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思想的天鹅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4.57
6.8折
¥
36
全新
仅1件
作者林清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5890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9787020125890
上书时间2024-10-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林清玄著的《思想的天鹅(林清玄作品)》是作者的散文精选,对人间万物的悲悯情愫,对宇宙空间的无穷玄思,让我们感知生命的至真至美,体悟散文色至情至性,为现代散文打开了一扇天窗。他写作三十年,成书百余部。他坚持自然、厚味、有机的文学,因为他深信“有真感情,就有好文章”。他以慈悲为经,智慧做纬,编织文学的锦衣,因为他深信“有大思想,才有真文学”。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本书是深入作家创作心灵最完整的经典,读之能丰盈感性,淬炼思想,成为智慧与深情并美的人。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地区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地区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靠前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总序 乃敢与君绝
自序 愿一切的美好都与我们同在
辑一 有情生
四随
人骨念珠
有情生
横过十字街口
思想的天鹅
太阳雨
水晶石与白莲花
路上捡到一粒贝壳
辑二 兵卒无河
鸳鸯香炉
箩筐
红心番薯
飞鸽的早晨
兵卒无河
过火
吴郭鱼与木瓜树
辑三 无关风月
黄玫瑰的心
莲花与冰冻玫瑰
无关风月
无声飘落
欢乐悲歌
合欢山印象
日光五书
内容摘要
林清玄著的《思想的天鹅(林清玄作品)》与《感性的蝴蝶》是林清玄千禧年前从三十多部书中整理结集的自选集。作者在序文中称:“我庆幸自己是深信无事不是奇迹的人,窗外飘过的云,门前流过的溪水,天际盘旋的苍鹰,细语呢喃的燕子,孩子天真的话语,人间深情的呼唤,大话无声的天籁……这一切,从前是那么美好,今天依然动人,未来,不论多长的时空,都将是美好而动人。”书中充满哲理和思辨,好读又耐读。
写作三十年,林清玄坚持自然、厚味、有机的文学,因为他深信“有真感情,就有好文章”。他以慈悲为经,智慧做纬,编织文学的锦衣,因为他深信“有大思想,才有真文学”。全书共分三辑,分别为“有情生”“兵卒无河”“无关风月”,收录《水晶石与白莲花》《日光五书》《黄玫瑰的心》《欢乐悲歌》《人骨念珠》等代表性长篇哲理散文22篇。
精彩内容
大部分人听到咚咚的铝盆声,俯身一望,看到时而浮起时而顿挫的身影,都会发出一声惊诧的叹息。
但是,也是大部分的人,叹息一声,就抬头仿佛未曾看见什么地走过去了。只有极少极少的人,怀着一种悲悯的神情,给他很少的布施。
人们的冷漠和他的铝盆声一样令人惊诧!不过,如果我们再仔细看看通化夜市,就知道再悲惨的形影,人们也已经见惯了。短短的通化街,就有好几个行动不便、肢体残缺的人在卖奖券,有一位点油灯弹月琴的老盲妇,一位头大如斗四肢萎缩摊在木板上的孩子,一位软脚全身不停打摆的青年,一位口水像河流
一般流淌的小女孩,还有好几位神智纷乱来回穿梭终夜胡言的人……这些景象,使人们因习惯了苦难而逐渐把慈悲盖在冷漠的角落。
那无腿的人是通化街里落难的乞者之一,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因此他的铝盆常是空着的。他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故意来回迅速地走动,一浮一顿,一顿一浮……有时候站在街边,听到那急促敲着地面的铝盆声,可以听见他心底多么悲切地渴盼。
他恒常戴着一顶斗笠,灰黑的,有几茎草片翻卷了起来,我们站着往下看,永远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只能看到那有些破败的斗笠。
有一次,我带孩子逛通化夜市,忍不住多放了一
些钱在那游动的铝盆里,无腿者停了下来,孩子突然对我说:“爸爸,这没有脚的伯伯笑了,在说谢谢!
”这时我才发现孩子站着的身高正与无腿的人一般高,想是看见他的表情了。无腿者听见孩子的话,抬起头来看我,我才看清他的脸粗黑,整个被风霜淹渍,厚而僵硬,是长久没有使用过表情的那种。后来,他的眼睛和我的眼睛相遇,我看见了这一直在夜色中被淹没的眼睛,透射出一种温暖的光芒,仿佛在对我说话。
在那一刻,我几乎能体会到他的心情,这种心情使我有着悲痛与温柔交错的酸楚。然后他的铝盆又响了起来,向街的那头响过去,我的胸腔就随他顿挫顿浮的身影而摇晃起来。
我呆立在街边,想着,在某一个层次上,我们都是无脚的人,如果没有人与人间的温暖与关爱,我们根本就没有力量走路,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见到了令我们同情的人而行布施之时,我们等于在同情自己,同情我们生在这苦痛的人间,同情一切不能离苦的众生。倘若我们的布施使众生得一丝喜悦温暖之情,这布施不论多少,都有了动人的质地,因为众生之喜就是我们之喜,所以佛教里把布施、供养称为“随喜”。
这随喜,有一种非凡之美,它不是同情、不是悲悯,而是因众生喜而喜,就好像在连绵的阴雨之间让我们看见一道晴灿的彩虹升起,不知道阴雨中有彩虹的人就不会有随喜的心情。因为我们知道有彩虹,所
以我们布施时应怀着感恩,不应稍有轻慢。
我想起经典中那伟大充满了庄严的维摩诘居士,在一个动人的聚会上,有人供养他一些精美无比的璎珞,他把璎珞分成两份,一份供养难胜如来佛,一份布施给聚会里最卑下的乞者,然后他用一种威仪无匹的声音说:“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日具足法施。”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