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全2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全2册》

79.88 9.1折 8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建猷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31

仙谷诗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陆建猷 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45333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66页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以民族特质的思维义理与概念范畴,表现其对哲学国际一般自具意义特性的品格支持,反映中国哲思主体的思维风格特色。
【作者简介】
历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绪论
一、回望中国哲学史境以资现实学理形态建设
二、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智慧之学
三、中国哲学具有自体话语以及生成译他法则
四、中国哲学以其现实学理形态支持学科发展
五、中国哲学昭示着哲学国际一般的中国品格
卷上
篇之一:本原论
概述
第一章 太极本原论
第一节 《易》呈示变化移易的动态运动
第二节 《易》之变易与不易的理论意趣
第三节 太极本原论在《易传》的诠释中生成
第四节 太极本原论在经学诠释中绽放光彩
第五节 太极本原论在子学思想中与时发挥
第二章 道本原论
第一节 三代经典原理论“道”的哲学观念
第二节 儒家异于道家之“道”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老子》是道本原论和法则论的创设主体
第四节 《列子》和《庄子》是道本原论的发扬主体
第五节 新道家对道本原论与时开新的理论发扬
第三章 玄本原论
第一节 玄义概念在广义生活的观念文化指表
第二节 《老子》玄与无范畴对玄本论的前启发
第三节 玄本原论在玄义概念启发下独立发展
第四节 玄义观念影响下的无本原论新生独秀
第五节 环绕玄本原论而激扬一代的魏晋玄学
第四章 元气本原论
第一节 元气本原论在气的观念运动中抽象产生
第二节 元气本原论在春秋至战国时期发明于世
第三节 元气本原论在古代末期呈活跃发展之势
第四节 元气本原论在中世纪前中期增深其理论意界
第五节 元气本原论在中世纪中后期继续深化其发展
第五章 理本原论
第一节 理范畴从形下直觉进向形上学论
第二节 理范畴之对多域生活的则义论涉
第三节 法则规律之理表现理本原的规定性
第四节 二程朱熹从理法则论进向理本原论
第五节 陆九渊以“心即理”说支持理本原论
第六章 真如本原论
第一节 真如概念在中国佛教的译介
第二节 真如本原论概念的初步论述
第三节 真如本原论的宗教哲学特质
第四节 真如本原论的中国佛学论说
第五节 唐代文献与教派真如本原论
……
篇之二:格致论
概述
第一章 格物致知论
第二章 学问思辨论
第三章 穷理尽性论
第四章 中庸平和论
第五章 相反相成论
第六章 佛教唯识论
篇之三:名辩论
概述
第一章 名辩论的主体
第二章 名辩论的视域
第三章 辩者共乐的二十一论题
第四章 历览万物的十论题
第五章 名辩论的思维方式
第六章 佛学的因明论
卷下
篇之四:美识论
概述
第一章 自然与性灵互鉴下的质素之美论
第二章 人文化成下的文化进步之美论
第三章 社会世运的秩序常度之美论
第四章 生活方式的文质相济之美论
第五章 艺术意域的空灵旷达之美论
第六章 佛学智性的通达圆融之美论
篇之五:伦理论
概述
第一章 社会生活共同体有伦理需求
第二章 社会成员的应当性伦识
第三章 社会领导主体的公正职责
第四章 个体社会成员的品格培养
第五章 社会整体的国民伦理意识
第六章 佛教的伦理观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