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40 9.1折 44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亨利·柏格森 著;王作虹、成穷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04

仙谷诗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亨利·柏格森 著;王作虹、成穷 译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544749985
  • 定价 4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37页
  • 字数 1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汉译经典
【内容简介】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出版于1932年,是柏格森最后一本重要着作。他认为生命的冲动起源于超意识,这就不可避免地陷于神秘主义和接近了基督教。他在1937年的遗嘱中曾表示:如果不是在纳粹迫害期间他不愿与犹太伙伴分离,他或许会成为天主教徒。在《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中,他认为体现爱的上帝和体现上帝造物的进化会得到爱的回报,并把这一观念与特定的道德和社会类型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一个开放的社会是多样化的、实验性的、进步的、创造性的和充满精神气息的,它的道德标准变通地体现本能,动态的宗教兔除了理性的教条,这样的社会里居住的是英雄人物、创造者、圣者和神秘主义者。而封闭的社会则是机械的、刻板的、保守的和独裁主义的,其道德标准是静态的和专制的,其宗教则是仪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这种把道德义务和社会强制联系起来的观点可以用来为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服务,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作者简介】

  亨利·柏格森,1859年出生于巴黎,父母均为犹太人。他从中学时代起便对哲学、心理学、生物学发生浓厚兴趣,尤其酷爱文学,1914年当选为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年度主席和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迈的柏格森反对纳粹政权对犹太人的迫害,拒绝与侵法德军合作。1941年1月4日,他因病在巴黎逝世,享年82岁。柏格森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他对道德与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过僵化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1927年,“为了表彰其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和表述的卓越技巧”,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在柏格森有生之年,他的哲学影响了整个世界,在二十世纪二、三年代,中国知识界就对他相当重视,梁漱溟、梁启超、蔡元培、杜威、胡适、熊十力、贺麟、艾思奇等都曾研究或评论过柏格森哲学。柏格森的主要著作有:《直觉意识的研究》(1888)、《时间与自由意识》(1889)、《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1896)、《笑的研究》(1900)、《形而上学导论》(1903)、《创造的进化》(1907)、《生命与意识》(1911)、《精神的力量》(1919)、《绵延性和时间性》(1922)、《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1932)、《思想和运动》(1934)等。


  王作虹,翻译家,教授,原成都大学教学名师、美国西雅图埃德蒙兹学院交换学者,曾赴海湾为中国建筑总公司担任项目首席口译。在三联书店、译林出版社、台湾远流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北京知识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译著十余部。

 
  成穷,翻译家,译作有《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柏格森著)、《最后的事情》(魏宁格著)等。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道德义务
第二章 静态宗教
第三章 动态宗教
第四章 结语:机械设置与神秘主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