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新中国蓬莱劳动模范风采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新中国蓬莱劳动模范风采录

【正版书籍 可开发票】

41.9 7.2折 58 全新

库存3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秀红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778211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L9787560778211

上书时间2024-05-23

轩逸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编,概述新中国劳模事业的发展历程、劳模评选制度的嬗变、劳模精神内涵的演进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劳模的关心关怀;第二部分是人物编,按照国家级和省(部)级两个层次、以编年体例详细分述蓬莱劳动模范的生平及事迹,这是著作的主体;第三部分是政策编,选录不同历史时期劳模的政策,包括劳模评选条件和制度、劳模享受的待遇等。从档案角度说既开发利用了档案又保护延长了档案的生命力,从社会价值来说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了劳模先进思想,弘扬了劳模精神。本书是蓬莱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的以劳模为题材的专著,在本区具有拓荒性质。

目录

第一部分 史述编

新中国劳动模范发展史概述

一、新中国劳模事业的发展历程二、新中国劳模评选制度的嬗变三、新中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进四、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劳模的关心关怀

第二部分人物编

全国劳动模范

崔德立

李华田

陈连海

聂振君

门玉琦

穆范敏

战生

全国先进工作者

徐培彩

刘秀云

马玉敏

宋士和

王晓楠

省(部)级劳动模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

谢兆岩

何庆云

孙德纯

夏仁全

杨树范

衣学士

孙潘芝

郑志真

姚士昌

李春常

苗生太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

陈克祥

陶振生

刘玉章

张宜鼎

张子远

周裕久

丁宝贤

魏明深

陈亮

司继双

蔡志敏

刘禄远

孙希民

迟祥坤

顾建寿

……

附录

附录一

全国劳动模范名单(1957~2021)

全国先进工作者名单(1956~2021)

附录二

省(部)级劳动模范名单(1951~2021)

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名单(1949~2021)

附录三…

烟台市劳动模范名单(1982~2021)

附录四

蓬莱区劳动模范名单(1986~2021)

后记



内容摘要

新中国劳动模范发展史概述

一、新中国劳模事业的发展历程

“劳模”一词是“劳动模范”的简称。劳动模范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党和国家授予为中国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或成绩卓越的先进人物的荣誉称号,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称谓。劳动模范作为时代领跑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谱写了共和国历史上的绚丽篇章。正如毛泽东所说,劳动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劳模,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评选和表彰劳动模范,继而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运用的一种社会动员方法。

(一)中国劳动模范的诞生

中国劳动模范的产生,最早可追溯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劳动模范的出现与中央苏区的劳动竞赛密切相关,当时的劳动竞赛被称为“革命竞赛”“生产竞赛”,劳动模范被称为“劳动英雄”。1932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组织局发出《关于革命竞赛与模范队的问题》的通知,号召全党要“发动群众积极性,用组织模范队和革命竞赛的新方式……转变全部工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土地部也发布训令,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生产竞赛,乡与乡赛,村与村赛,家与家赛,团体与团体赛”,并制定了有关竞赛的评比标准和奖励办法。①9~11月,中央兵工厂和中央印刷局之间开展以“增加生产、节省材料和参战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为期三个月的劳动竞赛,这是迄今中央苏区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国营企业之间的劳动竞赛。1933年,中央苏区全面开展春耕生产运动,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5月18~22日,春耕生产运动代表大会在瑞金武阳区邹家祠召开,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出席会议,亲手向瑞金县武阳区、石水乡代表赠送“春耕模范”锦旗。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给苏区妇女劳动模范颁发的奖品竹笠上印有“劳动模范妇女”六个大字,这当是中国首次使用“劳动模范”称谓来褒扬生产成绩显著的劳动者。“劳动模范”一词的出现,在中国劳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央苏区开展的革命竞赛仅有两年左右,虽然时间不长,但苏区广大群众参加竞赛的热情十分高涨,竞赛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形成了学先进、促后进,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在中央苏区那块红色土地上,产生了中国第一批劳动模范。通过竞赛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模范单位、树立劳动榜样、推动经济发展,揭开了中国劳模运动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下,1939年初边区大生产运动拉开帷幕。4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政府令,公布《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地方人民政权后,第一个以政府名义出台的奖励劳动模范的条例,首次规范了评选劳模的条件和办法。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以工厂中的赵占魁、农村中的吴满有、军队中的李位、机关中的黄立德、合作社中的刘建章等先进工作者为代表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不断涌现。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隆重召开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来自农村、工厂、合作社、部队、机关学校等各单位2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毛泽东等党政军负责人到会并接见代表。这是中国历史上召开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

新中国成立之前开展的劳动竞赛、树立劳模活动,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通过劳动竞赛开始树立劳模,全民族抗战时期劳模运动逐步展开,解放战争时期评选劳模活动继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劳模队伍不断扩大,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化得到加强,其影响贯穿了整个新中国发展建设史。



精彩内容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编,概述新中国劳模事业的发展历程、劳模评选制度的嬗变、劳模精神内涵的演进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劳模的关心关怀;第二部分是人物编,按照国家级和省(部)级两个层次、以编年体例详细分述蓬莱劳动模范的生平及事迹,这是著作的主体:第三部分是政策编,选录不同历史时期劳模的政策,包括劳模评选条件和制度、劳模享受的待遇等。从档案角度说既开发利用了档案又保护延长了档案的生命力,从社会价值来说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了劳模先进思想,弘扬了劳模精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