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设计六十年:1950—2010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设计六十年:1950—2010

37.88 3.0折 12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内田繁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0

仙谷诗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内田繁 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8689135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纯质纸
  • 字数 308千字
【内容简介】

日本设计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日本设计师一直与什么战斗至今?

 

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日本设计彰显了怎样的精神?

 

日本设计的价值是什么,它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本书作者内田繁先生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日本设计近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他在众多的设计师的作品中,

 

看到了他们的坚持和奋斗,

 

看到了遥远的战后设计史的残像与断片,

 

看到了他们与所处时代正面交锋的气慨,

 

看到了他们改变世界的决心和成果。

 


 

他告诉我们,设计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商业,但不应该全都做成生意,

 

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人类生活的真正幸福。

 


【作者简介】

内田繁(1943—2016)

 


 

1943年生于日本横滨市,1966 年毕业于桑泽设计研究所,1970年创办了内田设计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以设计灯具和椅子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旧金山近代美术馆、丹佛美术馆珍藏,后来涉足室内设计领域、商业空间设计领域。2016年11月21日去世,享年73岁。

 


 

内田繁设计生涯中获奖无数,其中包括:日本的设计类大奖“每日设计奖”、“商业环境设计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2000年);*个以设计师的身份获得的紫授褒章(2007年)等。

 


 

主要设计作品:山本耀司的精品店系列、HOTEL IL PALAZZO、神户时尚美术馆、茶室“受庵•想庵•行庵”、Crest Tower系列内部空间、东洋旅店广岛等。

 


 

主要著作:《空间与日本人》(インテリアと日本人)、《家具之本》(家具の本)、《普通的设计》(普通のデザイン)、《Design  Scape》(デザインスケープ)等。

 


【目录】

越过震后堆积如山的瓦砾

 


 

1 战后设计之启程── 20 世纪50 年代

 


 

2 在被占领的废墟下

 

8 进驻军的设计

 

8 美军家属房

 


 

18 设计运动之黎明期

 

18 日本设计委员会

 

23 优秀设计

 

24 纯色就更胜一筹吗

 


 

28 平面设计的集团化

 

30 日本宣传美术会

 

35 Graphic 55展

 


 

50 设计的社会性发展

 

50 G-MARK的启动

 

56 每日工业设计奖

 


 

59 战后的制造业与设计

 

59 1951年──日本的工业设计元年

 

64 工业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

 

66 开始出现工业设计师

 


 

2 对工业化社会的质疑── 20 世纪60 年代

 


 

78 高度成长的余波

 


 

79 战后时期早已结束

 

79 美式生活

 

82 新消费社会之形成

 

86 工业化社会的矛盾

 


 

87 世界设计大会

 


 

99 东京奥运会

 

102 梦想的超级特快列车

 

103 国立屋内综合竞技场──丹下健三

 

106 视觉传播与艺术总监

 


 

110 “PERSONA”小组展── 年轻人刮起的旋风

 

122 “空间到环境展”

 


 

132 室内设计的独立

 

135 呈现道德秩序的内部空间──岩渊活辉的出现

 

136 波普艺术带来的轻快的空间表现──境泽孝的挑战

 

138 极简主义与价值转换──仓俣史朗的活跃

 


 

144 典范的转换

 

144 震撼世界之年──1968年

 

145 激进主义──从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

 


 

149 地下话剧与海报

 


 

155 日宣美解散

 


 

3 从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 20 世纪70 年代

 


 

162 战后终结

 

162 冲绳回归日本本土

 

164 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

 

165 日本列岛改造论

 

167 石油危机

 

168 政治道德改革

 


 

172 1970年大阪世博会

 

173 总体规划

 

174 从城市规划到总体规划

 

175 节日广场

 

177 代表未来城市的世博会与景观计划

 

178 冈本太郎与太阳塔,未来空间

 

180 节日广场的自动装置与艺术家的参与

 


 

181 企业策略与艺术总监

 

181 百货店变身街道──西武百货店的文化策略

 

187 从物质到现象──PARCO的形象策略

 

192 对美的追求── 资生堂的设计

 

197 梦幻物语──三得利的广告

 


 

205 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室内设计

 

210 藤江纺织物与北原进

 

212 吧尔康与内田繁、三桥育代

 

214 “收音机吧”与杉本贵志

 

217 “艺术收藏家之家”与植木莞尔

 

217 乱步凌房与森豪男

 


 

220 消失的混沌

 

222 内部研讨会

 

227 东京设计师空间与“ONE DAY ONE SHOW”

 


 

232 70年代的服装设计动向 —— 高田贤三与三宅一生

 


 

237 DECOMAS委员会与CI的普及

 


 

244 走向生活方式与个性化的工业

 

244 70年代的社会与工业的动向

 

247 团块世代的生活方式

 

251 制造商的组织能力与工业的变化

 

254 新游戏的诞生

 


 

4 设计多样性── 20 世纪80 年代

 


 

258 泡沫景气与泡沫时代

 

263 日常性的丧失─泡沫期的设计

 

269 变得更加多样的实验

 


 

271 错综复杂的平面设计

 

271 数字时代前夜

 

280 田中一光的牵引力

 

284 亚文化与杂志的盛行

 


 

291 不断挑战的室内设计

 

291 挑战多样性 ── 扩张时代的需求

 

304 Hotel IL Palazzo在设计方面的合作

 

314 “连续的时间”“被分割的时间”── 饮食空间与时装店

 

318 与服装设计师的对话

 

•三宅一生与仓俣史朗

 

•山本耀司与内田繁

 

•Commes Des Garcons 与河崎隆雄

 

•高田喜佐与三桥育代

 


 

328 推动文化的家具设计

 

328 家具东京设计师周1988

 

331 家具设计于日本人的意义

 


 

334 走向世界的服装设计

 

340 被创作的流通与工业

 

340 新流通方式的抬头

 

343 无印良品与AXIS

 

349 被组织化的工业

 


 

5 在环境时代生存的设计── 20 世纪90 年代到21 世纪10 年代

 


 

356 后泡沫期社会的设计

 


 

358 看向日常的眼光

 


 

360 三宅一生的周边产品

 

360 褶皱革命

 

362 探求制衣原点诞生的服装

 


 

365 不断扩大的平面设计师的领域

 

365 数字时代兴盛之中

 

368 商品开发与传媒设计

 


 

373 地方主义与全球主义之间

 

373 从茶室看到的

 

376 米兰家具展的价值是什么

 


 

380 环境时代的新工业

 

381 可持续性与通用性

 

388 自由设计师们的建议

 


 

394 后泡沫期的城市与设计

 

394 不断变化的东京风景

 

398 地区开发与设计总监

 


 

401 战后设计贯穿了什么

 

401 “SO+ZO展”的意义

 


 

终章 以人为本的设计

 


 

410 何谓设计

 

410 设计与人类文化学

 

411 脱离物质至上主义

 

414 从“物质逻辑”到“关系逻辑”

 


 

416 21世纪设计的应有姿态

 

417 “弱小”感觉的设计

 

418 变化 • 细微 • 当下

 

420 今后的设计

 

人类 • 社会共同体 • 关系

 

设计 • 信息 • 印象

 

设计 • 环境 • 技术

 


 

结束语 从“无常观”到“无常美观”

 


 

452 “美”是一种哲学

 

454 何谓“侘”之样式

 


 

附录

 

460 图片版权说明

 

462 中译人名索引

 

501 参考文献

 

502 日本年号与公历对照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