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画合璧史丛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画合璧史丛考

78 78 全新

仅1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正宏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0319226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上书时间2024-02-03

铭悦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既往有关中国诗与中国画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探寻中国古代诗歌与绘画的内在关系。这方面最著名的成果,是钱锺书的早年论文《中国诗与中国画》;二十世纪后半叶日本学者米泽嘉圃、浅见洋二又分别从绘画、文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诗画关系作了细致的探究;而海峡两岸同期也出现了一批以讨论断代诗歌与绘画关系为题的硕博士论文。
另一方面是描述与解析中国题画诗的简史与审美特质。这方面最早的成果,是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的论文《题画文学的发展》;而最具深度的成果,当数潘天寿1957年所作的著名演讲“中国画题款研究”。此后郑骞的《题画诗和画题诗》、阮璞的《中国画诗文题跋浅谈》从不同的方向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近十余年来,中国文学与绘画的关系俨然已成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之一,公开发表的论著数量之大超乎想象。但绝大部分仍主要致力于从美学角度探讨中国古代诗画的内部关系,其论述的基础又大都在传世文献和文学文本中,而直接利用传世绘画作品,且能注意从其特定功能入手的实证性研究仍然较少。而有关诗画合璧这一特殊的文艺样式及其来龙去脉,学界虽有涉及,却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总体上如何脱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老套,在图像与文本合一作品内外探寻文学史、美术史乃至文化史的发展脉络,迄今仍有许多工作可做。
本书虽以“诗画合璧史”为题,由于个人学养的限制,最终成果主要以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代)作品为中心展开相关讨论。讨论的重点,在中国传统诗画合璧的源流、样式、功能,以及诗画的互视与互释四个方面,而对诗画合璧进行文献学研究之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则有《美术世界中的文学文献》一文加以概述。
本书的意图,首在打破学科界限,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艺作品特有的无法用现代学科分类法归类的整体性综合化特征。由于以往的学科分类和相关研究,习惯于(或者不经意中)把诗画合璧作品视为以绘画为主体,其中的许多问题则被遮蔽了。如诗画合璧手卷中有一类带“图引”的卷子,前此包括《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等大型学术性图录在内,均将其归为绘画加以著录,而据本书考释,所谓图引,其实是一种为诗文卷所配的图。因此如果不研究那些诗文卷,很可能曲解相应图引的绘画要旨。
与以往大量的静态研究不同,本书各章注重传统诗画合璧作品的功能研究,力求将作品尽可能放置到原本的场景中加以考察。由于视角变换,一些以往被认为在艺术上技法不佳、没有创意的作品,其文化史上的独特价值得以揭示。如本书提出的诗画合璧与近世中国士绅的社交方式有关,在雅集中尤其常用;题画诗兼具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至少在明代其中一部分充当了绘画鉴定记录的角色等等,均是前人较少涉及或未曾提出的。
本书对中国传统诗画合璧史的研究,是基于文献学的角度和方法,因此课题成果以个案为主,以考释为主,以尽力通过典范性的作品凸显诗画合璧史上的关键性问题为主。即便是理论性的探讨,比如讨论明代绘画中的“古典”和“今典”,指出其反映了明代部分诗画兼擅的文士试图借用正统的诗文批评手法,来提升当时受人轻视的绘画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内涵,本书也是立足于实证,而只作有限推论在包罗万象的介绍与局部深入的考证之间,本书宁取后者,而摈弃前者。因为作者深信,学术如积薪,必然是后来居上。如果个人能为未来的研究积累一点切实的证据,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泽惠后人,那将是无尚光荣的事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