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中英双语
  • 正版书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中英双语
  • 正版书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中英双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中英双语

150万书目一件代发,需要的私信联系~很多书籍没上架

24.9 6.4折 39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国)伊恩·汤普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8700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W9787544788700

上书时间2024-03-22

轩逸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节选)<br>俞孔坚<br>当下,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城镇蔓延,洪涝风险和水土污染威胁人类生存,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整体人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试问世界上还有哪些学科与职业比规划和设计安全、健康、美丽的人类家园更重要?“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介绍的正是这样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综合协调人与自然、当代人的活动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满足人类物质欲望的同时,追求人类精神与审美富足的美好家园。本书所隶属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重点项目,英文原版自1995年起陆续面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被译成近五十种文字。丛书主题广泛,涵盖哲学、科学、艺术、文化、历史、经济等领域,作者多为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被誉为真正的“大家小书”。<br>…………<br>随着城市化在中国的快速推进,中国的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曾经优秀的传统中国园林面临了不可逾越的挑战。由于现代中国曾经历不堪回首的、与世界景观设计学科发展潮流的长期隔绝,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景观设计学科和职业发展迟缓,错过了生机勃勃的国际现代主义时期。当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外界发生交流和碰撞时,中国学界和业界都普遍对当代景观设计感到陌生、不解甚至抵触。虽然如此,当代景观设计与城镇化相伴共生而发展,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居环境和全球性气候变化挑战,得益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生态智慧,中国的景观设计在近二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憧憬,对诸如国土生态规划和生态修复、黑臭河治理、城市内涝治理、乡村振兴、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性工作的迫切需求,使带着明显的后工业特征的景观设计在中国大地上孕育而生。具有鲜明中国性的理念和方法,如基于自然(nature based)的设计生态学(designed ecology)和“海绵城市”(sponge city)理论等,已经被公认为中国学者对世界景观设计界的贡献。本书介绍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项目上海后滩公园,即是上述理念和方法的典型代表。<br>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园的核心景观之一,位于黄浦江东岸与浦明路之间,南临园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占地18公顷。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07年初,由我及土人设计(Turenscape)团队开始设计,2010年5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设计团队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和新美学思想,采用了典型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手法。设计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自然过程,场地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记忆,重要的是后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展望和具体实践。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作为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践,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的、具有水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Ⅴ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7公里的流程净化成为Ⅲ类水。经过十多年的长期观察,证明了加强型人工湿地的日净化量为2400吨,从而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设计还充分利用旧材料,倡导节约造价、低成本维护等生态理念。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的新美学观。它展示了基于自然、让自然做功的生态设计途径,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指明了建立低碳和负碳城市的一个具体路径。


【免费在线读】 

 


【书摘与插画】
 

 



 
 
 
 

商品简介

景观设计学的实践塑造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它深受现代主义、生态科学和艺术的影响,不仅致力于花园设计,也涉及商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工业废弃地的复垦、城市历史公园的修复,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选址与设计,同人居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br>在本书中,景观设计师伊恩·汤普森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景观设计学的起源,用丰富的案例详述这一学科的变化历程,解读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之间的差异,以消除公众对景观设计学根深蒂固的误解。他结合当代城市化浪潮,探讨景观设计学的社会服务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清晰的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伊恩·汤普森,景观设计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建筑、规划与景观学院不错讲师,英国景观协会会员。他有十余年景观设计工作经验,曾参与环境改善、土地复垦、城市更新等众多项目,后任教于纽卡斯尔大学。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历史与理论、景观与摄影,著有《太阳王的花园》(2006)、《英国湖泊的历史》(2010)数十篇论文和专著。序言作者俞孔坚,哈佛大学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土人设计创始人和首席设计师,被授予罗马大学和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20年获颁世界景观设计师与风景园林联合会(IFLA)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2021年获颁柯布共同福祉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起源
第二章  景观设计学的范围
第三章  现代主义
第四章  实用与美观
第五章  环境学科
第六章  艺术的空间
第七章  服务社会
第八章  治愈土地
第九章  景观规划
第十章  景观与都市主义
索引
英文原文

内容摘要
    景观设计学的实践塑造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它深受现代主义、生态科学和艺术的影响,不仅致力于花园设计,也涉及商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工业废弃地的复垦、城市历史公园的修复,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选址与设计,同人居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
    在本书中,景观设计师伊恩·汤普森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景观设计学的起源,用丰富的案例详述这一学科的变化历程,解读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之间的差异,以消除公众对景观设计学根深蒂固的误解。他结合当代城市化浪潮,探讨景观设计学的社会服务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清晰的展望。

主编推荐
从巴黎凡尔赛宫到纽约中央公园,从苏州古典园林到到上海世博公园,无论是供达官显贵满足审美情趣的私人花园,还是彰显公民平等权力的公共设施,数百年来,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为了美化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尝试,这些改造人居环境的实践活动就是“景观设计学”。本书用清晰凝练的语言讲述景观设计学科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介绍景观设计学的学科内容与发展方向,让人们以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身边的风景。本书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上海世博公园设计者俞孔坚作序解读,为中国读者了解景观设计学这一内涵丰富的学科提供了更多参考。

媒体评论
试问世界上还有哪些学科与职业比规划和设计安全、健康、美丽的人类家园更重要?“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介绍的正是这样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综合协调人与自然、当代人的活动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满足人类物质欲望的同时,追求人类精神与审美富足的美好家园。——俞孔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有意识地经历人生,让人追问并界定自身所有行为中固有的意义;通识教育使人勇于剖析自我、批评自我,从而看顾好自己的生活,在渐次展开的人生画卷中游刃有余。                                ——德鲁•福斯特(哈佛大学前校长)“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一定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帮助。祝愿在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事业中,在所有渴求知识的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画卷的道路上,这套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骏(南京大学前校长)这套书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世界广阔又新奇,因为我们目光所及的任何地方,从萤火虫在暗夜中闪烁的光亮到奥登为叶芝写的挽歌,总有一些东西在激起我们的好奇心,总有一些我们想要了解的生存片断。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博学者,但每个有这种渴望的人都是学问爱好者——一个热爱知识本身的人,知识在他眼里动人又令其喜悦,能带来安慰和乐趣,并引起惊叹和敬畏。    ——凯瑟琳•舒尔茨(《纽约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