时会出现诸如“豆假借为菽(也就是用‘豆’字表示本应用‘菽’字表示的词)”这样的说法,我们要知道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只能说“豆”和“菽”各自表示的词有亲属关系,很可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来源。当它们早就已经分化了开来,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豆”假借为“菽”了。

 “荅”,《说文解字》解释说:“小尗也。”也就是小豆。但是,这个意思很少用,大部分古书都假借为回答的“答”。隶书“艹”旁很容易与“”旁混同,现在文字学家们一般认为“答”字是从“荅”字分化出来的俗字。什么是俗字?对大家公认、久经通行的文字而言,新字就是俗字,其中既有简化字,也有繁化字。人们对于俗字的应用有两种偏见,其一是认为见于经典的字是正字,不见于经典的字就是俗字,*好不用俗字;其二是认为俗字就是经典,应该推广开来。我们要排除这两种偏见,从文字的功用出发看待相关问题。 

 
 
 
 

商品简介

 饮食在中国文化生活观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中国的古文字中有许多正是对当时人们饮食生活情景的真实摹写,体现了社会风俗与古人思维。《汉字的味道》一书挑选中国汉字里与饮食文化历史相关的汉字,追古溯今,研究它们的来历、演变以及文化功能。本书属于“汉字里的中国”系列,作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本书的学术性特点明显,文化含量高。通过大量的考据,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不少对古文字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原创性。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加入了大量古文字图片资料,且资料来源具有权威性,力求形象地展现汉字文化与历史,让读者一目了然它们的演变面貌。 

作者简介

陈文波,广东肇庆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国古典文献学(古文献与古文字方向)硕士。潜心研究中国古文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建有个人书法艺术工作室。作品入展第六届全国楹联书法展、第三届“康有为奖”全国书法篆刻评展等。

目录

写在前面:酸甜苦辣说汉字

金灿灿的麦穗
香喷喷的黍
不能吃的豆和能吃的豆
喝粥
粒粒皆辛苦
大蒜和苹果的故事
一畦春韭绿
中空的葱
瓜熟蔓绕
硕果累累
望梅止渴
花褪残红青杏小
小心枣子的刺
举个栗子
牺牲的“牺牲”
无肉不欢
但爱鲈鱼美
雪寒难得啖膻腥
醉伴姮娥到月宫
浓汤鲜美说“羹”
樽中有酒,富足是福
此间佳酿原非酒
垂涎三尺
吃喝百态
口体之奉
美食赠君
以俎献肉
问鼎
起筷之间
举杯同饮
茗鼎烟浮竹外云

附录:
汉字的前世今生
书写规范、美观的汉字

【前言】

主编推荐

中国的古文字中,有许多正是对当时人们饮食生活情景的真实摹写,体现了社会风俗与古人思维。《汉字的味道》一书挑选中国汉字里与饮食文化历史相关的汉字,追古溯今,研究它们的来历、演变以及文化功能。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不少对古文字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一本书读下来,既对汉字的字源有了新的认知,又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