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5.77 6.8折 38 全新

库存20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1998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9787108051998

上书时间2024-10-2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是一部通信集,收入了作者杨村和余达忠在三年中关于乡村主题的信件共60封,约16万字。两位作者均视乡村为自己的根,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乡村的变化和发展牵动着他们的心,引发他们的观察和思考。无论是进行人类学、历史学和民俗学方面的田野调查和采风,还是受乡愁的牵引回老家探亲或去乡下旅行,作者曾无数次走进田野,走入村寨,虽然他们的关注点是黔东南众多侗族、苗族的村寨,但这里质朴的乡村正是中国众多乡村当下的一个缩影。两人的通信就乡村的土地、文化、教育、经济、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调整、乡村青年的发展等进行了讨论,文笔质朴、情感真挚、观察犀利、思考睿智,既有对已逝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的判断,更有对乡村何去何从的忧虑。书信中的描述和记录,多为第一手资料,真实生动,引人思索。

作者简介
余达忠  男,侗族,1963年3月生,贵州黎平人,黔东南州管专家、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及文学创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学术著作有《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侗族民居》、《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返朴归真――侗族地扪千三节文化诠释》、《侗族生育文化》、《平架―三省坡下侗家人的文化生活》、《生态文化与生态批评》等,获*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三等奖、贵州省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贵州省文艺奖三等奖、黔东南州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等,并在《山花》、《民族文学》、《滇池》等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50余万字。

目录
序  杜国景  
第1封信:我们的乡村何去何从
第2封信:乡村:我们生命的渊薮
第3封信:记忆里的欢乐与辛劳
第4封信:土地,博大而促狭的土地
第5封信:穿过贫穷与富足的岁月
第6封信:土地的命题
第7封信:酒中日月长
第8封信:酒:一个有意味的生活符号
第9封信:表达或者酒的琐忆
第10封信:清贫岁月中的歌唱
第11封信:生活在别处
第12封信:静静泊着的乡村时光
第13封信:我不想做你猎奇的风向标
第14封信:建构着的乡村
第15封信:风景从流年而歌
第16封信:扩张的城市与纯粹的黑夜
第17封信:几个乡村青年的故事
第18封信:家的隐喻
第19封信:时光匍匐于地
第20封信:生活的变数
第21封信:乡村的可能性逆转
第22封信:命运形式:坚持或者放弃
第23封信:在崩溃中坚守
第24封信:城市与乡村——距离与落差
第25封信:成长背景的差异性
第26封信:城乡二元结构与心中的疼痛
第27封信:文凭:坚硬和空虚
第28封信:生命的表达或者命运形式
第29封信:向一条河流致敬
第30封信: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第31封信:河流或者湖的呻唤
第32封信:高处的水与高处的命运
第33封信:充满劳绩与诗意栖居
第34封信:生态性贫困与达摩克利斯剑
第35封信:山坳上的村庄(1)
第36封信:无边的苍茫和无限的空虚
第37封信:山坳上的村庄(2)
第38封信:坚如磐石的宿命或者一种转型
第39封信:山坳上的村庄(3)
第40封信:白天不懂夜的黑
第41封信:山坳上的村庄(4)
第42封信:广袤大地的无尽忧伤与哀愁
第43封信:脚下路正遥
第44封信:缅怀或者想象一种生活
第45封信:我们的教育教给了孩子什么
第46封信:兰洞:一步之遥的侗寨
第47封信:时光深处的风景
第48封信:乡村的挣扎与心灵的挣扎
第49封信:真实与虚幻:我们时代的乡土情怀
第50封信:堂吉诃德式的救赎与抵抗
第51封信:自由呼吸:乡村生命的秘密
第52封信:与一条河流的距离
第53封信:河流的流向,生命的流向
第54封信:横过生命
第55封信:行走的乡土
第56封信:断裂:一个人的命运形式
第57封信:在乡村生命线上旅行
第58封信:乡村与城市:起点与终点
第59封信:乡村,我们永远的故土家同
第60封信:城市与乡村:远行与回
后记

内容摘要
 杨村、余达忠编著的《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介绍了,正是血脉上与乡村的联结以及文化身份上的焦虑,乡村成为我们生命中永远的结。而当乡村那种温情脉脉的、田园牧歌式的面纱在商业化时代、
物质化时代一点一点地被揭去之后,我们的乡村情结更多了一种疼痛、沉重与茫然。我们感到,乡村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乡村卑微而局促地站在浮躁
的世俗之外,站在繁华的现代之外,任陆离的灯影淹没,或者任洪大的市声牵引……

精彩内容
 村兄:完成《还乡记》(改为《流水下滩》了)后,我就想将乡村放下来,但你的来信,又让我的思绪和视野重新回到乡村,回到作为我们生命之根的那片土地。
确实,在中国,没有谁能够割断与乡村的联系,哪怕他就是出生在都市,最后也死于都市,乡村作为一种“根”的隐喻,仍然横在他的生命中。追溯他生
命和文化的原型,其终极就一定是乡村。乡村是我们生命的渊薮。乡村是一种现实存在——大部分的中国人口还实实在在地生活于乡村,乡村既占据着中国辽阔的国土,也养育了广大的人民;乡村也是一种文化存在,无论我们的现代化进程进展到了什么程度,乡土性是中国文化永远的底色;乡村还是一种精神存在、情感存在,文化的回归,人性的回归,情感的回归,本质上就是回到乡土,回到深厚朴拙的土地上,回到土地一样质朴的生活中。
前两天,我刚刚过了47岁生日,是即将走进高考考场的女儿陪着我一起过的。在异乡一家到处挂着黔东南村寨风情图片的餐馆,就着黔东南的菜肴,我与女儿谈到了她高考后的安排。我计划送她回黔东南,联系一个侗族村寨,让她在那里生活十天,学会基本的侗话,学唱几首侗歌,融人侗家人的生活,然后开
始她的大学生活。女儿没有反对,很乐意地同意了,只是要求带一个伴儿。我建议她约福建的同学一起去,她摇摇头,说福建的同学不会到侗寨去的,只有原
来凯里的同学才会去。我说,也行,只要愿意去,都是好事。她问我为什么一定要送她到乡村去,一时间我也不知怎样回答她。女儿在黎平出生,在凯里长大,初三毕业,我带她到福建三明读高中。在贵州时,每年暑假,我都会送她回中潮老家去住几天,她也随着她爷爷去过田地,对乡村生活是有印象的,但我还想让她了解最本色的乡村生活,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大山褶皱里的古朴的、原生态的乡村生活。我总是固执地认为,乡村生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人生真
正意义上的财富。我对她说,乡村生活能够培养她的责任意识和承担勇气,而且,能够形成她对民族和乡村的认同感。我想向她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她是从乡村来的,乡村永远是她的根——生命的根,血脉的根,文化的根。
回首47年的人生,必须承认,我就是在乡村行走中成长起来的。我第一次自觉的乡村行走是在1986年,那时,我大学毕业不久,正意气风发。我与朋友陈启鹏从黎平出发,骑着自行车沿着贵州和广西边界走。第一天由中潮到顿洞,在一个朋友家住下来,到学校采访时,发现我们的一个高中同学在那里做民办教师,中国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从此开始进入我的视野。后来,每到一处乡村,我都要到学校去与老师们交流、沟通,这固然缘于我的职业情结——我就一直是一名教师,但也与乡村教师的生存现实直逼我心有关。我们这次行走到了皮林、肇兴、纪堂、登江、龙额、地坪、登赛、富禄等有名和无名的村寨。回来后,我写了一篇近万字的调查报告,发表在县委的内参上,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的石干昌为此亲自到家拜访我。这次行走,将我引领上民族文化研究的道路,使我成为一名研究民族文化的人类学者。1994年,我与朋友兼学长傅安辉一起承担省文联的一项民间文化研究课题,对锦屏九寨侗族社区的文化进行调研,半个月时间,我们走遍了九寨社区所辖的近二十个村寨。这次行走,我完成了《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的写作,这本书是我学术生涯的一个起点,也是我乡村行走意义上的一次升华。2005年,我与侗族作家石干成、石新民一起沿着广西、湖南、贵州三省边界行走。我们先到广西一侧的独峒、岜团、林溪,然后到了湖南通道的八坡、播阳,最后,由贵州洪洲溯九江河而上,经平架、六爽登上了著名的三省坡。这是一次跨省的乡村行走。站在三省坡上,沐浴着
贵州方向的落日余晖,眺望着广西村寨的袅袅炊烟,吹拂着从湖南方向过来的晚风,内心突然涌现出崇高的情感。这是我的乡村,是我的民族,是我的国家。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内心产生一种庄严感、
神圣感,产生一种愿意为这片土地、为广大的乡村而贡献的牺牲精神。我突然明白,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人民,其实质就是热爱你站着的这片乡土,热爱站立在乡土上的一座座村庄,热爱村庄中进行着的朴素的生活,热爱村庄中生活着的土地般质朴的人民。P5-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