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秀臣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秀臣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57222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8页
-
字数
299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礼乐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从《礼记》的政治、伦理、道德、宗教阐释中抽象出其文学倾向和理论主张,剖析“礼义”的文学思想,从《礼记》文本表述中找到具体例证,还原“礼”文本展现的文学原初理论形态,从而揭示礼学、经学和文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本书以礼学的重要范畴和上古礼仪活动的具体实例为研究对象,始终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学思想源于经学,经学的演变决定了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基本走向的基本观点。
- 【作者简介】
-
王秀臣,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
- 【目录】
-
导论 仪礼时代与中国早期文学思想 一 典礼仪式与礼仪文本:中国早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形态 二 礼仪的应用与阐释:中国文学思想的理论雏形 三 “礼”经学:贯穿中国文学思想史的一条主线 四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礼仪”与“兴象” ——“兴象”的仪式来源及“比”“兴”差异考辨 一 “兴于诗”一“立于礼”——“兴”是礼仪事件 (一)孔子论“兴”的礼仪背景 (二)“兴”的礼仪性质 (三)“兴”的仪式特征 二“礼之仪”一“仪之兴”——“兴”是象征艺术 (一)“动作之兴”与“行为象征” (二)“言之兴”与“语体象征” (三)“诗之兴”与“乐语象征” (四)“物之兴”与“器物象征” 三 “兴必取象”一“以象征意”——“比”“兴”差异辨析 (一)汉儒的经学诠释与“比”“兴”界限的混同 (二)“兴必取象”论与“兴”的隐性特征及其象征途径的发现 (三)“兴”与西方象征理论 四 “兴象”的审美意蕴和诗学精神 (一)“语有兴象” (二)“象中有兴” (三)“兴在象外”第二章“祭祀”与“象征” ——祭祀象征理论的形成与应用 一 祭祀时代:一种特殊政治与文化制度的形成 (一)祭祀制度的形成 (二)《仪礼》《礼记》中所载祭祀礼仪的主要仪节 (三)祭礼的功能与意义 二 祭祀理论:从仪式到艺术 (一)“祭祀主敬”:仪式的开始与艺术的发生 (二)“文”人之情:情感的修饰与象征的转换 (三)仪式内外:现实与象征的两个世界 三 祭祀文学:祭祀中的“诗”与《诗》中的祭祀 (一)祭祀诗的分类 (二)祭祀仪式中的歌诗 (三)《诗》中的祭祀 四 祭祀礼仪的象征系统及其文学意义 (一)祭器:人器也 (二)祭品:外则尽物,内则尽志 (三)服饰:反女功之始也 (四)时空:合和天人的神圣场域 (五)仪节:洞洞乎,属属乎 (六)祭祀的象征与文学的象征第三章“称谓”与“修辞” ——上古礼仪称谓的修辞学史意义 一 “以名举实”:“正名”学说与礼仪称谓的意义生成 (一)名、实之辩与诸子“制名”理论 (二)人文世界的命名与礼仪称谓的礼义构成 (三)儒家“正名”学说与礼仪称谓意义的扩展 二“称名之曲”:礼仪称谓的语用形态与修辞意义 (一)礼仪称谓:语辞修辞的活化石 (二)曲指:礼仪称谓的修辞方式及其语用形态 (三)隐喻:礼仪称谓的修辞格及其语体特征的形成 (四)从宜:礼仪称谓的变与不变及其修辞功能的弱化 (五)从语辞到文辞:修辞学史的文艺性转向及其影响 三 “言语之美”:君子人格的言语精神及其文化意蕴 (一)言为心声:道德伦理的外在体现 (二)言语有章:君子威仪的语言表述 (三)穆穆皇皇:贵族文化的身份确认第四章 “礼辞”与“文言” ——文言的礼仪属性及其元文学理论意义 一 从礼仪之盛到文言之兴 (一)礼仪的兴盛与文言的产生 (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言 (三)孔子与文言理论 二 从礼仪之“文”到礼义之“象” (一)礼仪之“文”与礼辞的文言意义 (二)礼义之“象”与“象”的文言属性 (三)“立象尽意”与“象”的文言示范 三 从礼仪之“敬”到礼辞之“诚” (一)礼仪之“敬”与礼文之“诚” (二)“修辞立其诚”与文言的道德、伦理品格 四 从礼的“文质兼美”到文质相符的文学理论 (一)礼的文质观 (二)文质关系、文言思想与文质相符的文学理论第五章 “乐论”与“诗论” ——中国“诗论”的“乐理”渊源 一 “乐”与“诗”的形态演变 (一)同源异体:诗、乐的起始形态 (二)三位一体:诗、乐的仪式形态 (三)分体:诗、乐的独立形态 二 “乐本情”与“诗缘情” (一)《礼记·乐记》关于情感理论的构建 (二)早期诗、乐分工与“诗言志”的理论内涵 (三)“诗教”的“乐理”来源与“诗缘情” 理论的“乐论”依据 (四)“情志合一”与“抒情本体”诗论的理论成熟 三 “声亦如味”与“诗味论”的形成 (一)“五行学说”与“声、色、味、时”的“五体”结构 (二)“声亦如味”与“乐味”的理论来源和文献依据 (三)“诗以声为用”与“诗味论”的“乐论”原理 (四)“但见情性,不睹文字”:“诗味论”的情感本质参考文献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