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精准传播研究:基于“文化走出去”视角的考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武术精准传播研究:基于“文化走出去”视角的考察

36.88 4.3折 8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庹继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6

仙谷诗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庹继光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51911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9页
【内容简介】
  《武术精准传播研究:基于“文化走出去”视角的考察》以中华武术传播历史作为基本脉络,对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传播进程,特别是武术海外传播的历程做了颇为详尽的梳理,对于其成败得失进行了必要的评述,并指出武术长期以来争取进入奥运会但始终未能成功的主要症结在于西方世界对于武术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武术的文化魅力未能充分展现,而这一情形的出现则与我国的武术传播战略和策略失当有着密切关联。
  在此基础上,《武术精准传播研究:基于“文化走出去”视角的考察》认为,在我国全面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现阶段武术全球传播面临着文化浸润与武术“入奥”两大使命,而通过文化全球普及推动武术“入奥”是合理的发展路径,为此在武术全球传播进程中要自觉将“文化走出去”作为关键,运用精准传播思维促使武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深度普及,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被世界人民广泛接受,最终推进武术运动“入奥”。
【作者简介】
  庹继光(笔名马知远),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现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兼职担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新闻学特色学科研究团队特邀首席专家、执业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含法律传播、体育传播、民族传播等)、新闻业务研究、文化产业等。
  从事科研工作超过15年,其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高级别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部分专著曾获得社会科学成果奖;相继在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在其他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独立作者、首作者发文数超过100篇。
  进入高校工作之前,曾在多家传统媒体工作近10年,先后发表各类新闻作品3000余篇,有部分作品获得各种奖项。
【目录】
绪论 武术全球传播的使命
第一章 中国武术资源及其早期传播
第一节 中国传统武术的边界厘定
一 “武术”与“武”的异同
二 “武术”含义的演变与边界
第二节 中国武术物质层面的传播资源
一 武术技击方法的传播
二 古代争斗中的武术技能传播
第三节 中国武术精神层面的传播资源
一 “道法自然”观念
二 “天人合一”观念
三 阴阳变化观念
四 整体修炼观念
五 崇尚武德观念
第四节 运动技术层面的武术传播
一 武术形成过程中的民俗传播
二 武术传承中的人际传播分析
第五节 文化精神层面的武术传播
一 武德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二 武术传播中的保守、垄断思想

第二章 武术传播中的“祛魅”与“赋魅”
第一节 教育有效推动武术“祛魅”
一 武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滥觞
二 国民武术教育的筹划及施行
第二节 学术论争对武术“祛魅”的深刻影响
一 《新青年》对“尚武”精神的赞许
二 《新青年》对于精武会的肯定
三 鲁迅、陈独秀批判“新武术”的用意
四 《新青年》论战对武术科学化的影响
第三节 武侠小说将武术推上“神坛”
一 中国武侠文艺的历史发展
二 民国时期武侠小说的复兴
三 民国武侠小说为武术“赋魅”
四 武侠小说在查禁中“野蛮生长”
第四节 武侠电影塑造“神奇武术”
一 武侠电影勃兴的社会动因
二 武侠电影中的武术变形与神化
三 官方回击武侠电影“虚构武术”
四 武术界对武侠文艺“赋魅”的自我剔除
……

第三章 民族主义导引的武术“走出去”
第四章 路径依赖下的武术传播及效果失控
第五章 当下武术精准传播策略探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