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教育理论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教育理论基础

【正版书籍 可开发票】

24.3 5.4折 45 全新

库存1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平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0455542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L9787550455542

上书时间2024-05-20

轩逸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廖平,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副教授,现任职于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研究方向:小学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兼有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和国家注册高级育婴师的资格证书,是突出的双师型教师;在教育教学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获得为“优秀教师”和“靠前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分别主持、主研重量、省级、市级、县级科研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突出,曾被评为“教育科研优选个人”;主编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编教材《幼儿园管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思维训练》。

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学基础 3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概述 ………………………………………………………………… (3)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 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 …………………………………… (8)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13) 第四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20) 24 /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 (24) 第二节 教育功能的影响因素 …………………………………………………… (26) 30 / 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 (30)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与价值取向 …………………………………… (33)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 (35) 第四节 当代素质教育 …………………………………………………………… (37)41 /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 (41) 第二节 学生 ……………………………………………………………………… (49) 第三节 师生关系 ………………………………………………………………… (51) 第四节 教师职业心理 …………………………………………………………… (53) 58 / 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 (58) 第二节 课程组织 ………………………………………………………………… (63)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 ……………………………………………………………… (67) 73 / 第六章 课堂教学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 (73) 第二节 课堂教学设计 …………………………………………………………… (81) 第三节 教学策略 ………………………………………………………………… (88) 第四节 教学过程 ………………………………………………………………… (89) 第五节 教学评价 ………………………………………………………………… (90) 94 / 第七章 学校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 (94) 第二节 德育过程 ………………………………………………………………… (95) 第三节 德育的任务、 目标与内容 ……………………………………………… (98)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途径与方法 ……………………………………………… (99) 103 /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概述 ……………………………………………………………… (103) 第二节 班级管理 ……………………………………………………………… (105) 第三节 班级的课堂管理 ……………………………………………………… (107) 第四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 (110) 第五节 班主任工作 …………………………………………………………… (111)113 / 第九章 课外、校外(活动)教育 第一节 课外、 校外 (活动) 教育概述 ……………………………………… (113) 第二节 课外、 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 (113) 第三节 课外、 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 (114) 115 /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 (115)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116)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116)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121 / 第一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 (121) 第二节 心理发展概述 ………………………………………………………… (122) 第三节 心理发展理论 ………………………………………………………… (122) 第四节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 (127) 第五节 儿童、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128) 129 /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 (129) 第二节 学习理论 ……………………………………………………………… (130) 140 / 第三章 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第一节 学习迁移 ……………………………………………………………… (140) 第二节 记忆 …………………………………………………………………… (143) 第三节 遗忘 …………………………………………………………………… (144)147 / 第四章 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第一节 学习策略 ……………………………………………………………… (147) 第二节 知识 …………………………………………………………………… (150) 第三节 技能 …………………………………………………………………… (152) 第四节 问题解决 ……………………………………………………………… (155) 第五节 态度和品德 …………………………………………………………… (157) 160 / 第五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 学习动机 ……………………………………………………………… (160) 第二节 归因与学习 …………………………………………………………… (164) 第三节 注意 …………………………………………………………………… (164) 168 / 第六章 个别差异与教育 第一节 人格差异 ……………………………………………………………… (168) 第二节 认知风格差异 ………………………………………………………… (171) 第三节 学困生与教育 ………………………………………………………… (173) 175 / 第七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 (175)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及基本内容 ……………………………… (176) 第三节 心理辅导 ……………………………………………………………… (177) 第四节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179) 第三部分 教育法学 183 / 第一章 法与教育法 第一节 法的概述 ……………………………………………………………… (183) 第二节 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 (184)187 / 第二章 教育法律关系 第一节 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 特征和类型 ………………………………… (187) 第二节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消灭 ………………………………… (188) 第三节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 (188) 190 / 第三章 教育法律规范 第一节 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类型 ………………………………………… (190) 第二节 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 (191) 第三节 教育政策 ……………………………………………………………… (192) 194 / 第四章 教育法制过程 第一节 教育立法 ……………………………………………………………… (194) 第二节 教育法规的实施 ……………………………………………………… (195) 第三节 教育行政执法 ………………………………………………………… (197) 第四节 法律制裁 ……………………………………………………………… (199) 201 / 第五章 教育法律责任 第一节 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 (201) 第二节 侵权责任 ……………………………………………………………… (203) 205 / 第六章 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 第一节 学生的权利概述 ……………………………………………………… (205) 第二节 学生权利的维护 ……………………………………………………… (206) 209 / 第七章 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和义务 第一节 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 ………………………………………………… (209) 第二节 教师的义务 …………………………………………………………… (210) 212 / 第八章 教育法律救济 第一节 法律救济概述 ………………………………………………………… (212) 第二节 教育行政申诉制度 …………………………………………………… (214)第四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219 /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点 ………………………………………… (219)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与功能 ………………………………………… (221) 223 /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评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 (223)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与评估 …………………………………… (223) 225 /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范畴和规范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范畴 ……………………………………… (225)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226) 229 /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概述 …………………………………………… (229)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的途径与方法 ………………………………… (231) 233 /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基石,是民族振兴的奠基工程。其中教育理论的价值尤为重要,因为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又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理论一经为广大教育国工作者掌握就能转化为强大的武器。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不能站在哲学高度用教育理论武装的教育工作者其发展前途是极有限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着手编写了这本《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理论基础》在内容组织上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现状,根据一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吸收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阐明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四大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具体包含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德育、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个别差异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重点突出了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促进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并熟悉青少年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把握教与学的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编推荐
《教育理论基础》书稿质量较好,无导向问题。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现状,根据一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吸收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阐明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四大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具体包含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本书重点突出了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促进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并熟悉青少年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把握教与学的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