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的三十个口述故事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6.96
6.7折
¥
55
全新
库存168件
作者陈兆肆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40742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9787010140742
上书时间2024-10-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陈兆肆编著的《中小学教师的三十个口述故事》中的几十名中小学教师,随特定时代之裹挟,大多境遇坎坷,风雨杏坛数十年,人生苦楚本多,然而如今追忆往事,大多举重若轻,淡之如水,甚有甘之如饴者,这不禁让我想起普希金诗中所咏:“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几十名中小学教师,大多已过花甲之年,伴着对过往风雨兼程的追忆和怀恋,始终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而这种乐观和豁达,亦帮助其最终拥有一个平静而祥和的晚年。本书命名为“风雨杏坛·阳光人生”,正取义于此。
作者简介
陈兆肆,安徽和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系主任。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杭州131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国古代史(清史)、专门史(法律史)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亦稍涉口述史的研习。在《历史研究》、《清史研究》、《史林》、《历史档案》、《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主持国家、教育部、浙江省等各级课题多项。
目录
前言 “教育口述史”与“口述史教育”断想
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民师转公办的漫长历程
二、出门之人,俱为看花——半世纪学校生活过眼录
三、教法广求,师道自悟——记没有教辅资料的日子
四、迁徙无常,职守有定——我所工作过的几所学校
五、今昔对望,互为借镜——小学教育的回眸与反思
六、利之不计,但求心悦——荒诞岁月中的内心世界
七、境难己造,心求自主——时代播弄下的命运自主
八、病中忆往,生命常青——我的学教生涯及其时代
九、寒极春至,奋极功成——记人生遇到的几次刺激
十、一波多折,梦圆大学——辛苦求学路与教学生涯
十一、书生本色,读书为业——学教片段的观察和内省
十二、十年磨剑,天道酬勤——廿八年农村中学奋斗史
十三、回首萧瑟,晴雨难测——记辗转为师的几个经历
十四、竭蹶境下,且教且乐——身份物质俱困下的从教
十五、与世无争,岁月安好——记风波岁月和平静生活
十六、璞玉之雕,不厌其陋——琐记求学路与教学心得
十七、人生如棋,局局翻新——卅余年从教生涯回忆录
十八、上下求索,童心不泯——小学教育中的童心童趣
十九、时过境迁,旧貌新颜——从八十年代走来的教师
二十、室内有爱,窗外无闲——做一个心中有爱的教师
二十一、先戎后教,德艺兼修——记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涯
二十二、走南闯北,流年易逝——记特殊岁月里的教与学
二十三、兴我书生,梦子成龙——学教生涯中的几位师友
二十四、因爱有悔,润物无声——谈我的教学历程和心得
二十五、众生之爱,视为己出——记农村生活与朴实之爱
二十六、一世情缘,人人可教——耄耋之年仍乐做孩子王
二十七、赤脚民师,重担勇挑——记小学教育中的一二事
二十八、如履薄冰,力争上游——民师生涯中的几种动力
二十九、无雨无晴,无苦无甜——历时和共时的生活感受
三十、因陋就简,勤能补拙——物力维艰下的教学收获
后记
内容摘要
2012—2014年间,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专业的30名本科学生,在陈兆肆老师的指导之下,利用寒暑假之机,就其家乡所近,对数十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口述采访。后经整理、校改,取其中30个口述故事,编成此书。口述采访时,重点关注各位教师受教育的历程、
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及其心得,旁及与教育主题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人与事。
陈兆肆编著的《中小学教师的三十个口述故事》中30个口述故事的发生时段几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相始终,其间故事主人公的际遇亦与当代中国的命运休戚相关。每一故事既构成了一部具有浓郁个人特色的生命史和教育史,同时又成为当代中国的变迁史及基础教育史的一幕侧影。
精彩内容
回首往事,想到了曾经走过的民师转正之路,想到其中的苦涩,心中不免泛起阵阵酸楚。
20世纪70年代末,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农村的民师的待遇自然不好。刚开始,我们民师是没有分文工资的,只拿工分。当时,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生产队集体劳动,集体分配,就是人们俗称的“大呼隆”我们叫“大农活”。当时每出工一天,男劳力记一个工,即10分,妇女劳力则是9分一个工,老、少、弱等则视其劳动效率而酌减。当然,有时也会根据不同的农活的强度或技术含量而有所调整。年终时,生产队
拿出全年收获的粮食、
柴草总量的十分之三,除以全年出勤总工分数,来计算每个工分的应得量。
再以生产队的粮食和柴草总量的十分之七,除以全队
人口总数,来计算每个人头的应分量。以上就是当时大家所习称的“三七开
均分”。分配的粮食、
柴草折价成总金额,按总工分来均分,所得就是每个工分的工值,也就是劳动一天的报酬。一般的生产队,每个工大约在三角钱(有副业的,收人要高一点)。我是从生产队出去当老师,不单独发工资,还是以生产队的标准来计算工分。我在学校每上一天课,生产队就给我记上一个工,星期六回队参
加劳动就记工,不参加就不记工。我所兼的会计工作,每年视生产效率而酌补工分(经生产队开会讨论研究决定)。我就等于是生产队派出去无偿支援学校教育的,即在学校教书,但生产队却要付给我报酬。但是,到了我去学校的第二年(1978年),生产队社员不同意这种做法,他们觉得这对本队不合理、不公平,说我在大队教书,是在为全大队工作,报酬理当由全大队负担。
在那样的年代,自然不能说社员的境界不高,他们所
说的被时代证明是合理的。就这样,我们民师的劳动报酬,后来被纳入整个大队统一分配,我们的报酬由指定的大队中的另一个生产队负责分配,按略高于同等劳力的标准(大概是一个工算11分)来计算全年工分。到年终,我要去指定的生产队,自带杆秤去称粮称草,无条件地接受那些特地为民师准备留下的质量或好或坏的粮草,耳朵里听着只有民师才能听懂和感受到的戏谑和嘲讽之言。
能怎么办呢?忍受吗?忍受吧,艰难的岁月!
后来,随着农村的改制,实行土地承包制(也就是“分田到户”),也随着
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渐渐重视,农村民办教师的待遇有所提升。但总体说来,民师的工资待遇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是极不成正比的。按今日的话来讲,其“性价比”是很低的。若与公办教师相比,那有天壤之别。好在是,实行土
地承包后,生产队解体,民师的劳动报酬不再受制于生产队了,采用的是补助工资制。意思是,民师有自己的承包土地,自己种地有自己的收入,那在学校教书的收入就是额外的了,那不就比别人多收入了吗?所以,在当时一
度盛行的“平均分配”、“等贫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朴素思想支配下,民师们的补助起初也只是象征性的,微乎其微,一个月才只有12元(不过若按生产队劳动的工值,即一天三角钱来算,也不可谓少)。到后来逐渐加到一
个月24元。到80年代末,一个月是30元。直到后来国家政策性地批量将民师直转为公办①后,终于“熬成正果”,民师的工资才正规化。在实施民师补助工资制期间,补助款是由国家发放。后来国家又号召各地实行统筹工资制,即由当地政府借助“教育集资”而发放工资。
教育集资的投资者是谁
呢?是民众,其主体则是农民。每年政府下达集资指标,然后按农户承包地进行分摊。
民师的劳动是繁重的。民师兼具两重身份,一是“民”——农民,要种地干活,舍此不能很好地维持生计;二是“师”——教师,要教好书,舍此误人子弟,干不好就走人。这是两块“责任田”,正所谓:“在校校长要质量,在家老
婆要产量。”怎样很好地兼顾而不偏废,实在很难。
每逢农事收种季节,首先得预先安排:把最重要的农活儿,安排或调整在星期
天。一般的活儿,如果与教学冲突,还得花钱另请别人帮忙。平时次要的农活儿安排在一天的早、
中、晚去做。备课、自学一律安排在晚上。每天的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
其余的时间都在像机器一样,不停地加速运转。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小跑,快走,边走边想着农事和教学上的事,而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以至于校园里玩耍嬉闹的学生,一看到我进了学校,就说:“陈老师来了,要上课了!”马上跑进教室,紧接预备铃就会敲响。在那样的日子里,民师这种紧张的工作是普遍的,有的不堪重负而离开了。有的长此以往,身心俱损,有两位民师在退休前后就分别离世了。我们那位唯一的公办教师看到我这样,对别人说:“他这样下去,身体也会垮掉的。”我何尝不知道这样紧张地工作,加速地旋转,会损害身心,甚至会缩短寿命呢?民师们何尝不想有轻松的工作和生活呢?但他们选择了这样的工作,轻松惬意就与他们无关。我当时选择当民办教师,并没有把困难想得多重。因为我觉得我能克服,也没想到有多么艰苦。因为我不害怕,更没想到半途而废。我不屑于见异思迁,希冀三十而立。我也
没想到以后能拿到多少钱,只望能和别人一样有个正常生活。我当时只想顶住压力,坚持下去,决心既要把田种好,又要努力把书教好,不说苦与累。P3-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