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中国大变革(1949-2009)上
¥
4.4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赵海均 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1-15
上书时间2023-12-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海均 著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1235780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53页
- 【内容简介】
-
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加减法,我们的目的是把那些逐渐被有意或无意淡忘的、被驱逐到历史记忆深处和社会生活深处的历史情节打捞出来;或者是把这些情节连接成一个时代、一个历史阶段的片段,向您轻松展现历史的来龙去脉!
- 【作者简介】
-
赵海均,工商管理硕士,在经贸学院、大型企业集团任职20余载。曾研读于世界著名的美国沃顿商学院,是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和国务院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2000年以来连续出版了多本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专著。专著:《30年:1978-2008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5,《经济中国》朝华出版社2005.1,《中国经济沉思录》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ST中国》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再解中国经济之谜》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破解中国经济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8,《什么在左右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5。
- 【目录】
-
上卷
第一章历史的遗憾
1.1抗战胜利后的建国要求
1.2中共的建国方针与建国程序设计
1.31946年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1.4全面内战爆发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
1.5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
1.6毛泽东对建国程序的设想
第二章新中国建国计划和程序设计
2.1新中国建国计划的重大改变
2.2米高扬秘访西柏坡
2.3七届二中全会与“两个务必”
2.4毛泽东说进京“赶考”
2.5刘少奇秘访苏联取经
2.6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章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3.3国旗是如何升起来的
3.41949年10月21日:政务院成立
第四章恢复经济与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4.1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4.2建国初期大行政区建立
4.3没收官僚资本
4.4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第五章发展经济与统一货币
5.1建国前中国的货币状况
5.2董必武与中国人民银行
5.3人民币制度的诞生
5.4货币统一与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第六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四大运动”
6.1土地改革运动与“划分阶级成分”
6.2为什么要打抗美援朝战争
6.3建国初期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6.4“打老虎”与“三反”、“五反”运动
第七章建国初期的思想文化批判运动
7.1震动全国的文化事件——批判电影《武训传》
7.2建国后改造农民的批评教育运动
7.31954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7.4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第八章过渡时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8.1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8.2“156项”援建工程与新中国工业发展
8.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三大改造
8.4中国为什么必须选择社会主义
8.5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反冒进
第九章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及重大举措
9.1建国后国家对资产阶级的政策及演变
9.2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
9.3“一五”时期投资与计划体制的确立
9.4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的演变
9.5历史的记忆:“中国第一票”与票证的兴起
9.6历史的档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十章1957年:中国历史激荡的前夕
10.1经济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
10.2“双百”方针与反右斗争
10.3全国农村两条道路的大辩论
第十一章“三面红旗”出台的前前后后
11.1总路线是如何形成的
11.2“大跃进”运动是如何兴起来的
11.3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1.4人民公社初期的分配制度
11.5历史留给后人的教训
11.6在历史的记忆里
第十二章中国历史在1959年的转折
12.1毛泽东与第二次郑州会议
12.2关于人民公社的若干问题
12.3毛泽东为什么力辞国家主席
12.4“庐山会议”是是非非
12.5历史的档案(1959年)
第十三章“三年经济困难”,天灾还是“人祸”
13.1“三年自然灾害”的计量考察
13.2“共产风”与“信阳事件”
13.3历史留给后人的教训
第十四章1961年:中央发布条例最多的一年
14.1国民经济转入调整阶段
14.2《农业六十条》及其修正案
14.3《商业四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两个条例出台
14.4科教文艺工作条例
14.5邓小平与《工业七十条》
第十五章“七千人大会”的前前后后
15.1“七千人大会”的重要议题:粮食问题
15.2“包产到户”的风波
15.3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的断言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
16.1“四清”运动的起因
16.2刘少奇与“四清运动”
16.3全面高涨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6.4“四清”运动中的分歧和转折
16.5历史是一面镜子
第十七章“文化大革命”十年
17.1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
17.2上海“一月革命”与“全面夺权”
17.3“二月逆流”与刘少奇冤案
17.4庐山会议与“九一三事件”
17.5“批林整风”和纠正极“左”思潮
17.6“批林批孔”运动
17.7邓小平领导1975年整顿工作
第十八章毛泽东与四个现代化
18.1毛泽东与中国发展道路
18.2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
18.3毛泽东与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18.4在历史的记忆里
上卷结束语:中国需要文化现代化
下卷
参考资料与文献
附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