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

8.88 3.2折 2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梅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9

仙谷诗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齐梅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64433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1页
  • 字数 27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对教育学原理科学化问题进行专题性、集中性和系统性研究的探索之作。教育学原理科学化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本书作者在广泛阅读中外众多教育原理、教育学原理著作的基础上,明析了教育学的发展谱系,论述了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逻辑架构等与学科科学化有关的关键性内容,对推进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齐梅,女,汉族。辽宁省朝阳市人。1969年5月生于北京。教育学博士。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系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曾获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199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心理教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原因分析

    (一)学科形成和发展先天不足

    (二)研究主体的两难处境

    (三)中外思想的冲突与事功的研究氛围

  三 研究背景和方法

    (一)科学化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沿革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四 本研究的创新点

  五 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域

  一 作为学科与课程的教育学

  二 作为学科与课程的教育学原理

  三 原理与原理理论

  四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地位

    (一)教育学原理的历史地位

    (二)教育学原理的现实地位

  五 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性质

    (一)三种科学研究和三种科学学科

    (二)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哲学的边界

  六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

  七 小结

第三章 方法论取向和研究模式

  一 科学与科学理论

    (一)科学的本质

    (二)科学理论的判定标准

    (三)科学理论(假说)的验证方法 

  二 科学教育理论的性质

    (一)自然历史统一性

    (二)对理论形态的考察

  三 可资借鉴的研究模式和技术

    (一)演绎一定律论模式

    (二)人类学模式

    (三)突变一选择模式

  四 小结

第四章 实证性的历史分析与综合研究

  一 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对象和内容

  四 样本的选择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结果

  七 讨论分析

  八 小结

第五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

  一 “概念置换法”及其应用

  二 教育定义的科学化

  三 学科的基本问题

  四 学科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目的

    (二)教育组织

    (三)学习系统

    (四)教育控制

    (五)学科基本概念结构的简化控制论模型

  五 小结

第六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理论框架的逻辑建构

  一 学科“理论框架”的建构逻辑

  二 基于基本概念“教育目的”的范畴

    (一)认知发展

    (二)道德发展

    (三)课程

  三 基于基本概念“教育组织”的范畴

    (一)教育制度

    (二)教学

  四 基于基本概念“学习系统”的范畴——学习

  五 基于基本概念“教育控制”的范畴——考{式

  六 小结

第七章 教育学原理学科文本的语用合法性与措辞

  一 科学化与语用合法性及措辞

  二 文本实例研究

  三 小结

第八章 科学化、规律性与原创性

  一 关于科学化的最后重申

  二 对规律性和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 理论的原创性问题

  四 教育基本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根本解决途径

结语

附录一 教育起源问题

  一 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二 语言是人类的独有特征和首要创造物

  三 教育起源于人类始祖的原始母语传承

  四 小结

附录二 教育属性的多样性

  一 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和价值判断

  二 教育作为人类文化创造史的象征性重演

  三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四 教育作为人力投资

  五 教育作为权利义务

  六 教育作为闲暇自由

  七 小结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