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商之心 商人 商业 商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商之心 商人 商业 商事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5.87 4.4折 36 全新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道农作品

出版社湖南科技

ISBN9787535774378

出版时间2012-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9787535774378

上书时间2024-10-2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柳传志、王健林、李书福、俞敏洪、李东生、朱新礼、王文京、田溯宁、胡葆森……这是一群有情怀的“大商人”。
他们代表了现代中国商业的方向和灵魂,他们有着现代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
商之大者,在于创造力、责任心、价值观、民族情怀……道农作品编著的《大商之心:商人·商业·商事》不是一本传统的描绘企业家财富路径的财经读物,而是一本企业家的心灵独自。阅读本书,你就会明白,他们之所以能成功者,原因就在“财富”之外,而他们追逐的终极目标,也与财富无关……

目录
柳传志  大商之心
  ◎谈话的开始/002
  ◎妥协与前进——环境与人/004
  ◎湿润空气的努力——对大环境的改变/009
  ◎精神资源和方法论/015
俞敏洪  出离在红尘
  ◎人人心中都有等量的苦/022
  ◎一位成功者的自白/024
  ◎不愿为“暴民”、“暴官”送命/027
  ◎生死之间,灰飞烟灭/029
  ◎人生最大的功课/031
李书福  自由愈发遥远
  ◎一个男人/1 038
  ◎苦恼和幸福/039
  ◎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043
  ◎无地超脱/045
  ◎责任与使命/048
王健林  责任感使我们出类拔萃
  ◎从将军梦到生意场/055
  ◎为商之道在“德信”二字/059
  ◎我最想成为一个大慈善家/063
胡葆森  承诺与使命
  ◎父亲/076
  ◎1966:“红小兵”在北京/078
  ◎1976: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080
  ◎1980:密密麻麻的三个笔记本/082
  ◎1993:“还是老胡做事靠谱”  /083
  ◎2008:压在心底的石头轻了  /084
  ◎一个工农兵学员的自赎/086
  ◎“心软”的老板/088
  ◎使命/089
朱新礼  以梦为马
  ◎前传:快乐的“村主任”  /095
  ◎创业:为理想冒险/098
  ◎成长:资本博弈与凤凰涅架/104
  ◎未来:“中国梦”坚持到底/108
刘东华  连接者
  ◎分裂世界的“连接点”  /120
  ◎企业家的“打滚中心”  /123
  ◎有吨位的“肉身”  /129
田溯宁  一个创新主义者的长征
  ◎宽带先生/137
  ◎改变中国/140
  ◎云畅想/146
李东生  鸡的重生
  ◎雏鸡/155
  ◎斗鸡/158
  ◎母鸡/160
  ◎雄鸡/164
  ◎重生/168
王文京  最真实的人生
  ◎梦想家/176
  ◎抉择/178
  ◎创业史/182
  ◎财富领袖/185
  ◎心灵史/188
苗鸿冰  生命需要意境
  ◎往事/198
  ◎前尘/200
  ◎意境/203
  ◎价值/207
  ◎梦想/209
张醒生  新生
  ◎人物志/215
  ◎信天游/217
  ◎可可西里/219
  ◎新生志/221
  ◎听他说/224

内容摘要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是百万富翁的朱新礼为何要在不惑之年辞职下海,直至今天还激情四射地怀揣“大农业”梦想;感叹“中国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都是执著的傻瓜”的李书福,为何总也不能放慢前进的脚步?
有着令人艳羡的创业和职业经理人履历的田溯宁,是如何在遭遇事业瓶颈后,再度点燃创业激情的?
一向最善于在环境和制度间拿捏平衡的柳传志为何一边说自己一点也没有政治雄心,另一边又忧心忡忡地关心“湿润社会空气”的问题;中国商业地产翘楚王健林最想成为的人为什么不是财富领袖,而是“大慈善家”?
……在道农作品编著的《大商之心:商人·商业·商事》中,你将寻找到上述答案。这不是一本传统
的描绘企业家财富路径的财经读物,而是一本企业家的心灵独自。阅读《大商之心:商人·商业·商事》,你就会明白,他们之所
以能成功
者,原因就在“财富”之外,而他们追逐的终极目标,也
与财富无关……

精彩内容
 精神资源和方法论作为民营企业家的柳传志,他的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他做企业过程中的方法论已经被大陆商业圈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如“拐大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
伍”、“入模子”。他的这些管理理念和思想也被那些已经成名的民营企业家们推崇。比如史玉柱,他总是说他在征途网络和健特生物营造的企业文化如“说到做到”和“只问功劳不问苦劳”正是受到柳传志的启发。在史玉柱意欲成为中国IBM的巨人集团遭到那次著名的失败之后,他曾经向柳传志请教公司之道。
“谈不上思想,真的谈不上,无非是把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东西进行总结”,在谈及这些已经流传很广的理念时,柳传志说,尽管他的下属和推崇者们都颇为热心地在总结他的“管理思想”。他也否认这些理念是东方化的思维方式的结果:“我从来没有研究过联想的做法有哪些是属于中国类的,有哪些事儿是属于受到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的。我只是考虑怎么做正确,应该怎么做。我是这么去想问题的。”他倒是直言不讳地声称自己受到毛泽东作品的很大影响。尽管有人戏称说,成功人士要远离两样东西,一样是神秘的宗教大师和风水大师,一样是“主席著作”,但是在大学时期,因为全中国人都在读《毛泽东选集》而读过多次的毛泽东的著作,还是无可避免地烙在柳传志的思维之上。“我从《毛泽东选集》还算是真的学习到了一些我认为很有用的东西”,柳传志说。《毛泽东选集》的第三卷和第四卷成为这位大陆商业世界顶尖人物的重要精神食粮。“关于矛盾论和实践论,特别是第四卷中关于军事方面的问题。我并不觉得是在用它来影响我,但它会在无形中对我的工作起作用。”毛泽东提出的一些方法论,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路线方针决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些说法确实跟我做的事情衡量起来很一致”,这个时候,认定“规矩不能轻易定”的柳传志就会觉得,“这可能是规律性的东西,因为毛主席他原来也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与此同时,柳传志说,他并不是一个毛泽东的崇拜者,他认为自己对毛泽东的评价自有自己的标准,“我不是对他本身有什么特殊的感情,而是他的很多做法,包括军事上的很多做法和想法,让我有很多的受益和体会。”他和联想一直奉行的“复盘”的方法则起源于早年学习脉冲理论时的学习方法——从2001年开始,他和联想控股开始把“复盘”挂在嘴边。“尽管我在念书的时候不是一个特别用功的学生,很多课如果我觉得没意思或者不太重要,就会放弃。但是我会对某一门功课深耕细读。”他会在上完课和看完参考书后,在笔记本上用自己的话重新复述一遍学习到的知识与理论;每一章节讲完之后,他会去想这一章节和整本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一章节的目的和整本书以及整门课程的目的之间又有何关联。“我们的总目标是什么?雷达原理的总目标是什
么?
然后,为了完成这个总目标,课程又会分成若干阶段,那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什
么?我们当时要学习好几门课,比如非线性电阻技术、晶体管技术,这些课综合起来才能实现理解雷达原理的总目标。这样去想问题的话,你就不会被过程转移了视线,而是一直牢记着目标。”从这种学习方法中延伸出了今天柳传志总是在讲的话:“做任何一件事儿,把目的先想通透,到底你想干什么,这个要
反复想,然后选择一条业务路径直奔而去。”接下来,等到做完之后,就开始习惯性的复盘,“做成了,那就对了;做得不太好,我们就反复复盘。”尽管他的一
些提法深入人心,比如“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但他也不是一个规律至上的机械论者,通过复盘甚至可以颠覆规律。
这样就形成了他的最基本的方法论:1.确定目标,首先是通过反复思考确定目标,然后把目标分解成一定的步骤,而且在奉行以下方法时,也要时刻记住自己的最终目的,不能因为过程而遗忘目的;2.寻找规律,不能够轻易形成规律,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实践证明之后,经过反复的研究,开始形成自己奉行的规律;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规律的指导之下,遇到具体问题和具体业务时,奉行毛泽东也提到过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而不能教条;4.随时复盘,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目标,或者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出现和规律不一致之处,就要
进行复盘,“如果说做一件什么事儿,一定不能建班子,非得个人去做,有班子反而是不对的,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我们也得复盘,反复研究。”此外,坚持“说到做到”,这是由于父亲柳谷书的影响。对商业世界的骗局
和复杂性的认识,则来自于早年读过的“乱七八糟”的书。
他到今天仍然能够复述出《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故事:甲找商人乙借钱,第一次借完之后,稍晚了几天才归还,在晚的这几天中,商人乙难免在内心嘀
咕,认为甲此人不可信赖;但当甲随后还钱,同时解释说自己这几天确实家中遇到一
些急事,所以晚还时,商人乙难免觉得自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此,当甲第二次再来借钱时,就很爽快地借给甲;甲如期归还借来的钱,如是再三,终于让商人乙觉得甲此人颇可信赖;接着,甲又向商人乙借了一大笔钱,鉴于甲的良好信用纪录,虽然数额大,商人乙仍然借了,但是甲却从此消失,再也
没有还这笔钱。“看多了给有钱人设局的故事,在实际生活中就不能不百倍警惕……你要不看书,就不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非得要摔两下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杂七杂八的书上来的。”他曾经因为工作的忙碌而一度没有时间再去读这些“杂七杂八”的书,以至于曾经是家里兄弟闲谈和朋友聚会时聊天中心的柳传志变成了众人抱怨的对象,“他们都说跟你柳传志聊天最没意思了,聊来聊去都是你们联想的那点事儿。”如
今,他又重拾起自己广博的爱好,从《明朝那些事儿》到《两代军人的对话》,再到《中国震撼》——他想了想:“我倒很想问一问张维为(《中国震撼》的作者),他认为,非经济因素会对经济因素有什么样的影响?”显然,他对此也有话说。不过,这时候他需要赶着去赴下一个约会了。同样,他不会迟到。和他提倡的公司文化一样,他“说到做到”。
P15-1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