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冰心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冰心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

150万书目一件代发,需要的私信联系~很多书籍没上架

10.8 3.1折 35 全新

库存117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冰心/13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

ISBN9787540238711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W9787540238711

上书时间2024-03-21

轩逸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冰心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的创作持续75年,写作历程横跨“五四”文学、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学三个重要时期,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被称为中国“文坛祖母”。
《冰心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精)》是冰心小说散文精选集,收入她的《两个家庭》《去国》《超人》《冬儿姑娘》《往事》《寄小读者》等小说和散文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00年出生于一个海军家庭,其父曾任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1903年,随父迁至烟台,在此居住了8年,度过了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1918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开始向往成为医生,后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转向文学,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短篇小说和诗歌。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与协和合并),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威尔斯利学院奖学金。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新*国成立后,冰心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国的文学事业、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录
爱与美的咏叹 卓如
小说编
两个家庭
斯人独憔悴
去国
最后的安息
超人
寂寞
别后
冬儿姑娘
相片
散文编
往事(一)(节选)
往事(二)(节选)
寄小读者(节选)
关于女人
冰心自传
诗歌编
繁星
春水
创作要目 卓如

内容摘要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
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
《冰心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精)》是冰心小说散文精选集,收入她的《两个家庭》《去国》《超人》《冬儿姑娘》《往事》《寄小读者》等小说和散文的代表作。
冰心的小说,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
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
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
冰心的散文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

精彩内容
 前两个多月,有一位李博士来到我们学校,演讲“家庭与国家关系”。提到家庭的幸福和苦痛,与男子建设事业能力的影响,又引证许多中西古今的故实,说得痛快淋漓。当下我一面听,一面速记在一个本子上,完了会已到下午四点钟,我就回家去了。
路上车上,我还是看那本笔记。忽然听见有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叫我说:“姐姐!来我们家里坐坐。”抬头一看,已经到舅母家门口,小表妹也正放学回来;往常我每回到舅母家,必定说一两段故事给她听,所以今天她看见我,一定要拉我进去。我想明天是星
期日,今晚可以不预备功课,无妨在这里玩一会儿,就下了车,同她进去。
舅母在屋里做活,看见我进来,就放下针线,拉过一张椅子,叫我坐下。一面笑说:“今天难得你有工夫到这里来,家里的人都好么?功课忙不忙?”我也笑着答应一两句,还没有等到说完,就被小表妹拉到后院里葡萄架底下,叫我和她一同坐在椅子上,要
我说故事。我一时实在想不起来,就笑说:“古典都说完了。只有今典你听不听?”她正要回答,忽然听见有小孩子啼哭的声音。我要乱她的注意,就问说:“妹妹!你听谁哭呢?”她回头向隔壁一望说:“是陈家的大宝哭呢,我们看一看去。”就拉我走到竹篱旁边,又指给我看说:“这一个院子就是陈家,那个哭的孩子,就是大宝。”舅母家和陈家的后院,只隔一个竹篱,本来篱笆上面攀缘着许多扁豆叶子,现在都枯落下来;表妹说是陈家的几个小孩子,把豆根拔去了,因此只有几片的黄叶子挂在上面,看过去是清清楚楚的。
陈家的后院,对着篱笆,是一所厨房,里面看不清楚,只觉得墙壁被炊烟熏得很黑。外面门口,堆着
许多什物,如破瓷盆之类。院子里晾着几件衣服。廊子上有三个老妈子,廊子底下有三个小男孩。不知道他们弟兄为什么打吵,那个大宝哭得很厉害,他的两个弟弟也不理他,只管坐在地下,抓土捏小泥人玩耍。那几个老妈子也咕咕哝哝的不知说些什么。表妹悄悄地对我说:“他们老妈子真可笑,各人护着各人的少爷,因此也常常打吵。”这时候陈太太从屋里出来,挽着一把头发,拖着
鞋子,睡眼惺忪,容貌倒还美丽,只是带着十分娇惰的神气。一出来就问大宝说:“你哭什么?”同时那两个老妈子把那两个小男孩抱走,大宝一面指着他们说:“他们欺负我,不许我玩!”陈太太啐了一声:“这一点事也值得这样哭,李妈也不劝一劝!”李妈低着头不知道说些什么,陈太太一面坐下,一面摆手说,“不用说了,横竖你们都是不管事的,我花钱雇你们来作什么,难道是叫你们帮着他们打架么?”说着就从袋里抓出一把铜子给了大宝说,“你拿了去跟
李妈上街玩去罢,哭得我心里不耐烦,不许哭了!”大宝接了铜子,擦了眼泪,就跟李妈出去了。
陈太太回头叫王妈,就又有一个老妈子,拿着梳头匣子,从屋里出来,替她梳头。当我注意陈太太的时候,表妹忽然笑了,拉我的衣服,小声说:“姐姐!看大宝一手的泥,都抹到脸上去了!”过一会子,陈太太梳完了头。正在洗脸的时候,听见前面屋里电话的铃响。王妈去接了,出来说:“太太,高家来催了,打牌的客都来齐了。”陈太太一
面擦粉,一面说:“你说我就来。”随后也就进去。
我看得忘了神,还只管站着,表妹说:“他们都走了,我们走罢。”我摇手说:“再等一会儿,你不要忙!”十分钟以后。陈太太打扮得珠围翠绕的出来,走到厨房门口,右手扶在门框上,对厨房里的老妈说:“高家催得紧,我不吃晚饭了,他们都不在家,老爷回来,你告诉一声儿。”说完了就转过前面去。
我正要转身,舅母从前面来了,拿着一把扇子,笑着说:“你们原来在这里,树荫底下比前院凉快。
”我答应着,一面一同坐下说些闲话。
忽然听有皮鞋的声音,穿过陈太太屋里,来到后面廊子上。表妹悄声对我说:“这就是陈先生。”只听见陈先生问道:“刘妈,太太呢?”刘妈从厨房里出来说:“太太刚到高家去了。”陈先生半天不言语。过一会儿又问道:“少爷们呢?”刘妈说:“上街玩去了。”陈先生急了,说:“快去叫他们回来。天都黑了还不回家。而且这街市也不是玩的去处。”刘妈去了半天,不见回来。陈先生在廊子上踱来踱去,微微的叹气,一会子又坐下。点上雪茄,手里拿着报纸,却抬头望天凝神深思。
又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他们回来,陈先生猛然站起来,扔了雪茄,戴上帽子,拿着手杖径自走了。
表妹笑说:“陈先生又生气走了。昨天陈先生和陈太太拌嘴,说陈太太不像一个当家人,成天里不在家,他们争辩以后,各自走了。他们的李妈说,他们拌嘴不止一次了。”舅母说:“人家的事情,你管他作什么,小孩子家,不许说人!”表妹笑着说:“谁管他们的事,不过学舌给表姊听听。”舅母说:“陈先生真也特别,陈太太并没有什么大不好的地方,待人很和气,不过年轻贪玩,家政自然就散漫一点,这也是小事,何必常常动气!”谈了一会儿,我一看表,已经七点半,车还在外面等着,就辞了舅母,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起,梳洗完了,母亲对我说:“自从三哥来到北京,你还没有去看看,昨天上午亚茜来了,请你今天去呢。”——三哥是我的叔伯哥哥,亚茜是我同学,也是我的三嫂。我在中学的时候,她就在大学第四年级,虽只同学一年,感情很厚,所以叫惯了名字,便不改口。我很愿意去看看他们,午饭以后就坐车去了。
他们住的那条街上很是清静,都是书店和学堂。
到了门口,我按了铃,一个老妈出来,很干净伶俐的样子,含笑地问我:“姓什么?找谁?”我还没有答应,亚茜已经从里面出来,我们见面,喜欢的了不得,拉着手一同进去。六年不见,亚茜更显得和蔼静穆了,但是那活泼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