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郑大故事(2017年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郑大故事(2017年度)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图书都是8-9成新,少量笔记,不影响阅读使用!光盘、学习卡、附件等默认不带,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3.98 7.0折 20 全新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555283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0元

货号9787564555283

上书时间2024-06-2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2017年,郑州大学深入贯彻党中央十九大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继续退出“郑大故事”系列新闻报道。刘超主编的《郑大故事(2017年度)》记述了郑州大学本年度有突出贡献的教职工、科研团队、学生团队、学生代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传播了郑大人的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师生共筑优秀校园文化,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目录
受邀参加“文化中国·名家讲坛”  传播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
——记郑州大学文学院王保国教授
闪耀正能量的璀璨之光
——记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万超凡
凝聚青年学子力量盛开志愿服务之花
——记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
郑州大学国旗护卫队亮相“两会
——记郑州大学国旗护卫队
“再加热餐盒”荣获国际设计大赛iF设计新秀奖
——记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林昌坤
求真探理乃毕生所向
——记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先生
精彩背后的默默付出
——记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
技压群芳展风采不负众望摘桂冠
——记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郑州大学代表队
创新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
——记郑州大学服务机器人竞赛与创新实验室
有韧劲敢拼搏26岁创建两个公司
——记河南省2017届优秀毕业生、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生 张敬申
践行承诺,做一名尽职尽责的辅导员
——记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梁冬松老师
以诚育人以勤科研
——记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郭巧能教授
科学之路上下求索立德树人不断前行
——记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重建教授
以爱为名  用心浇灌学生成长
——记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郜娜老师
科研不忘社会责任教书紧跟时代步伐
——记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张亚涛老师
记郑州大学2017年度“最美后勤人
品学兼优的科创达人
——记郑州大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2014级机械工程学院
    本科生赵健壮
投身教育科研事业外籍院士的“中国梦
——记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院长尼克·莱蒙教授
探索历史,发掘黄土之下的文明
——记郑州大学2015级本科生官庄考古工作队
留学生的医生梦与中国情
——记郑州大学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代表队
后记

内容摘要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于2017年继续在校报、校园网、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上推出了“郑大故事”系列新闻报道,《郑大故事(2017年度)》共推出20篇,其中记述了8位教职工,5个学生团队,4名学生,1个科研团队,1次赛事工作以及最美后勤人的先进事迹。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润泽心灵,传播了正能量,培植了师生的精神家园,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由刘超主编。

精彩内容
 受邀参加“文化中国·名家讲坛”传播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记郑州大学文学院王保国教授日前,郑州大学文学院王保国教授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举办的、在海外侨界有着较高声誉和影响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远赴东南亚讲授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自1998年起,他曾多次主持国家级、省级社科项目,王教授是河南省
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河文化研究会理事,2008年、2009年两次主笔黄帝祭祖大典拜祭文。多年来他专注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中原文化、先秦文献、先秦历史研究,用渊广博达的学识和求真致用的精神,感染着一届届郑大学子。
精雕细琢炼就《郑大赋》“千禧之际,三强融铸,省部统筹,共襄盛举。栋宇栉比三万间显中西气度,林木葱郁数百顷蕴南北风华。月影沉璧,落成丽湖;苍松翠竹,筑就春山。春之繁花,夏之流莺,秋之红叶,冬之静雪,三园五桥,四时不同。”在郑州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信封背面,有一份给新生的“见面礼”——《郑大赋》。这篇赋仅三百三十余字,但内涵十分丰富,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喜悦之余,也往往被文中之美深深吸引,而这篇赋的作者正是王保国教授,而书写者则是时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教授。
‘‘郑大作为在中原的主要学府,其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中原复兴的责任,同样的,也肩负着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在谈到《郑大赋》的创作意图时,王保国教授介绍说,“《郑大赋》所表达的正是这份责任与担当。赋分为三部分,一是展现郑大的优美环境,二是叙说郑州大学丰厚的历史滋养,三是谈郑州大学的精神追求。”创作过程中,王保国教授一直秉持着严谨缜密的态度。当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都有类似的赋体文章在校庆和迎新会上使用,王教授说压力很大,接下任务后不敢懈怠,对汉司马相如,唐王勃、
柳宗元,宋欧阳修、苏轼、范仲淹、柳永等人的词赋重新进行了研究,历时三个月创作出《郑大赋》,赋文经过反复推敲,几易其稿,才最终成篇。
2013级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陈艺童当年看到通知书上的《郑大赋》时,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反复读了好几遍。“这首赋写得真好,而且内涵十分丰富,这更加激发了我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向往。”寓教于学,选课成“香饽饽"王教授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竞相追捧的“香饽饽”。文学院大二学生
胡孟强说:“王老师的课非常有意思,我们从来都是全勤,有时候还会有其他院的同学过来‘蹭’课。”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