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8.51
3.2折
¥
2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苏联)高尔基|译者:郭家申
出版社中央编译
ISBN9787511725356
出版时间2015-05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6.8元
货号9787511725356
上书时间2024-10-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高尔基所著的《童年(名家全译本)》真实地描述了阿列克谢苦难的童年生活,展现了作者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并且深刻地勾勒了19世纪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尤为展现了一些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勤劳。而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被称为是俄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父亲是木匠。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岁时,他便开始独立谋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沙皇时代的底层度过的。
1892年,高尔基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以及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25-1936年期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内容摘要
《童年(名家全译本)》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
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了男主人公阿列克谢从3岁到10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深刻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俄国小市民阶层庸俗自私
、空虚无聊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同时又展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勤劳。书中塑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读音的形象之一。
精彩内容
外婆哭了起来,用头巾的一角捂着脸。两个农民弯着腰,急忙往墓坑里填土,墓坑里的积水被土块砸得啪啪作响。两只青蛙从棺材上跳下来,刚要往墓穴壁上爬,马上便被土掩埋在底下了。
“离远点儿,廖尼亚。”外婆说着,一把抓住我的肩膀。我从她手里挣脱出来,不想离开。
“天哪,你这孩子。”外婆抱怨说,不知是在抱怨我,还是在抱怨上帝。她低着头,一声不响地站了很久。墓坑已经填平,可她仍旧站在那里。
两个农民用铁锹轻轻拍打着坟地的泥土。这时候起风了,接着雨也被吹没了。外婆拉起我一只手,领我去远处的一座教堂,那里有许多颜色发黑的十字架。
“你怎么不哭呢?”一走出墓地围栏,她就问我,“应该哭啊!”“不想哭。”我说。
“喏,不想哭,不想哭就别哭。”她小声说了一
句。
事情说来也怪:平时我很少哭,哭也是因为受了委屈,从未因为疼痛哭过。父亲总笑我爱抹眼泪,而母亲则大声叫嚷:“不许哭!”后来我们坐车沿着一条宽阔但非常脏的大街急驶而去,从许多暗红色的房子中间穿过。我问外婆:“那几只青蛙爬不出来了吗?”“没错儿,爬不出来了,”她回答说,“愿上帝保佑它们!”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没有如此亲切地经常把上帝的名字挂在嘴边。
几天后,我同外婆和母亲登上轮船,坐在一间小舱里。我的新出生的弟弟马克西姆死了,就躺在船舱角落的桌子上,身上裹着白布,外面扎了条红带子。
我在众多包袱和箱子中间找了个地方,向窗外张望。窗口朝外凸出,圆鼓鼓的,很像马的眼睛;混浊的、泛着泡沫的河水在湿润的玻璃窗外没完没了地流
过。河水不时地溅起浪花,舔着窗上的玻璃。我不由地跳了下来。
“别怕。”外婆说,她用柔软的双手轻轻把我托起,又放回到行李上。
河面上一片灰蒙蒙的雾气,远处呈现出黑压压的陆地,随后,陆地在大雾和河水中重又消失了。周围的一切都在颤动,只有母亲双手放在脑后,背贴墙壁
,牢牢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她的脸色阴暗、冷峻、木然,双目紧闭,始终一言不发,她整个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新人,甚至她身上的衣服,从前我都没有看见过。
外婆不止一次地小声跟她说:“瓦里娅,你吃点东西吧,少吃点,啊?”她一声不吭,纹丝不动。
外婆跟我说话的声音很小,跟母亲说话声音要大一些,但不知为什么,总是小心翼翼,怯声怯气,而且话语很少。我觉得,她害怕我母亲。这一点我心里明白,这使我和外婆的关系更加亲近了。
“萨拉托夫,”母亲冷不丁地大声说道,而且显得很生气,“水手到哪儿去了?”她的话简直莫名其妙,让人摸不着头脑:萨拉托夫,水手。
一个肩膀宽宽、头发花白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穿一件蓝衣服,带来一只小木匣子。外婆接过匣子,开
始将弟弟的尸体往木匣子里装,装殓完毕,她便张开
双臂,捧着木匣子,向舱门口走去。但外婆的身体太胖了,要通过狭小的舱门,她只能将身子侧过来,因而在舱门口前,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看上去非常可笑。
“哎呀,妈妈。”母亲喊了一声,从外婆手里接过小棺材,两人一块儿便不见了。我一个人留在舱内,打量着那位穿蓝衣服的男人。
“怎么,是小弟弟死了吗?”他俯身对我说。
“你是谁?”“水手。”“那萨拉托夫——是谁?”“是一座城市。你往窗外看,那就是萨拉托夫!
”窗外是一片移动着的土地,黑压压的一片,有许多悬崖陡壁,上面雾气腾腾,像是刚从大圆面包上切下来似的。
“我外婆去哪儿了?”“掩埋外孙子去了。”“要埋到地下吗?”“还能怎么样?会掩埋的。”我告诉水手,埋葬我父亲的时候,有几只活的青蛙也被埋进去了。他将我抱起来,紧紧把我搂到胸前,吻了吻我。
“唉,小老弟,你现在还不懂事,”他说,“那些青蛙用不着可怜,上帝会保佑它们的,该可怜的是你母亲——瞧她那伤心的样子!”我们头顶上的汽笛响了,发出一阵阵的长鸣。我已经知道这就是轮船,所以并不感到害怕,可是水手急忙将我放到地板上,边跑边说:“我得赶紧跑!”我也想往外跑。我走出舱门,幽暗狭窄的过道里空无一人。距舱门不远处,舷梯上镶嵌的铜踏板闪闪发光。往上一瞧,只见有许多人手里拿着大包小包的。显然,大家在等着下船了——这就是说,我也该下船啦。
但当我和一群男人刚走到轮船码头上岸踏板旁边时,大家冲我直嚷嚷:“这是谁家的孩子?你是谁的孩子?”“我不知道。”人们好一通地推我,抚摸我。最后,那位头发花白的水手来了,他一把抓住我,解释说:“他由阿斯特拉罕来,从船舱里跑了出来……”他抱起我,跑回船舱,把我往行李上一放便走了,走时还伸出一个指头威胁我说:“当心我收拾你!”P4-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